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马克·兰迪斯穿着看起来昂贵的西装开着红色凯迪拉克轿跑车来到俄克拉荷马州市立美术馆,美术馆的来访登记员马修·雷宁格接待了他。
“兰迪斯自称是一位慈善家、艺术收藏家,他说自己的母亲最近刚去世,家里有很多珍贵的藏品,根据她的遗愿,想要把珍藏的法国‘野兽派’画家路易斯·瓦尔塔的水彩画作品捐给我们。” 雷宁格回忆说,“当时美术馆上下受宠若惊,这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于是我们马上安排把瓦尔塔的画进行装裱,挂在‘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画作旁。要知道,他俩生前可是老朋友!”
几周后,美术馆又收到了兰迪斯邮寄来的另外五幅作品,这些极具艺术价值的家伙都是19世纪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和斯坦尼斯·拉勒平的画作,美术馆如获至宝。“我想上网做些关于西涅克画作的研究,却发现美国萨凡纳艺术和设计学院也收到同样一幅画作,捐赠人署名就是马克·兰迪斯,那时我心生狐疑,但还没多想。”雷宁格说,“直到查找关于拉勒平画作的资料时,发现圣路易斯大学现代艺术展上,也有同样的一位兰迪斯先生捐了同一幅作品,这时我才警觉起来。”
于是雷宁格迅速给各家接受捐赠的博物馆、艺术馆发了条信息,短短一小时内就得到20家机构的回应,询问兰迪斯究竟何许人也。此后数年,雷宁格建立了兰迪斯数据库,包括其留下的所有联系方式和捐赠作品的拷贝,顺藤摸瓜,终于查清这位自称慈善家的先生居然是个会画画的大骗子!
过去30年间,这位兰迪斯先生时常写信、打电话或亲自登门向美国各地的美术馆、艺术学院捐赠自己创作的名画赝品。为了增加可信度,他编造的故事不计其数,有时称是履行已故家人的捐赠遗愿,一会儿又摇身一变装扮成虔诚的神父进行慈善,或者就谎称自己患有严重心脏病,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想把自己的财产捐出来。他每每得手,屡试不爽,给全美的博物馆和画廊捐赠100多幅“赝品”,成为了美国最高产的艺术品伪造者之一。
2014年,在纽约翠贝卡(Tribeca)电影节上首映了一部纪录片《Art and Craft》(艺术和手艺)讲述了这位“造假大师”的传奇故事。和大多数造假者不同,兰迪斯行骗完全不是为了钱,也从不售卖自己的作品,而是为了看到自己的画被当成真品被挂在博物馆里时的那种满足感。
17岁时父亲的去世给兰迪斯造成巨大打击,随后他被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在一家慈善性质的精神病院生活数年之后,年轻的兰迪斯开始在芝加哥和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摄影课程。然而他却对原创没有任何的兴趣。“我学会了绘画的所有技术,但是我却想不到要画什么。”兰迪斯说,“我知道自己在模仿方面有天赋,所以就开始将精力放在复制经典作品上。”
1980年代,他第一次尝试以其父之名捐赠一幅临摹的梅纳德·迪克森的作品,“做这事是为了打动我的母亲。我一直很崇拜电视上那些富有的收藏家给博物馆捐画。”
在第一次捐赠伪作成功后,兰迪斯先后成功地将其赝品画作捐给了超过五十家艺术机构,包括费城美术馆、华盛顿国家肖像美术馆等。如今60岁的他说,“向博物馆捐一幅画又不是什么罪行,他们待我好似王室成员,既尊重又欣赏,那种感觉简直好极了,根本停不下来。”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兰迪斯一般会先选择规模较小的美术馆,那里的硬件设备不足以对画作进行全面的检查,他甚至曾将一幅画的6件相同的赝品捐给不同的博物馆而未被发现。雷宁格说:“兰迪斯的赝造手法不错,但经不起细细推敲。他捐赠的一幅应该有三四百年历史的粉笔画,贴在一块看上去脆弱的木板上,好像随时会脱落。我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其实是一块新木板,却有一股咖啡味道。原来,他是用咖啡渣来做旧,让画纸看起来有年代感。”
