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感”作为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极为普通的心理现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便是惊人相似的修辞案例。本文通过结合中国特有的唐诗宋词,研究作者在不同现实经验支配下面对相同景色时通感发生的不同,以此证明“现实经验”在人们认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正确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现实经验;通感;转移;支配
一、通感的定义
通感又称连觉,移觉,英文叫“synaesthesia”是人类具有的共同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便是惊人相似的通感用例。这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人类意识到通感现象本质是一种认知模式,它具有认知性,具有内在的思维逻辑,反映了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和把握。
二、国内外通感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通感的研究
自1962 年钱钟书先生发表了他的《通感》一文之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通感从各个侧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目前,我们国内对于通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共性,而且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探讨。在这一方面,主要有李国南(2001),王希杰(1996),史琼(1999)王彩丽(2004)等人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他们一致认为通感的形成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这为通感语言现象的形成和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通感在语言中的呈现规律及特征。其中万明华和雷淑娟从语义学角度探讨了通感意象在言语方面的呈现策略她们认为通感意象的形成是把分属于不同“感觉域”的词或词组,通过特定的语法手段组合在一起, 使核心意象的词义发生变化——感染上其他 “感觉域” 所特有的色彩,从而形成通感意象; 第三,通感与修辞。多学者认为通感是隐喻的一种,是一种感官上的将甲范畴的词语(本体)投射到乙范畴(喻体)的隐喻。第四,通感与其他,如审美、艺术、生活等。
(二)国外对通感的研究
第一,通感的生理、心理经历,并且偏重于实证对比分析。心理学家Gilbson (1969),Bower (1974),Werner (1973)认为新生儿的各个感官是相互联系的,Andy Meltzoff 于1979年提出的“跨感官迁移”假说以及神经学家DaphneMaurer 于1993年提出的新生儿感觉互通假说。第二,通感的语义演变规律,并注重跨文化综合分析语言学教授约瑟夫·威廉斯1980年论及了英语感觉词语跨感觉范畴迁移的规律。他在原有的五大感觉基础上,又将视觉进一步细分为色泽范畴和空间范畴。在他所描述的感觉迁移规律中,迁移方向总是单向进行且不可逆转的,个别词语的迁移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则会在语言运用中自行消亡。
三、认知语言学中经验主义的内涵
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十分关注现实经验的作用和人对经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特有方式及其如何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的。他们认为,人的思维并非是对现实主义的直接复制,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所以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描摹了现实主义,反应的并不是纯粹的客观世界。从认识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它是非常强调“经验主义”的作用的,即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不会相同,反映在语言上,也会造成不同的通感的表达。
四、具体事例分析
(一)杜甫诗中“春花”的不同通感表述
1、喜悦——“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在这一句里,作者通过一个“重”字,将视觉通于触觉。一般而言,春天的花朵通于触觉,会一般选择与“轻柔”相关的词汇,可在这里,作者却用一个“重”字描写出他的触觉之感。这是因为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场春雨下过之后,杜甫看到下雨,想到农民的庄稼可以得以滋润,自然喜悦无比。一个“重”字表现了花朵吸满水之后的娇憨之态,也传达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悲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在这句诗中,作者将视觉和听觉与心中的感受联通在了一起。当我们看到春天的花鸟,首先涌上心头的应是“鸟语花香”的意境,即便通于内心的情感,也应是愉悦明媚的;可在这首诗里,作者竟然用了“溅泪”,“惊心”这样的消极词汇来表达通感,如果不与作者的现实经验相联系,这显然是不可理解的。但杜甫当时刚刚经历了国破家亡,春天的一切景物在作者眼里只是徒增悲伤,即便同样面对着春天的景物,作者却再也没有了在《春夜喜雨》中的喜悦之情。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即使都是面对着春景,但在不同的生活经历下,作者的“现实经验”也会不同,从而导致由它支配下的通感转换渠道和通感表达也不相同。
(二)“重阳节”的不同意象表达
1、悲伤——“回首凉云暮叶 黄昏无限思量”(纳兰容若《清平乐》)在这句诗里,作者将视觉通于触觉。看到云朵,大部分人都会有轻盈之感,多会采用“软”,“绵”,“柔”等美好的词汇。但现实经历是,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回首思量自己这一生,竟然始终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而活,顿时生出无限荒凉之感。所以即使看到轻盈飘来的云朵,也觉得即便触摸上去,也定是“薄凉”的。
2、喜悦——“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这首诗里,毛主席将触觉通于视觉,将遒劲的秋风比喻成明媚的春光,这是大大出乎常人意料的。一般而言,秋风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凛冽萧瑟的,触上去肯定也是很不舒服的,但在毛主席这里,反而被看作是像春光一样的希望之光,这与其当时的现实经验有着密切关系。此诗作于他大病初愈又被恢复职位的时刻,满心欢喜的他对革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时的他登高远望,秋风带给他的不是凛冽感,而是堪比春光的明媚。
