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阅读大家谈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约请了几位平时对语文学习颇有想法的同学,结合他们的亲身体会,谈谈文言文应考的经验。这些同学谈的内容都是有感而发,言之有据,有的还比较深刻独到,我撮其精要,整理成此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表微 (清)彭绍升
  
  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见而异之,曰:“子性耶?亦习而安之耶?”
  曰:“吾尝闻教于黄先生若木矣。始吾贫且困,皇皇然如有失也,汲汲然常有求也。噫,殆矣!黄先生进而教之曰:‘子毋然,吾语子。吾昔常苦贫,一日粮不继。将出门干人。步于庭,日方午,顾影忽自咤日:咄!七尺男子,负圆履方,不自重,乃从人道一乞字耶?且我命回当死,出门将安之?遂闭门兀坐者三日,病且僵。忽闻叩门声,强起,徐行启门,则故人者引一力,担粟两斛、钱两贯,入门而吁曰:“吾过矣!吾过矣!吾固虞子之不以困告也,吾不意子之困至于斯也!”扶予坐,呼力买薪煮汤与粥,而食之而后去。嗣是予常常闭门,然粮尽辄继,亦不知何以致之也。子其勉之!’吾闻先生言,知命之不可为也,求者之徒自苦也。而志定,至于今守之。”
  又言先生为人坦白,善诱人。习青鸟家言,为人度地,辄目佳,欲其子之速葬也。审向背,谨趋避而已。馈以金,不启封,投之瓮中。子昏,方与人弈,门无贺者,忠伯肃衣冠,上堂欲致礼,先生不顾。已而谓日:“忠伯,尔亦如许俗耶?”忠伯谢不敢。
  或又言,先生家于木渎时,冒雨入城,辄着木屐,往还六十里。或曰:“泥滑且颠。”先生曰:“吾脚头有眼。”性喜茶,贮雨水数十瓮,客至,拾松子烹而饮之。晨起,东向坐,吸日华以为常。既老,神明不衰。卒年八十余。
  10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 司:掌管
  B 则故人者引一力,担粟两斛、钱两贯 引:领着
  C 审向背,谨趋避而已 避:避开
  D 忠伯,尔亦如许俗耶 俗:习俗
  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现黄若木淡泊元求的一组是
  ①遂闭门兀坐者三日,病且僵
  ②而志定,至于今守之
  ③馈以金,不启封,投之瓮中
  ④子昏,方与人弈,门无贺者
  ⑤已而谓曰:“忠伯,尔亦如许俗耶?”
  ⑥晨起,东向坐,吸日华以为常
  A ②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④⑥
  D ①②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汪大绅是本文作者彭绍升的朋友,汪大绅对沈忠伯的为人表现感到非常惊讶。这表现出汪大绅对沈忠伯为人的赞赏。
  B 沈忠伯和黄若木都曾有过贫困而又失意的经历,黄若木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沈仲伯,使沈忠伯最终走出了困境。
  C 在沈忠伯处境困难的时候,黄若木先生曾给沈忠伯送来粮食,不仅在生活上帮助了他,而且使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D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中心人物是黄若木先生,文章表现了黄若木先生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美德和清心淡泊、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13 把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七尺男子,负圆履方,不自重,乃从人道一乞字耶?
  (2)吾固虞子之不以困告也,吾不意子之困至于斯也!
