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和进一步深化的当前形势下,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及方法不断涌现,极大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对教育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帮助。而生本理念作为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既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在部分教师心中已是根深蒂固,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他们仍遵循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忽略了学生的个体价值、情感和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仅作为被动者的身份机械地完成一些任务和练习,这便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由发展,不利于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难以收获理想中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状况,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就必须要以生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让学生以课堂中心和学习主体的身份主动而又深层次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基于生本理念,从兴趣激发、差异兼顾和方式转变三个角度切入,就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作以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兴趣;差异;转变方式
新课改倡导生本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因此,为了充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目标,同时也为了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教师就必须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要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采取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深层次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取得应有的收获和进步。
一、基于生本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披荆斩棘的精神支撑,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兴趣中。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学生的学习必定是消极的、被动的。基于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生本理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教材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从中抽象出圆。待学生简单回答后,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的圆。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接着,我通过课件出示了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提问道:“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在学生自由交流后,我引入了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如此导入,不仅在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中来,而且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生本理念,兼顾个性差异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都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教育规律,采用更加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落实因材施教,进而切实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成效。
在教授“比例”这节之前,我先是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将其进行了合理分层,这样可以合理地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分层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又在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此外,我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了不同的评价的标准及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之处,这将有利于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三、基于生本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在当前形势下,合作学习作为保证新课改实施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举措,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基于生本理念,从根本上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和数学教学成效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教授“圆锥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掌握了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且高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于是,在引导学生回顾了旧知的基础上,我向学生问道:“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自由交流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装沙实验自主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如此,通过基于生本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总而言之,在生本理念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转变态度,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和主体来设计、组织、开展和调控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落实,进而才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夏春芳.例析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7(03):82-84.
[2]翁雅静.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114.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数学;兴趣;差异;转变方式
新课改倡导生本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因此,为了充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目标,同时也为了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教师就必须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要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采取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深层次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取得应有的收获和进步。
一、基于生本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披荆斩棘的精神支撑,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兴趣中。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学生的学习必定是消极的、被动的。基于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生本理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教材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从中抽象出圆。待学生简单回答后,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的圆。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接着,我通过课件出示了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提问道:“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在学生自由交流后,我引入了新课:“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如此导入,不仅在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堂中来,而且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生本理念,兼顾个性差异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都具有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教育规律,采用更加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落实因材施教,进而切实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成效。
在教授“比例”这节之前,我先是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将其进行了合理分层,这样可以合理地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分层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又在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此外,我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了不同的评价的标准及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之处,这将有利于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三、基于生本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在当前形势下,合作学习作为保证新课改实施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举措,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基于生本理念,从根本上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和数学教学成效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教授“圆锥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掌握了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且高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于是,在引导学生回顾了旧知的基础上,我向学生问道:“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自由交流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装沙实验自主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如此,通过基于生本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总而言之,在生本理念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转变态度,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和主体来设计、组织、开展和调控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落实,进而才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夏春芳.例析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7(03):82-84.
[2]翁雅静.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