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2009年,“锋周刊”的诞生,其实是在种种可能与不可能的缝隙中,偶然发端。时代变化莫测,我们这些跟随者,报道者,也未曾准确地预知文化的变迁。曾几何时,“新文化”“新艺术”“新音乐”“新文学”已经翻新多次,人们不再敏感于新,也不再忠诚于熟悉的声音。文化,尤其是小众的,新鲜的文化,仍然意味着冒险。何为先锋,它如何与大众關联,都是不确定的话题。我们纵身投入这个领域,却并没有奢望被欢呼拥戴。
之所以要做“锋周刊”,却是因为一种根本的需求:惟有锋利,向复杂的情境探索,才能有清醒感,实在感。惟有和先锋一同冒险,才能有惊喜感,年轻感。我们只是期望着,或许读者也会有同感?
几年之间,北京的小剧场话剧如雨后春笋。有数据统计,2010至2011年度,北京小剧场已达30多个,小剧场剧目数量则超过350部,相当于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部小剧场话剧新作……民谣歌手走红,出没于音乐会朗诵会美术馆小剧场,和港台文艺歌手会师……音乐节爆炸般崛起,从一个迷笛音乐节,到一年上百个,政府召集,企业投资……当代艺术妖艳而耀眼,占领了时尚和金融的焦点……创意产业地标一一问世,南锣鼓巷和798成为城市名片,鼓浪屿两岸小店蜂起……豆瓣网定义了“文艺青年”,数百万人用书籍、电影和音乐来塑造虚拟自我……这一切没有人预言过。
“锋周刊”正和这变化一起变着。
并不是为了做知道分子,也不是为了潮流。仅仅因为,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除了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人们还要上微博,和世界保持联系。除了物质和娱乐,人们还发现,精神上的活动,或许更加微妙,也更加真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周末涌向798,去看那些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尽管缺乏知识,但拥有感觉,并通过感觉和世界保持更深的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仍然在读诗,仍然在向艺术家提问:你究竟在表达什么?
是的,人们并不是在提问,人们在缓解被生活压迫着的神经,在拓展知觉的空间。那些没用的想象力,在高楼林立的年代,让我们游刃有余。
今天的“锋周刊”,已经广为文化艺术界所知,也受到读者的支持。迎着2012年,“锋周刊”再次改版,不为别的,为的是保持精气神,更坚定,更大步地走下去。
改版之际,“锋周刊”已经跨入第三年。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愿所有作者读者相关者,和它一起繁荣。
之所以要做“锋周刊”,却是因为一种根本的需求:惟有锋利,向复杂的情境探索,才能有清醒感,实在感。惟有和先锋一同冒险,才能有惊喜感,年轻感。我们只是期望着,或许读者也会有同感?
几年之间,北京的小剧场话剧如雨后春笋。有数据统计,2010至2011年度,北京小剧场已达30多个,小剧场剧目数量则超过350部,相当于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部小剧场话剧新作……民谣歌手走红,出没于音乐会朗诵会美术馆小剧场,和港台文艺歌手会师……音乐节爆炸般崛起,从一个迷笛音乐节,到一年上百个,政府召集,企业投资……当代艺术妖艳而耀眼,占领了时尚和金融的焦点……创意产业地标一一问世,南锣鼓巷和798成为城市名片,鼓浪屿两岸小店蜂起……豆瓣网定义了“文艺青年”,数百万人用书籍、电影和音乐来塑造虚拟自我……这一切没有人预言过。
“锋周刊”正和这变化一起变着。
并不是为了做知道分子,也不是为了潮流。仅仅因为,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分子。除了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人们还要上微博,和世界保持联系。除了物质和娱乐,人们还发现,精神上的活动,或许更加微妙,也更加真实。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周末涌向798,去看那些看不懂的当代艺术:尽管缺乏知识,但拥有感觉,并通过感觉和世界保持更深的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仍然在读诗,仍然在向艺术家提问:你究竟在表达什么?
是的,人们并不是在提问,人们在缓解被生活压迫着的神经,在拓展知觉的空间。那些没用的想象力,在高楼林立的年代,让我们游刃有余。
今天的“锋周刊”,已经广为文化艺术界所知,也受到读者的支持。迎着2012年,“锋周刊”再次改版,不为别的,为的是保持精气神,更坚定,更大步地走下去。
改版之际,“锋周刊”已经跨入第三年。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愿所有作者读者相关者,和它一起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