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是一种从民间生发,在市井中繁荣的艺术形式,所以从勾栏瓦舍到酒肆茶馆,街头巷尾的方寸之地长期以来都是曲艺重要的演出场所,也是市民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着眼于苏州,老街坊们可能会在“两行茗碗静无哤,中安高座景双双。柔情绰态姑射子,轻拢漫捻浔阳江。绮语清音相间作,绝妙当场丝竹肉。一串珠喉逐晚风,百啭新莺出幽谷”中消磨时光,静静体验精致的苏州慢生活。就此而言,书场不仅是评弹生存发展的平台,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书场的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评弹在市民文化中的占比大小。但根据上海市书场工作者协会的统计,江浙沪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书场553家,现在剩下172家,减少了381家,减幅为69%。评弹书场日渐萎缩,评弹演员不肯进书场,评弹的发展正面临一种尴尬境地①。尽管只是一个阶段性统计数字,但见叶落而知秋临,也可从中窥见一段时间内评弹书场数量减少的情况。

一、当前评弹书场状况略谈


  据彭本乐先生的调查,直至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书场业在各类演出场所中还能占据一枝独秀的地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评弹书场开始走衰,在短短20年内书场的数量减少了75%以上②。而作为苏州评弹的发源地,苏州的书场生意长期繁荣,在20世纪50年代,苏州市的书场还数以百计,但目前苏州市区仅有光裕、梅竹、评弹博物馆3家营业性书场。因评弹基础深厚,无锡向有“江南第一书码头”之称。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无锡行政区域内有大小书场近百家,闾里软语绕梁,街头弦索叮咚几乎成为一种常态。但目前无锡市区仅剩老年活动中心和无锡书码头2家书场,其余乡镇书场也多有关门,“江南第一书码头”风光不再。
  导致评弹书场纷纷关门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个:一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评弹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使得生活節奏提档加速,快餐式的消费、文化趋向和价值认同稀释了当地文化浓度,让苏州精致优雅的“慢生活”变成了浮光掠影。二是随着旧城改造,一些经营多年的书场或者为给城市建设让路而被拆掉,或者因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而被挪作他用。三是书场运营成本逐年提高,但票价却普遍较低,赔本的生意难做。如在数年前,无锡锡剧博物馆书场票价由5元涨到了6元(夏天另收1元空调费),老听众便埋怨“票价太高”。而实际情况是书场定价6元,还要奉送一杯茶,如理想情况下每日有120位听众上座,则每天可收入720元。一年到头,演出收入仅能勉强满足演员的演出收益,而书场的场租费、水电费及其他员工的工资都要另寻。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价,以锡剧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和日常的运作管理成本来说,票价实际定在30元左右最为适宜。
  锡剧博物馆书场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实际上,难以自负盈亏在很大程度上使书场成为了“跛脚鸭”——商业经营困难而有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的倾向,目前,江浙沪乡镇的书场普遍实行低票价,多数的票价仅2元,不足部分完全靠政府(乡镇、村委会)补贴。演员则实行包账制,双档演出700元/天,单档演出350—450元/天,一旦政府不予以扶持,书场的生存能力堪忧。
  长期经营疲软实际上让部分书场丧失了在作品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自我革新的能力和动力。彭本乐先生就认为,近百年以来,上海的书场以其数量多、设备好、层次广、布局合理,支撑了江浙沪评弹市场的持续繁荣。实际上在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始终是我国的经济重心,苏州、杭州、无锡等地的评弹书场建设比之上海,或许有些方面不及,但仍是推动书场业态繁荣的重要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部分大中型评弹书场——如上海的大华书场、西藏书场、美琪书场,还有苏州书场、无锡吟春书场等,都是当地响当当的文化品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环境跟影剧院不相上下,非常舒适。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评弹发展进入低谷,不少老字号书场纷纷关门歇业。尚存的老书场的硬件设施也逐渐“离线”——书场面积小,演员住宿条件差,桌椅灯光音响设备陈旧简陋,卫生环境也不达标,这与新兴的电影院、剧场、KTV等演艺场所中同类设施相比,不啻天壤,并消极“劝退”了部分还对评弹有兴趣的听众,成了部分书场“缺乏能力——‘劝退’听众——运营疲软——缺乏能力”螺旋下降中的重要环节。

