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脱壳计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忠利通区,黄河流经宁夏时被格外宠爱的地方,平坦的地势、充沛的灌溉,造就了连片的沃土、丰饶的物产。
  贫困似乎与这里无关。
  但是,看似的完美,之下难免瑕玼。位于牛首山以东的扁担沟镇眼看离黄河很近,却不易用上黄河水,农业生产比其他灌区乡镇差了不少,自然条件的不足导致了贫困更容易发生。
  30年前,就开始有人在扁担沟镇石家窑村开荒、落户,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各家依田地而建,无序散落在这片土地上。虽然逐渐形成了一座自然村落,但一直以来没有编入行政村序列,各方面建设落后于利通区其他乡村。石家窑现有446户189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共198人。贫困人口多、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级民生改善没有自己的力量,被称为“空壳村”。
  逐项不利因素使得这里的脱贫工作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重担还需铁肩挑。吴忠市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来到石家窑村,挑起了这副重担。
  驻村工作队首先熟悉石家窑村的各方面情况,认真分析,想办法、找方法,理清工作头绪,快速提出两个工作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帮扶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直至最后一户、最穷一户,让村民在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空壳壳”里生出牛宝宝
  为村集体经济创建什么产业?资金在哪里?怎样快速见效?一系列的问题填满了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脑子。村里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条件?周边有什么可以借力的?在不断分析和努力下,他们和村民共同推出了“一拖三”肉牛养殖模式。
  石家窑村有养殖的传统,几乎家家都从事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但规模小、方式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所谓“一拖三”肉牛养殖模式,是利用村民的技能和现有基础母牛9个月的哺乳期的条件,借助利通区几家大型奶牛牧场产出的雄性牛犊出生后不久便可投入市场这一情况。鼓励村民收购牧场的雄性牛犊,为自家产犊母牛再配2个“孩子”,让母牛同时喂养3头牛犊。在小牛长到2个多月后,开始吃饲料前把它们出栏销售,然后再购入3头刚初生的牛犊,接着让母牛喂养。这样一头母牛在哺乳期内可以喂养三茬小牛共9头。一头母牛3年2次哺乳期将带出18头小牛,以每头小牛出栏的利润在1500元左右计算,产生的利润就可以赚回母牛的成本。这样既节约了饲料成本,也提高了养殖结群的速度。使用此模式后,石家窑村存栏肉牛迅速增加,已达到人均4头。
  对于刚接触养殖业的工作队来说,短时间内发现并推行适合当地的养殖方法,并被村民认可,背后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汗水。
  工作队在大力推广“一拖三”肉牛养殖模式的同时,也开始了村集体经济的建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俊利用自己在政府工作,对各部门的业务熟悉的优势,高效对接相关部门,为村里跑来了难得的项目经费:投资95万元于2018年建成了石家窑村第一个村集体独资企业——宁夏恒沃农牧有限公司,通过“一拖三”肉牛养殖模式开展养殖业,一次购入11头基础母牛,经过2年发展,现今肉牛存栏113头,企业总资产140万元,实现收益18.69万元。“空壳壳”里如今生出了牛宝宝。
  预期效果达到,石家窑村的民生改善有了自己的本钱,有了“家有余粮心里不慌”的踏实感觉。
  古有阿斗扶不起,今有穷根被拔起
  脱贫的最终胜利是不留一户、不留一人在贫困线上,所有人都在小康路上。脱贫工作越往后越接近胜利,也是最难最关键的时候。
  30年前,马占文夫妻二人带着4个孩子从固原张易拾荒来到石家窑村,买了几亩薄田落户于此。那时的日子过得难,老马上山捡过发菜,因長时间的低头使得眼睛充血肿大;交不起公粮村里人帮他家分担;他甚至在自家门前的路上设置路障,车过1元、人过5角,当过“山大王”。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穷,所有这一切也都没能改变穷。随着3个孩子的出嫁,家里只留下一个有二级残疾的儿子,又娶了同样有二级残疾的媳妇,生的孩子被诊断为疑似尿毒症。这一切对于70岁的马占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家成了村里最穷的一户。
  马占文家的情况让驻村工作队队员急上了头,书记杨俊常说“一定要把老马扶起来”。马占文呢,偏偏不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一个不认“穷理”的人。杨俊和马占文,一个是不想让穷,一个是也不想穷下去。与诸葛和阿斗不同,他们的劲使到了一起。
  一次,马占文从杨俊那里得知镇上在召募公益岗位,便找到镇长,镇长习惯性地以为他和一些建档立卡户一样是来要低保名额的,可马占文说:“我70岁了,但我还能干,听说镇上有公益岗位我想要一个干干。”老马没有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找活干的做法打动了镇长。考虑到他家的情况后,镇上给了他和残疾儿子每人一个护路员的岗位,每人每月1030元,含社保。
  杨俊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想了很多致富办法,联系企业一对一帮扶,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他们发展产业,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斗志。现在全村建档立卡户都已经脱贫,最难的马占文家也已肉牛存栏13头,有羊40只、鸽子200只。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老马家的新房已平地而起。马占文有些动情地说,虽然目前自家仍是村里最穷的,但家中几辈子人里他又是最富的,“国家的优惠政策、社会保障,杨书记、村干部们让我家有了现在的样子。感谢党、感谢村干部让我家拔掉了穷根。”
  (部分图片由石家窑驻村工作队提供)
其他文献
