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挣钱能力要培养,花钱能力也要培养
2020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2月7日我们就复工了,随即盘点自己的后院有没有失火:当时我们投资了62家企业,16家已经上市,不用我们操心。剩下的46家公司分为三类:40%的公司认为疫情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40%的企业表示业绩基本持平,20%的企业业绩受到影响。
当时我们担心有企业现金流中断,需要我们出钱续命。但幸运的是,没有一家企业需要我们这么做。有人说我们很幸运,这单纯是因为幸运吗?不全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前几年的正确布局,才带来了“442”这种不错的局面;也因为投资之后我们要求所投企业要做好两年以上的现金储备,我们投资的钱不能马上全部用掉。
挣钱能力要培养,花钱能力也要培养。能拿到投资往往证明有好的挣钱能力,但却不能证明有很好的花钱能力。
2007年,阿里第一次上市,我们募集了17亿美元,但马云说只能花4亿美元,剩下13亿美元要藏起来,就是为了如果有一天公司没有一分钱收入,依旧能够扛得住两三年。我们希望投资的所有企业都能保有一定的现金储备,同时逐步提升他们花钱的能力。
在我们的布局中,逆势上涨的企业主要聚焦在四个行业:跨境电商、新消费、企业软件与服务、硬科技(5G相关)。
第一类是跨境电商。疫情让跨境电商逆势上涨。2018年我们投资致欧时,全年只有6000万-7000万利润,2020年,致欧每个月利润过6000万元,两年多时间增长十几倍利润,这其中有团队的努力,有我们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踩准了机遇。
我们认为,凡是国内消费行业已经杀成红海不敢投资的领域,恰恰应该做跨境出海。因为国内杀成红海的行业,一定是供应链拼到了极致,谁有能力把中国做到极致的供应链放到海外,一定会所向披靡。
第二类是新消费。锅圈食汇是做火锅食材加盟店的,没有堂食,口号是“外面吃火锅去海底捞,在家里吃火锅到锅圈食汇”。我们2019年看这个项目的时候有400多家门店,到年底完成投资时有1000家门店,2020年底是5000家。疫情期间,他们单店业绩同比增长高达400%。
第三类是企业软件与服务。我一直强调企业在线很重要,但此事推行得很慢,直到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都用过Zoom或者钉钉,这都是最基础的企业级服务工具。我们还投资了一家公司,做程序员协同管理工具,叫ONES。疫情暴发之后,Google、Facebook、苹果、阿里等企业的程序员都在家上班,如果没有程序员管理开发工具,后果不可想象。
第四类是跟5G相关的新基建。我们投资的海信宽带也在逆势上涨。前几年华为给海信宽带的订单误差只有2%-3%,但2019年华为给海信宽带的误差是200%,也就是说,華为向海信宽带多订了200%的订单。
不再关注上市后
市值不到200亿的公司
疫情是“加速器”,也是行业的“试金石”,试出团队的质量。疫情后我们审视原来的布局,“442”的布局中至少有80%的布局是对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在这些领域的布局。复工后100天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忙的100天,我们投资了10个项目。什么概念?我们花8年多时间投了62个项目,平均每年投7个左右。但从2020年2月到5月这100天,我们投资了10个项目。
之前的投资项目分布是“442”,这次是“433”,40%新消费,30%企业软件和服务,30%硬科技。这10个项目里千亿级的企业有5个,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一家千亿公司我们有10%以上的持股比例。因此,未来在千亿公司有10%以上的持股比例是我们的愿景。
我们不再关注小而美的项目,市值200亿以下的公司我们不会再投资。疫情之后资源更多向头部公司倾斜,因为头部公司让投资人感觉到安全,头部公司的聚集效应也因此加速。