二、社区书场的利与不利


  自200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苏州评弹得到了上海、苏州等地的进一步重视。免费或低票价的社区公益书场在为年轻演员提供锻炼场所、拓展评弹影响力的同时,也有效丰富了社区乡镇低收入群体和退休老人的文化生活,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公益书场的“大锅饭”消弭了早些时候书场竞争的火药味,在“黯淡了刀光剑影”后大家都成了团团和气的好好先生。而公益书场中一杯茶、一支烟,一阕开篇听半天的演出氛围,也会在客观上消磨演员的演出积极性,反正拿“包银”,听众的上座率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两个小时演出结束就拔腿走人。社区听众因为是免费或只要象征性地花1—2元钱,不少人都是来孵空调,演出过程中听众随意走动,就好像在大卖场一样,书场近乎于大众娱乐场、游戏场,完全没有艺术气氛,这对评弹发展提高极不利③。
  社区书场对营业性书场造成不小的冲击。跟社区书场的“包账制”不同,营业性书场采取“拆账制”,场方和演员对半或四六拆账,演员的收入直接和听众人数挂钩,演员水平一般,或者遇到“敌档”,生意就会受影响。为了旱涝保收,当前不少演员不愿意去营业性书场演出,只愿意在社区书场混日子,这在客观上抽空了营业性书场的演出资源。另外,由于营业性书场的票价大都在6元至10元之间,不少老听众为了省钱,都去周边乡镇社区书场听书,导致营业性书场听客流失,生存越来越困难。

三、建设评弹书场的建议


  书场中蕴藏着苏州评弹历史和气质的密码,也要成为苏州评弹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基地。当前书场之间的饥饱不均在一x定程度上割裂了评弹演出市场的整体性,分散了评弹整体发展的力量。为此,从顶层抓起,让评弹书场在“同此凉热”中迸发出前进的力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统筹推进各类书场建设
  建议江浙沪等地相关文化部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力求从整体上扶持和保护评弹的传承与发展。在持续扩大公益性书场社会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还要对营业性书场(售票演出长篇书目的评弹书场)给予相应补贴,并把评弹书场运行管理情况整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内容,对年演出长篇书目不低于300场,经考核合格符合要求的书场,在年底由政府部门兑现一定金额的奖励。而获得听众和相关部门一致认可的优秀书场,还可进一步获得额外奖励。
  建议各地文化行政部门或书场行业协会参照餐饮业评定酒店星级的标准,制定评弹书场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在设备设施、视听技术条件、服务质量等大类以下,就演出质量、作品内容、灯光照明、音响设备、客座设施、宣传橱窗、卫生间及通风冷暖设施、演员住宿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书场可以考虑分为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书场的综合水平越高。星级评定工作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书场进行包括硬件设施和演出质量方面的自我革新,追求优质优价的标准。
  (二)合理规划书场运营方式
  针对目前社区书场分属不同上级部门而导致的各自为政、政策扶持力度不一的情况,可以把书场统一划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把评弹长篇演出纳入社区文化活动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馆舍,还能使用一部分社区文化活动经费,提高书场演出质量。为鼓励社区各界(包括企、事业单位)重视书场的建设,应由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出面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开设书场的经营单位给予减免税收和优惠扶持等政策。
  各地还应借助市场的力量,整合书场资源,逐步推行点对点的机动式文化服务,探索建立“机动书场”的可能性。这一方面可以更灵活地使用评弹力量,更有效地满足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让演员动起来,在“跑码头”中全面经受群众的考验,有效消减“吃大锅饭”的“等靠要”思想,保持艺术活力和上进心。
  (三)重视老书场的品牌引领作用
  跨越式的城市建设,在切实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气质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历史文脉,城市的历史遗产正快速地消失,城市的总体价值因为缺少了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也在不斷缩水,当前我国众多城市的特色危机在相当程度上就反映出了这一点。为弥合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撕裂点,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们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到“老家伙”的意义,而将目光集中在江浙沪地带众多城市时,承载历史记忆的评弹书场就是很好的发力点。
  一方面,复兴老书场能唤起人们心中对地域文化的记忆,从心理层面为评弹艺术的再发展填实一层土方;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深刻挖掘老书场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并考虑将之打造为城市对外展示的文化名片和流量IP,不仅能显著丰富城市的文化光谱,更能在文旅融合中给外来游客展现出一份“不一样的烟火”。
  我们喜欢老建筑,喜欢倾听其中现实与历史交织而成的乐曲,而肯定不会喜欢它们狭窄的房间、不合时宜的功能分区和已不能满足当下生活需要的设施。同样的,书场作为评弹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张可供怀旧的泛黄照片,也不能让其只作为社区文娱可有可无的填充物。立足现实,在整合评弹资源的同时全力激发有不同侧重的书场的最大功用,这应是当前书场建设的一个关键点。

注释:


