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新教材、把握教改新动向,既是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创新物理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动手操作,补其短板,培养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高尚情操,方法灵活多样,其中不乏以“尝试”为主的方法见长.笔者认为,学生除了在学校实验室具体操作外,还可以从身边细微处去努力,启发他们留心日常生活,搜集学校、家庭周边可利用的物品,自制学具动手操作,变废为宝.这不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较好地实施新课标中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课程理念.从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找到尝试的“火花塞”,因易拉罐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可见,殊不知,诸多易拉罐用来做物理实验妙不可言,这同时也是学生动手实验的一个成功范例.
  1定量测量平均速度
  取一个空易拉罐,一个斜面、刻度尺、停表和金属板.让易拉罐从斜面顶端滑下来,用刻度尺测出易拉罐所通过的路程,再用停表测出时间,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测量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就可以求出易拉罐在该路程上的平均速度.这里可以引导学生[HJ2.05mm]对结果进行预测,尔后寻找证据加以验证,使他们领悟:为了与他人交流实验结果,需要对速度等进行定量计算.
  2演示固体可以传递声音
  声音的产生易于理解,而其传播由于介质迥异,则需形象直观,其中尤以声音在固体、气体中的传播效果好坏区分,这时我们不妨找两只空易拉罐,将其底部用锥子或钻头钻两个小眼,然后用一根较长的棉线连接两眼,制成一个“土电话”.让一个同学在一端对着易拉罐发声,在另一端处的同学侧着耳朵就可以听见声音,此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且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3研究乐音的音调高低
  乐音的特性中,以音调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或即使理解也可能较为“模糊”,为了直观且较为形象地区别音调的高低,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在7个相同的空易拉罐里,分别装上深度不同的清水,然后按水面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好.用一小木棒分别轻轻敲击空易拉罐会发出音调由低到高不同的声音,体验声音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4探究差异颜色的物体吸收热量本领的强弱
  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在太阳光下吸收热量的本领有强有弱,因易拉罐传导热量的本领强于其它部分物体,指导学生用黑白两块大小相同的布同时分别包住两个装满水的易拉罐,在太阳光下晒相同的时间后,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测量各自的温度,对比温度上升的高低,说明其吸收的热量不同,从而说明物体吸热本领的差异.
  5理解力和惯性方面的知识
  力的本质不难理解,而其作用效果中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则较为抽象,我们可想方设法将一空易拉罐用力压成一个凹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将易拉罐朝不同方向推动使其运动,根据不同的运动情况,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把一只空废易拉罐向空中扔出,离开手后易拉罐由于惯性仍继续朝前运动.
  6验证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的规律
  由于摩擦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因此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知识,通过不同的实例正确区分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两种方式.但要比较大小,不能只凭说教,这时可将一空易拉罐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分别使其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滑下或滚下来,通过对比两次运动的差异,从而可以得出:“用滚动来代替滑动可以大大减小摩擦”的结论.
  7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7.1探究压力大小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学习压强这一部分知识时,首先通过探究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逐步引入,这时我们可把一只空易拉罐和一只装满水的易拉罐竖直放在装有一定沙子的容器中,比较它们在沙子中的凹陷情况,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7.2研究受力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在说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时,把一装满水的易拉罐分别平放、竖放在沙子上,观察在沙子中不同的凹陷情况,从而得出: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8探究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定性解释难以理解,定量分析,较为直观.用一只铁钉在一空易拉罐不同的高度上扎眼儿,然后往罐里面装水,比较装水后水在不同位置喷射距离的远近,最终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记忆深刻,学生容易理解.
  9说明轮船的制作原理
  浮力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补齐浮力理解的短板,我们不妨从浮体(轮船)的制作应用去掌握、理解.取一只空易拉罐压扁后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水槽中,发现易拉罐会沉下去;再将罐取出后撑成空筒状将口朝上放入水中,易拉罐漂浮在水面上.以此说明轮船的制作原理:采用“挖空”的办法增大物体所受液体的浮力,使得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空心物体也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样不仅操作方便,更直观.