注册制改革让上市敲钟变得相对容易。过去30年有3700家上市公司,现在的速度是一周将近20家上市公司,这意味着一年可能有1000多家公司上市。投资一家小而美的上市公司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底线是200亿,希望我们投资的公司能冲击千亿市值。
抓住新消费中的“后浪”机遇
我们会加速新消费领域的布局,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未来十年中国至少有100家以上市值过千亿的新消费公司。为什么不说新零售呢?新零售本质上谈的只是“场”的变化,新消费大一些,谈的是“人货场”。
先说“人”。10年前我们喜欢85后,现在只关注95后,也就是说我们一直关注20岁左右的的人群。
95后和85后有什么区别?85后是独生子女1.0版本,父母不是独生子女;95后是独生子女2.0版本,他们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85后是温饱一代,95后是小康一代。
现在说颜值即正义,85后不会为颜值买单,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但95后会买单。85后需要产品好用,95后除了好用还要好玩,他们是悦己大于悦人。
基于这项标签,我们投了泡泡玛特(POP MART),盲盒,没什么用但是好玩;保利沃利(POLY VOLY),洗发水,包装设计好看;锅圈食汇,火锅,年轻一代离不开。这些都是95后带来的新消费。
好的消费人群要有两种推动力:第一,能诞生新品类,第二,能改造老品类。如果95后和85后一样,反而没有新消费的投资机会。正是因为不一样的标签,才带来了全新的投资机会。
认清楚了“人”,再来看看“货”。“货”的变化是我们最感兴趣的。
第一,合法成瘾性。咖啡、火锅是成瘾的,盲盒也是成瘾的,人类只要收藏就会有收藏瘾。
第二,相对快消,相对耐用。从互联网的角度,我们把所有消费分成四大类:绝对耐用、相对耐用、相对快消、绝对快消。从频率和客单价的角度考量,我们不看好车、房、冰箱、洗衣机这种绝对耐用品,因为使用周期长,客单价高;也不看好绝对快消品,如饮用水、牛奶、食用油等日活产品,人类对这两类产品的价值很敏感。 要投资价格不敏感的行业,我们比较看好相对快消品和相对耐用品。相对快消品是每周或每月消费一次,客单价在几十元到一两百元,比如火锅;相对耐用品是季度或年度更换,客单价几百元到一两千元,比如电动牙刷、电吹风。
第三,器材+耗材。我们很看好这一组合,比如电动牙刷,牙刷杆是器材,牙刷头是耗材,需要组合使用。我们不仅投资这类公司,还会帮他们做器材加耗材。比如,我们投资的素士电吹风,在前面加一个喷头,可以喷胶原蛋白和精油,电吹风卖300多元,一个喷头卖80元,一年至少得买4个喷头,就带出了一年300多元的耗材消费。
最后说“场”。高频低客单价,比如火锅奶茶,出现在想吃就吃、想去就去的地方,场要尽可能小;低频高客单价,店要足够大,比买房还要低频的人生大事就是结婚,结婚几乎没有复购,即使再婚也不会去上次结婚的地方。频率低,客单价又高,场就要足够大。我们不看好任何行业的中型店,要么足够大,要么足够小,中型业态是最没有出路的。
今天的“场”要具备三个能力:在线能力、到家能力、现场体验能力。疫情期间,同是线下门店,盒马鲜生生意好是因为它具备在线能力和到家能力。凡是同时具备在线能力和到家能力的,疫情期间基本都保持着高速增长。
理论上,“场”具备了在线能力和到家能力,消费者就不用到店了,所以第三个能力很重要。比如我在盒马点的帝王蟹怎么做?新的“场”必须有超越购物的体验,这是电商做不到的。
追求“高大上”
我们拒绝“小而美”,相应地,我们要追求“高大上”。
第一,设高目标。我们跟投的每家公司的创始人都会谈共同设立高目标。
第二,发大愿望。很多公司说自己的使命和愿景是要进入世界500强,要有千亿级市值,这还不够,还要发更大的愿。大公司跟偉大的公司区别在于,大公司有高目标,但没有发大愿,会发大愿的公司,才能从一家大公司变成伟大的公司。
第三,要上速度。今天上速度一定不能依靠资本或规模,而是要相信技术和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有两个衡量标准:能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干部?敢不敢调结构?
商场如战场,战争靠什么取胜?一靠武器,二靠打造铁军。如果一个公司相信商场如战场,最好的制胜方法就是拥抱技术,拥抱组织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