五、结论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面对同样的景物,还是不同的作者在同一时刻面对相同的景物,即便在诗歌中都运用了通感的表达手法,但通感的转换路径却是各不相同的,由心境而定,而心境又恰恰是由作者所独有的现实经验所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现实经验对于个人通感的表达是具有支配作用的,证明了现实经验在人们的认知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现实经验;通感;转移;支配
一、通感的定义
通感又称连觉,移觉,英文叫“synaesthesia”是人类具有的共同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便是惊人相似的通感用例。这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人类意识到通感现象本质是一种认知模式,它具有认知性,具有内在的思维逻辑,反映了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和把握。
二、国内外通感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通感的研究
自1962 年钱钟书先生发表了他的《通感》一文之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通感从各个侧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目前,我们国内对于通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共性,而且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探讨。在这一方面,主要有李国南(2001),王希杰(1996),史琼(1999)王彩丽(2004)等人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他们一致认为通感的形成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现象,这为通感语言现象的形成和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通感在语言中的呈现规律及特征。其中万明华和雷淑娟从语义学角度探讨了通感意象在言语方面的呈现策略她们认为通感意象的形成是把分属于不同“感觉域”的词或词组,通过特定的语法手段组合在一起, 使核心意象的词义发生变化——感染上其他 “感觉域” 所特有的色彩,从而形成通感意象; 第三,通感与修辞。多学者认为通感是隐喻的一种,是一种感官上的将甲范畴的词语(本体)投射到乙范畴(喻体)的隐喻。第四,通感与其他,如审美、艺术、生活等。
(二)国外对通感的研究
第一,通感的生理、心理经历,并且偏重于实证对比分析。心理学家Gilbson (1969),Bower (1974),Werner (1973)认为新生儿的各个感官是相互联系的,Andy Meltzoff 于1979年提出的“跨感官迁移”假说以及神经学家DaphneMaurer 于1993年提出的新生儿感觉互通假说。第二,通感的语义演变规律,并注重跨文化综合分析语言学教授约瑟夫·威廉斯1980年论及了英语感觉词语跨感觉范畴迁移的规律。他在原有的五大感觉基础上,又将视觉进一步细分为色泽范畴和空间范畴。在他所描述的感觉迁移规律中,迁移方向总是单向进行且不可逆转的,个别词语的迁移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则会在语言运用中自行消亡。
三、认知语言学中经验主义的内涵
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十分关注现实经验的作用和人对经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特有方式及其如何在语言结构中加以兑现的。他们认为,人的思维并非是对现实主义的直接复制,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所以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描摹了现实主义,反应的并不是纯粹的客观世界。从认识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它是非常强调“经验主义”的作用的,即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不会相同,反映在语言上,也会造成不同的通感的表达。
四、具体事例分析
(一)杜甫诗中“春花”的不同通感表述
1、喜悦——“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在这一句里,作者通过一个“重”字,将视觉通于触觉。一般而言,春天的花朵通于触觉,会一般选择与“轻柔”相关的词汇,可在这里,作者却用一个“重”字描写出他的触觉之感。这是因为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场春雨下过之后,杜甫看到下雨,想到农民的庄稼可以得以滋润,自然喜悦无比。一个“重”字表现了花朵吸满水之后的娇憨之态,也传达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悲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在这句诗中,作者将视觉和听觉与心中的感受联通在了一起。当我们看到春天的花鸟,首先涌上心头的应是“鸟语花香”的意境,即便通于内心的情感,也应是愉悦明媚的;可在这首诗里,作者竟然用了“溅泪”,“惊心”这样的消极词汇来表达通感,如果不与作者的现实经验相联系,这显然是不可理解的。但杜甫当时刚刚经历了国破家亡,春天的一切景物在作者眼里只是徒增悲伤,即便同样面对着春天的景物,作者却再也没有了在《春夜喜雨》中的喜悦之情。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即使都是面对着春景,但在不同的生活经历下,作者的“现实经验”也会不同,从而导致由它支配下的通感转换渠道和通感表达也不相同。
(二)“重阳节”的不同意象表达
1、悲伤——“回首凉云暮叶 黄昏无限思量”(纳兰容若《清平乐》)在这句诗里,作者将视觉通于触觉。看到云朵,大部分人都会有轻盈之感,多会采用“软”,“绵”,“柔”等美好的词汇。但现实经历是,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回首思量自己这一生,竟然始终不能按自己的心意而活,顿时生出无限荒凉之感。所以即使看到轻盈飘来的云朵,也觉得即便触摸上去,也定是“薄凉”的。
2、喜悦——“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这首诗里,毛主席将触觉通于视觉,将遒劲的秋风比喻成明媚的春光,这是大大出乎常人意料的。一般而言,秋风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凛冽萧瑟的,触上去肯定也是很不舒服的,但在毛主席这里,反而被看作是像春光一样的希望之光,这与其当时的现实经验有着密切关系。此诗作于他大病初愈又被恢复职位的时刻,满心欢喜的他对革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时的他登高远望,秋风带给他的不是凛冽感,而是堪比春光的明媚。
五、结论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面对同样的景物,还是不同的作者在同一时刻面对相同的景物,即便在诗歌中都运用了通感的表达手法,但通感的转换路径却是各不相同的,由心境而定,而心境又恰恰是由作者所独有的现实经验所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出,现实经验对于个人通感的表达是具有支配作用的,证明了现实经验在人们的认知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