  ①《苏州评弹面临尴尬境地书场萎缩经典书目失传》,《文汇报》 ,2007年11月13日。
  ②《彭本乐先生谈<评弹还能存在多久——21世纪初上海的书场、听众和演员调查>》,中国评弹网,2015年5月13日。
  ③《社区书场是双刃剑须重视》,西祠胡同,2020年5月9日。
  (作者:苏州市市属文艺院团管理中心副研究馆员)
其他文献
曲艺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朵耐人寻味、经久不衰的奇葩。它雖然没有宏伟的体魄和华丽的外表,但是朴素中透着优雅,纯洁中蕴含着高贵。近千年的历史根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这块沃土之上,并且枝繁叶茂、万古长青。从百姓的风土人情和方言趣事当中都能看到曲艺的痕迹和影子。这说明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国曲艺的魅力绝不可小觑,已经渗透到了百姓的思想和血液当中。单口相声《连升三级》被编进中学的
期刊
斯人已去,笑貌犹存。李鸿民先生那清脆激越的铜板声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一、刻在我脑子里的“铁拐驴”  20世纪60年代,在粮食局的一个大食堂里,我第一次看到李鸿民先生的快书表演。当时我也就六七岁,也不知他表演的是什么曲种,就觉得好玩极了。那是我第一次被台上的演员逗得死去活来!我现在记不起那个作品是讽刺谁,反正那个叫“铁拐驴”的坏蛋深深刻在我的脑子里,以致我从小就喜欢学“拐子”走路,而且发展到能学十几
期刊
2019年12月,上海市曲协成功完成换届工作。2020年伊始,新一届上海市曲协主席团和理事会就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考验,面对挑战,上海曲艺人没有退却,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曲艺“轻骑兵”优势,有效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扎实开展工作,确保了疫情期间上海市曲协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有力推动了曲协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一、以人为本,抓住凝聚会员的工作抓手不放松  通过前
期刊
采访者:佀童强  受访者:薛宝琨  采访时间:2006年7月22日,14:30-15:30  笔者2004年进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曲艺编辑和主持工作,十几年间遍访京津曲艺名家,留下大量采访素材。随着时光流逝,很多老艺术家离开了我们,他们留下的采访录音弥足珍贵。本文就是根据笔者2006年采访曲艺理论家薛宝琨先生的录音整理而成。  佀:薛先生您好,今天来打扰您,是想请您介绍一下您眼中的侯宝林先生。
期刊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个“人心齐,泰山移”的火热年代,几乎所有看上去不能克服的困境,在众志成城中,也会成为振奋人心的奇迹。  20世纪60年代初,扬州评话一代宗师王少堂先生的嫡传弟子李信堂先生,曾创演过一篇反映现实题材的评话作品《万只鸭子过长江》。他以形象生动的精彩表演,让这一万只鸭子红遍大江南北,万千书迷在现场或通过广播,欣赏了这篇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的优秀作品。在此后的20多年间里,该作
期刊
第三届山东省少儿曲艺展演在济宁成功举办  8月22日,“决胜2020—齐鲁故事会优秀小品曲艺节目展演”暨“第三届山东省少儿曲艺展演”在济宁市拉开帷幕。該活动旨在传承曲艺艺术,培育曲艺新苗,推动山东省少儿曲艺事业健康发展。(曲讯)浙江曲协召开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  8月20日至21日,浙江曲协召开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及新的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及第九届主席团,翁
期刊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关怀生产生活、关注文明文化、关切民族命运意义上的发展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期刊
文化,是一种变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曲艺艺谚中的“话是开心的钥匙”“离开了麦子地就断了琴弦”“观众是衣食父母”等既凸显了曲艺文化数以千年的优秀传统,亦对曲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做出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以下简称《艺诀和术语》)以体现情感朴实、言之有物、韵味隽永、易传易记等为特点,力求成为曲艺人精神价值、审美理念、职业特征、生存方式、艺术规范等生动鲜
期刊
张九来先生何许人也?其乃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曲艺作家。日前,他的《张九来选集》(以下统称《选集》),已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选集》共10卷,洋洋洒洒数百万言,令人惊叹不已!  笔者和张先生名为师生,实乃忘年之交,过从甚密久矣。我对其《选集》中的曲目大多耳熟能详,且有不少曲目由我演唱过,并获得过中国曲艺牡丹奖及国家舞台艺术基金资助。认真拜读先生的《选集》,我受益匪浅,感触良
期刊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在网上公布的第一时间,我在朋友圈就看到了陕北说书艺人熊竹英获奖的消息,顿时内心犹如触电般为他高兴与激动。一个基层曲艺工作者能从全国的参评演员中脱颖而出,着实不容易。获奖的背后饱含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辛酸与付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熊竹英已过不惑之年,他接过老一辈陕北说书表演艺术家的旗帜,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吸收着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艺术,虚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