  10检验易拉罐是否是导体
  区分导体、绝缘体的方法很多,其中如何检验易拉罐是否是导体不太困难,可用导线夹夹住易拉罐的两头,然后把它与电源、开关、小灯泡串联起来,构成闭合电路,开关闭合后,比较灯泡的亮暗情况.要是灯泡发光,则用来制作易拉罐的材料是导体;如果灯泡不发光,则材料是绝缘体.
  综上所述,用一个小小的易拉罐可以做有关力学、声学、热学、电学的实验很多,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情绪高涨.这是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启示,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实际操作.用易拉罐做实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培养实验能力.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来做实验的物品还有许多,如气球、酒瓶、碗、注射器等都能做许多有趣的实验,实验效果也很明显.物理来源于生活,要求教者不停地引领学生大胆“尝试”,进行实验探究,定会使他们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长久兴趣,并使他们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远大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学校的初衷,提高教学质量是其重要的保障。从学习目的、学习氛围、学习主动性、自我认知意识、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五个方面,对193名工科学生的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接近50%的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74.27%的学生按时上课,不逃课,特别是专业课逃课人数较少;68.75%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好,在课上会认真听讲;接近50%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迷茫,自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学习能力的一种过程.物理科的“自主学习”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求知、 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下面本
物理复习课是以知识梳理、深化、综合应用为目的的一种课型,要注重知识结构性,体现方法指导性,着眼能力提高性。复习课必须深入理解,领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温故知新,探究解决实际综合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使方法进一步规律化;综合应用,全面认识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澄清对难点知识的困惑,使能力进一步迁移化。  复习是毕业班的重
师能,即教师的技能,是指教师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师能是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师能是不断探索、力求创新的能力;师能是审美高雅、身心健康的体现.  笔者从教10多年,听了许多公开课,也听了许多随堂课.许多成功高效的优质课显示了教者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也有不少课虚而不实、闹而无物、杂而不真、偏而无度、甚至属弱课乃至废课.因此,笔者就自己从教的物理学科,谈谈物理教师的教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它要求我们要创设动态的课堂。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我们物理教师转变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认识,给学生轻松自如的环境,进而形成自由的对话机制。通过构建问题链、思维链、活动链,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在探索、发现上达到最佳状态,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那么,怎样才能抓住问题链思维链活动链来构建动态课堂呢?下面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情报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更精确、更有效的情报服务,就需要对情报服务进行相应的研究。文章以事实型数据为基石,以浙江省示范院校科研情况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展示了基于事实型数据的情报服务在实际科研工作中的应用,为高职示范院校科研分析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情报服务;高职院校科研;事实型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以生活环境为背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释疑,并用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科蕴含着可贵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因而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获得知识过程的快乐,对物理知识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探究物理规律,又要
判断题是一种以对或错来选择的题型,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一般表现为出一句话,然后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上符号“√”或“×”.尽管操作方法简单,但是习题处理的效果不理想,因为这样的处理体现不出解题的思维过程,区分不出是真的理解,还是盲目猜测的结果,也就是说即使判断对了也不意味着学生真正理解了.所以,实际教学中,判断题的使用是事倍功半.笔者实践过程中发现,运用判断题时灵活
1 北京中考“实验与探究”题的命题背景  2016年,北京中考试题备受关注.北京中考新方案于本年度正式公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理念都得到了彰显.中考作为检验学生初中阶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考核,中考试题的改革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中考命题方向也极大影响着一线教师的教学.本文就2016年北京中考实验与探究试题进行
以最高效的方式采集与整合信息,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大数据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体现了贴近生活,联系科技发展.往往一个情景涉及了多个知识点,一道试题以图片、文字、表格的形式提供大量信息,正体现着大数据时代教学发展的方向.然而,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看不懂题、看错题,甚至答题的方向与题目要求不符的现象,致使学业成绩难以大幅度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处理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