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可通过“任务引领、学做一体、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在校企合作平台下,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由校企共同培养“精操作、懂工艺、熟编程、专维修、能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50-02
  我院本着“学院入园区、企业进学院”的办学理念,于2004年与晋中航天液压制造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将国家数控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在有着良好机械加工环境的榆次工业园区。同时,积极引进5家企业进入学院校区,形成了“校中厂”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兼容并蓄,也为周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及榆次工业园区企业数控技能人才的培训提供了优质资源。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探索出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行业背景及人才需求分析
  行业背景分析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又服务于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山西要以“八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山西省正处于改革发展、转型跨越的历史关头,作为全国重工业加工地区,山西省拥有许多国家装备制造企业、液压设备制造企业和纺机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制造装备均需采用大量的数控机床,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区域产业背景。
  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实施“数控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大背景下,数控机床操作、编程人员的需求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充实企业生产一线的各种数控人才主要是大学、高职和中职的机电一体化或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毕业生。办学起步较晚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由于其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教学难度大,实训设备投入大,师资紧缺,致使学生实际生产经验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特别是随着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设备升级换代,大量高档数控机床迫切需要相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进行操作、维修,企业对这类人才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我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以液压、纺机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精操作、懂工艺、熟编程、专维修、能管理”的人才培养规格,由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共同组成项目组,在与晋中航天液压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中厂”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据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实施、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构建了“任务引领、学做一体、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的对接,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推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技能与加工产品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措施
  “任务引领、学做一体、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合作平台,以工作任务为目标导向,采用“学做一体、赛训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掌握符合各阶段岗位技能要求、技术标准的专业理论,提高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为培养标准,力求达到实践过程与生产过程的“零距离”、技能等级与实际能力的“零距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零距离”、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的“零距离”,由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数控应用与维护专业“精操作、懂工艺、熟编程、专维修、能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了更好地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 在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依托校企合作企业,组建了由系部领导、教学骨干、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人员共同参与的数控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委员会下设专业建设小组、师资队伍建设小组、实习就业建设小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小组、专业建设保障小组等工作小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制定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形成校企合作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具体的校企合作框架如图2所示。
  组建股份制公司,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在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与晋中航天液压制造有限公司在原合作基础上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成立校企合作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可供教师实践、学生实训、产品合作研发,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从而为校企共育人才奠定硬件基础。
  开展“专业教师体验在一线”活动 我院与晋中航天液压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从2012年开始,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开展“专业教师体验在一线”活动,进一步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下一步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打好基础,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打造“双师”团队。
  依托产学研工作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三个产学研工作室(机械产品设计中心、数控设备维修中心、机械产品加工中心)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大服务于企业的力度,通过承接企业技术项目,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企业技术人员的角色,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融入企业服务,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如此不但可以为企业解决设备维修、产品加工编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而且每年可以分别培养部分拔尖创新人才。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及专业教学改革,我院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高了教学质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要我们在现阶段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向怀坤.关于高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2]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蒋和平,赵凤玉.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
  作者简介:
  景海平(1963—),男,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数控系主任,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
  张武奎(1972—),男,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数控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侯志利(1978—),女,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数控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自动组卷中各种不同难度的试题分布算法,本算法不仅能严格满足正态分布函数的要求,而且,在组卷中算法复杂度较低,易于实现。模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计
吉林省是全国易旱省份之一,中西部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多年来,吉林省的墒情监测一直以人工监测方式为主,严重影响着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2016年,吉林省中西部旱情应急监测
以广州市南部快速路石榴岗河大桥为例,分析了50 m预应力T型边梁产生侧弯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张拉流程、钢绞线定位、翼板施工等措施,使控制边梁侧弯值满足规范要求,为同类工
对道路上发生的相关交通事故情况与道路条件安全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大量国内外事故绝对数、事故率等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简单的交通事故的绝对数反映的道路条件安
利用厌氧微生物组建技术对重革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工程改造试验。探讨了组建厌氧与好氧微生物的比例、进水水质、进水浓度等因素对改造后系统脱氮、去除COD等效果的影响规律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安全类专业而言,单凭理论教学是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本文结合现状,针对高职院校安全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探索了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旨在丰富教学过程。  关键词: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88-02  2010年,国务院在《关
介绍美国桥梁检验程序的一般性情况.内容包括:桥梁项目是如何管理的、桥梁评估使用什么政策和文件、美国目前桥梁状态、桥梁检验技术.
2019年1月15—16日,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鄂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针对类似开县井喷的毒气扩散事故,研究山地地形条件下如何合理选择湍流模型对重气扩散进行大范围数值模拟。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相同条件下,采用密切值法对6个RANS模型(RSM、
基于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nternational Risk Governance Coun-cil,IRGC)提出的综合风险治理框架,从后常规科学的角度分析了“综合风险治理”的含义、产生背景和优势,并重点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