  (3)或曰:“泥滑且颠。”先生曰:“吾脚头有眼。”
  [参考答案]
  10.D 11.B 12.C
  13.(1)堂堂七尺男儿,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怎能不尊重自己,竟然向别人说出一个乞字呢?(2)我本来就料想到你不会把你遇到的困难告诉我,可我没有料想到你艰难到这样的程度!(3)有人说:“走在泥泞湿滑的路上是会跌倒的。”黄先生说:“我的脚尖上有眼睛。”
  [师生讨论]
  (叶龙)考场上做文言文阅读一定不要奢求字字落实,能弄懂80%就很了不起了。明白这点很重要:一是可以增强自信心,避免一碰上生词难句就着急发昏,失去了沉着冷静,甚至觉得自己好没用;二是不在这些生词难句上纠缠,可以节省时间,比如,这次考试中的题目“表微”,还有什么“亦习而安之”的“安”、“青乌家言”等。到现在我都还不能准确地解释它们;三是一般来说,命题人是不会针对这些特别难懂的点设题的。
  还有。在读文段时。遇到了加点、加线的词句,可以不急于继续阅读,先看后面与之相关的题目。好处有二:一是可以借助题目中的释义、分析来帮助理解文段,二是及时解决后面的选择题,节省时间。
  (张翠)我也觉得应该很好地利用选择题来帮助理解原文。第10、12题,一般都是选出一项错的,那就意味着有三项是没有问题的。就算是错误项,比如第12题中的C项,也只是某一点出错,其它都还是正确的。这些选项都是我们阅读理解的好帮手。
  做第11题时,我用的是排除法。所给6个句子,我不是句句都十分明白。但我认定第⑥句说的虽是黄若木,但与“淡泊无求”没关系,迅速排除;第②句,是沈忠伯说自己的,排除。含有①②的选项,不要,只剩下B。虽然我不太明白“子昏,方与人弈,门无贺者”一句与“淡泊无求”有多大关系,也只能选B。
  (师概括)一、初读文段,不奢求字字落实,能懂大意就行。
  二、碰上有标记的词句,可以看文段后相关题目,并试图解决它。
  三、充分利用选项中的信息来理解文段。
  四、用好排除法,以已知推未知。
  这些多是针对前面的三个选择题,那翻译题呢?
  (孙攀)做翻译题,追求“信”,忠实于原文,这肯定不错,但也不能忽略“达”。如果译句不通顺,表意不清楚,也不能算是好的翻译。我看很多评分标准中。都有“句意”占1分这一点。
  翻译句子一定不能只懂大意即可,而要做到字字落实,尤其要特别关注可能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一般是难懂的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的词和特殊句式,也就是我们平常学习中老师特别强调的地方。如第13题第(2)句,句式上没特别之处,充其量,算得上是省略句,“告”后省略了“吾”。我估计的得分点是“固”、“虞”、“以”、“至于”。“固”和“以”都是义项或用法较多的词,“虞”是本句中难懂的词,“至于”是古今异义词。这个估计与参考答案上的出入不大。确定了得分点,就要对它们小心在意,认真推敲。
  翻译句子最怕遇上义项较多或难懂的实词,拿不准或不明白。我的经验是八个字:调动积累,据境推断。比如第(2)句的“同”“以”“意”“至于”,都是常见的,我们有积累,只需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就能做出解释。而“虞”,印象中不属于120个实词中的,在我的文言词库积累中调不出来。但我学过“不虞之誉”这个成语,再联系后面的“意”字。觉得它应该是“预料”、“料想”之意,放在句中也说得通。
  (许雪逸)我有同感。翻译时确实要调动积累,运用联想,结合语境。第(3)句中的“泥滑且颠”,很是让我费了一番心思。“泥滑”好说,就是泥泞光滑:“且颠”啥意思呢?我开始想的是“道路泥泞光滑并且走路颠簸”。仔细想想,不对呀,只听说过乘车、坐轿“颠簸”的,没见过谁“走路”还“颠簸”呀,除非是跛子。这个解释不合情理。再联系“颠倒”一词。它是不是与“倒”同意呢?我试着用跌倒、摔跤来解释,能通。只是要把“且”理解成“将要”更好,因为“颠”只是一种预测,是“可能”发生的事,它与“泥滑”不是递进或并列关系。后来写在书面上的是“泥泞光滑的路上将会摔跤的”。居然蒙对了。考后查金山词霸,才知道,这个“颠”在这里,应该这样解释:“颠”假借为“(足真)”。仆倒,倒下。
  (杨敏)我补充一点。第(1)句中的“负圆履方”,除了要能联想起“天圆地方”这个词语外。还要明白它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回归本来面目。
  (师概括)一、注重“信”,还要注意“达”。“雅”可以不必考虑过多。
  二、自己能估摸出可能的得分点,并特别关注,认真对待。
  三、解释词义的根本大法:调动积累,据境推断。
  四、有些特殊的修辞手法,如借代、互文等,在翻译时,要回归原义,恢复本来面目。
其他文献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方法一 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应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例如2009年全国卷I作文题(材料见第36面第1-4自然段)  该材料的关键句就是末尾处青蛙和仙鹤的感慨,找准这些关键句,也就切准了材料的主旨。所以本题的立意可以从两个评论人手。从青蛙的评论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要发展特长,学会扬长避短,实现理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盲目
期刊
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运用想像,再现画面。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像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期刊
