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1(2013)2-04-01
  作者:刘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信息化、数学化,学生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高考中的新亮点,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难以下手,因为看了题目搞不懂是什么意思,这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已将数学阅读设定为专题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但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对象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时,先创设教学情景,播放“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上空以及绕地球旋转的整个过程,展示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然后提问飞船是绕地球做什么轨迹运动,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椭圆,接着马上提问椭圆的轨迹方程怎么求呢?于是要求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而有趣,富有启发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对“对数”概念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10?=100,10?=10000,学生会很快地答出,然后再提问:10?=20,10?=30,这时学生一片沉默,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教材。另外也可以在教室里陈列或张帖一些有趣的数学材料也不失为一个加强引导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二、引导数学阅读示范,优化数学课堂模式
  数学教师本身应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策略,努力借助于数学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对数学新教材每个单元后的几篇数学阅读材料,当培养学生如何阅读数学材料时,教师最好先选择一篇书上的阅读材料,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将数学阅读教学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改过去只“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三、引导数学思考,提高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新旧知识重新进行整合、同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要经常分析阅读速度慢的原因,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出声阅读、默念等。其次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能量。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害问题,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实际背景是什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对易混淆概念如何辨析,能否举出正反例?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阅读完一章一节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要理清脉络,疏通思维,消除障碍,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日后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四、读写结合,认真细致
  看一本小说时,可进行跳阅性阅读,有时不用注意细节,但数学阅读时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要求手脑并用,读写结合,认真细致。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要求记忆,而数学教材对问题的叙述通常是非常简洁,有些数学推理的过程常省略,有时对一些定理的推论、性质自己还要进行推导,运算、证明过程比较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打通关节”,以便顺利阅读;还有在数学阅读时要对一些重要数据、解题格式、数学思想、知识结构等,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在数学阅读中要注意内部言语的转化,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把用符号语言或图式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的语言的形式,及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式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定义或定理等。例如2004年北京高考数学19题考核要求关键就是通过阅读,把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互相转释。根据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语言转化,这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解题的关键。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 644600)
其他文献
编号:H1(2013)26-01-02  摘要: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表明,一般三岁至八岁期间是儿童的智力和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小学一二年级正是最佳期的最后两个年龄段。如果从这个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将会为学生以后的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环境 课堂 游戏 生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编号:O1(2013)4-03-02  作者:林 静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目前,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化,每个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呈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现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
期刊
编号:G8(2013)1-01-02  作者:王在宗  摘 要: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
期刊
编号:O1(2013)2-02-01  作者:帕提古丽·吉利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高中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动手 、观察、思维、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笔者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方面,谈几
期刊
编号:H1(2013)26-01-03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纵向观察到三个现象,请大家思考:  现象一:年轻的父母拿着一沓字词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张张流畅地认读出来,旁人啧啧称奇,家长洋洋得意。  现象二:一年级的小朋友,弯腰低头,在作业本上反反复复写着“大”“小”“田”等,每个字整整齐齐的写了三行,三十遍,终于写完,大呼:“我的手都酸了!”  现象三: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美丽的小河”,其中
期刊
编号:O4(2012)278-03-04  作者:张晓梅  许多学生都抱怨物理难学,同时又把物理与数学同等对待,认为“学物理也靠解题,看不看书无关重要。”这是在物理学习中的一个误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的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其一,增添新的评价措施,鼓励、奖励教师去参与新的教法的学习和开展。例如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这其中就包括找素材,接着就是要花费大量的时
期刊
编号:G40(2013)2-04-03  作者:张潞莎  “你讲什么,教什么,传授什么知识,培养怎样的能力,给予怎样的思想熏陶,给予什么价值观,将来都会反馈给你。现在学习,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生活。所以,我一刻不敢懈怠,因为我的每一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的。”  ——于漪老师  在新一轮的提升课堂高效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怎能不理不睬,怎能我行我素?应动起来!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
期刊
编号:G40(2013)26-02-03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花样繁多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从众多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必须重视教学课堂的实效性、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在向老师诉说:“老师,我学政治很认真,可是我怎么就是记不住,怎么成绩总是难以提高?”不少老师也感慨:“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是越来越难教了,我下了
期刊
编号:H1(2013)26-03-01  无数的经验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我之火去撞击学生的思想之火,我们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荡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层层涟漪,点亮学生学习的思想火花,才能撞击起学生学习的思想灵感,才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收获到接连不断的惊喜!  一、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良好的问题情境的确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作用。正
期刊
编号:H1(2013)26-03-0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每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看似鼓励学生质疑,可学生的疑问最终被教师预设的问题所替代,并巧妙地加以诱导,“九九归一”于教师用书本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上。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过分追求结论的“标准”,实际上是排斥和压抑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探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所要学习的内容给予同样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