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p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和能力,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采用各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语言 培养途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语言是传授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的工具。心理学的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实践都已表明,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那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条培养途径。
  一、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从中学习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用文字、符号和图形来描述数学内容的一种语言方式。数学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对于同一生活信息,有时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加以表达;数学语言也是开放的,同样的语言可能给我们呈现不同的数学信息;数学语言又是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数学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此外,课外数学科普读物,数学学习指导,以及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语言,开阔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阅读数学的习惯,提高阅读数学的能力。
  二、给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从中训练数学语言
  数学即生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努力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有趣的、有现实意义和富有启发性的事物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去表述自己的想法、收获等,教师相机作点拨,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训练。新课程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
  三、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炼准确而著称。教师在进行概念、定义的教学时,要抓住能体现定义特征的字、词准确地讲解,讲清楚概念、定义的由来与发展,讲清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表达形式,讲清新概念与旧知识的联系,以新巩旧,找出旧知识与所延伸新概念的不同特征,达到以旧孕新。这样学生就能抓住新概念的本质,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也便于学生准确陈述。同时,教师要善于重新组织数学语言。人们平时使用的口头语言,通俗、生动、形象,讲者感到自如,听者感到亲切,容易在情感上得到对方的认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时,既要运用通俗语言进行形象的讲解和概括,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有意识地把数学语言自然地揉合到教学语言和通俗语言中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规范的数学语言。
  四、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有效的形式,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1.小组讨论。当学习中有疑难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发言。在小组讨论中,每人都有各抒己见的机会,也有听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总结发言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语言,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全身心地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不仅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语言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2.同桌交流。这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在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或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名数之间的化法:3千克90克=()克,可让学生叙述:3千克就是3000克,3000克加90克等于3090克。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学生能掌握思路,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学生小结。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学生能提高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知识要点。小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便能正确地概括。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当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发展了数学语言。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4.动手操作。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教师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①多种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几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而且可以检查自己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培养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自己数学语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
  总之,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获取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浅谈课堂教学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甘肃科技,2009,VOL25,(5).
其他文献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
向量这几年时间逐渐成为高考中的重要角色,很多时候向量与解析几何在一起,成为解析几何的一部分,但纵观与向量与解析几何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可以转化为平面几何语言的;第二类是不可以或者转化比较麻烦;还有一类是平面几何背景问题,但是我们转化为用向量来解决比较方便。  对于第一类和第三类,我们常常要进行转化,或是把向量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然后用平面几何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或是把平面几何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  新课标认为:创设情境、诱发疑问是课堂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出数学课题,激发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诱发学生内动力,并深化学习的内容。因此,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何构建问题情境以导入
复习课是检验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是体现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归类整理能力。一堂好的复习课最能充分体现一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许多老师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只注重练习,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整理及学生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如果每节课如此反复地进行,学生练得多觉得累,老师评讲多了也累,到头来师生双方都弄得疲惫不堪,从而对复习课感到厌烦。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一、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
阐述了孟巴矿井筒井壁结构的主要特点及计算方法,对地层纵向附加力值的合理选取及计算进行了分析,对井壁纵向可缩层及井壁间夹层材料的采用进行了比选。该设计对推动中国煤炭建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