尽管表达技巧这一概念很宽泛,古诗涉及的表达技巧又多又杂,但只要我们把主要的表达技巧进行分类整理,并一举例讲析,就会很快掌握其思考角度和答题要领。  在诗歌鉴赏中。对于表达技巧,我们主要掌握其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这四个方面的技巧就行了。现分类整理如下:    一、表达方式    主要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期刊
漆黑的屏障将万物笼罩,黄昏的来,临预示着新一天的结束,几缕炊烟,百种鸟鸣,回荡空中。曾几何时,我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静静的品位夜的独特。  灯光装满了整个屋子,翻出珍视已久的泛黄日记本。大概是为了最初那份渴盼的梦想而静坐于桌旁,苦思冥想。即使没有任何结果,那累积的情绪得到释放,仿佛也是一件快事。漫漫静夜,脱去世事的尘杂,几点繁星,窥视着我微妙的心绪。我也特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旁,随剧中人物时悲时
期刊
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第22题,在不少考生眼中是一道非常容易的题,但据阅卷点最后统计,本题我省人均分数是2,2分,这一结果大大出乎考生的意料。本人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工作,评阅的正是这道题,对考生的失误深感惋惜。本文拟对考生的失误作点简析。    一、试题回放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
期刊
成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实词,所以成语也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性质与特点。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往往会犯语法错误。    一、名词性成语的误用    [例1]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例2]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简析]例1中的“花容月貌”指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
期刊
半命题作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命前半部分,如《____伴我行》、《____的遐想》;二是命中间部分,如《有一种____叫成功》、《将____进行到底》;三是命后半部分,如《想起____》、《生活需要____》。无论哪一种形式。需要填充的部分恰好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意旨所在,是时空与场景的定位。因而如何填,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同学在作文拟题时出现偏差,造
期刊
“主题读写”栏目开设已经一年。对照2009年各地高考阅读和作文题,栏目对热点的把握和主题的划分是卓然有效的。其中黄德灿老师用近七千字的篇幅全面“读写‘善良’”,与宁夏海南两省作文题不谋而合,这绝对不只是一种巧合。新一轮各主题将更直面社会热点,关注成长困惑,引领大家以独特视角切入生活,思考人生。    美文欣赏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
期刊
大家都说背书很辛苦,现在我教给大家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背诵法。  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可分成三个步骤。下面我们就以《鹊桥仙》为例,给出运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的方法。  第一步为制作思维导图。  首先结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圈的布局,弄清图中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鹊桥仙》中作者秦观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
期刊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补充式命题。有时要我们补充的是定语,有时是状语,有时是补语,有时是宾语,有时是谓语,有时是主语。也就是说,各种句子成分都可能要我们补充。  自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考一直没有用半命题的形式出过作文题。2009年,湖北卷、福建卷首次使用了这种形式,引起全国广大考生的高度关注。  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补上空缺的成分。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应该怎样审题呢?我们结合湖北卷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