10月22日~10月26日,自治区残联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财政厅、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在银川市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全区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自治区领导姜志刚、左军、王和山、马秀珍等出席开幕式并为艺术节启幕。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致辞。  本次全区残疾人文化艺术节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圆残疾人自强梦”为主题,设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展、残疾人书画作品展、残疾人手工艺品展、无障碍体
期刊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境外疫情严峻复杂、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宁夏代表团的代表和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履职尽责,在全国两会上议发展、论改革、話民生、抒情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反映人民群众所思所盼,与其他代表委员一起奏响了团结奋进的时代
期刊
近年来,宁夏非常重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自治区和市县(区)尽最大努力提高城居社保制度“入口”和“出口”上的财政补贴,在政府代缴费上自治区也主动承担起大部分责任(自治区承担山区70%、川区50%),有力推动了社保扶贫工作。  “但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我区社保扶贫工作依然面临不少难点和问题。”陈春平代表说,2017年自治区确定的“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涉及7个县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只有翻越了这座山,扶贫开发的万里长征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凝心聚力、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宁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持续发力防松劲、巩固成果防返贫、严把标准防闯关,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  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方略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期刊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说明,基层医疗服务是卫生医疗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培养好全科医生,可以为筑牢第一道防线提供人才支撑。”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金群华表示,进一步优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时不我待。  为保证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我国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建立一系列制度规定,健全相应组织机构,完善培训网络
期刊
王东新代表说,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国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煤炭资源日趋枯竭、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转型外迁,留下了大武口洗煤厂、石炭井片区等48处工业历史遗址遗迹。近年来,石嘴山市组织编制了《石嘴山市工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將27处遗址遗迹列入《石嘴山市工业遗产名录》。先后投入1.3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了宁夏工业纪
期刊
6月1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10日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会上,自治区领导咸辉、崔波、姜志刚、
期刊
“我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教师身份,保障教师工资等基本权益。”履职一年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二十一小校长马恒燕十分关注学前教育发展,她建议,国家能够建立教师补充机制,解决师资队伍问题,让幼儿园老师的薪酬有保障。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马恒燕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入园难,教师数量少、待遇低等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受这次疫情影响,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都不能
期刊
自治区政府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抓手之一,大力推进“一门一窗一网”改革,加快建成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2017年、2018年寧夏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居全国第十一、西北第一。但是,政务服务的大部分事项仍然没有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路”尚未达到预期效果。杨玉经代表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系统整合不到位、数据共享不充分。他建议强化政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
期刊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