但不可否认兰迪斯是一个高明的画家,作画迅速、准确,可以模仿任何风格的作品。比如在仿造一件粉笔画时,兰迪斯自信地说,“苏富比的标签上会说这是黑色、红色粉笔画的,我就用彩色铅笔来画,因为美术馆的人根本看不出区别来。所有人都以为赝造者会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比如化学用品什么的来造旧,我可没那样的耐心,我从沃尔玛超市或打折商店买笔和颜料,最多一两个小时内完成作品。如果不能在电视播完一部电影的时间里完成作品,我就干脆放弃。”
“而且兰迪斯在捐赠之前是做过功课的,”雷宁格说,“他知道每一家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特点和收藏观,清楚他们想要收藏什么画。所以当他乔装打扮登门拜访来捐赠时,没有谁会拒绝这样的‘恩赐’,因为他想到他们的心坎里。”
尽管造假无数,但兰迪斯并未锒铛入狱。前联邦调查局探员主管艺术犯罪的罗伯特·惠特曼主管曾非正式地代表数家博物馆追查兰迪斯的行踪。但他认为,兰迪斯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因为他只是捐赠,并没有金钱交易。“况且有哪个艺术馆馆长或者主管会承认因为自己的放松警惕和无知而引进了赝品呢?” 惠特曼说,“尽管他仿造的作品从毕加索到舒尔茨应有尽有,但他的目的不是骗钱,如果博物馆不能甄别而将这些赝品挂在那里展出,那是博物馆自己的问题。他们不想让这种事情公之于世,所以即使有些已经知道了他是骗子,却为了面子而保持沉默。”
即使在被媒体曝光之后,兰迪斯继续伪造作品,继续给一些不知情的小画廊捐赠作品。2010年,其母亲去世后,他的产量反而增加了。2012年辛辛那提大学为兰迪斯举办名为“假·真”的赝品展览,策展人正是兰迪斯的“克星”雷宁格。展览刻意选在4月1日愚人节开幕,兰迪斯作为嘉宾出席。“展出前我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反响。但我出现在现场时,一切都很顺利,我很惊喜。”当有人问他面对一屋子赝品会不会感到尴尬,他笑着说:“没什么尴尬的!唯一一点就是大部分作品真的太烂了,这正是我不愿再多看它们一眼的原因。”
“兰迪斯自称是一位慈善家、艺术收藏家,他说自己的母亲最近刚去世,家里有很多珍贵的藏品,根据她的遗愿,想要把珍藏的法国‘野兽派’画家路易斯·瓦尔塔的水彩画作品捐给我们。” 雷宁格回忆说,“当时美术馆上下受宠若惊,这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于是我们马上安排把瓦尔塔的画进行装裱,挂在‘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画作旁。要知道,他俩生前可是老朋友!”
几周后,美术馆又收到了兰迪斯邮寄来的另外五幅作品,这些极具艺术价值的家伙都是19世纪法国新印象派画家保罗·西涅克和斯坦尼斯·拉勒平的画作,美术馆如获至宝。“我想上网做些关于西涅克画作的研究,却发现美国萨凡纳艺术和设计学院也收到同样一幅画作,捐赠人署名就是马克·兰迪斯,那时我心生狐疑,但还没多想。”雷宁格说,“直到查找关于拉勒平画作的资料时,发现圣路易斯大学现代艺术展上,也有同样的一位兰迪斯先生捐了同一幅作品,这时我才警觉起来。”
于是雷宁格迅速给各家接受捐赠的博物馆、艺术馆发了条信息,短短一小时内就得到20家机构的回应,询问兰迪斯究竟何许人也。此后数年,雷宁格建立了兰迪斯数据库,包括其留下的所有联系方式和捐赠作品的拷贝,顺藤摸瓜,终于查清这位自称慈善家的先生居然是个会画画的大骗子!
过去30年间,这位兰迪斯先生时常写信、打电话或亲自登门向美国各地的美术馆、艺术学院捐赠自己创作的名画赝品。为了增加可信度,他编造的故事不计其数,有时称是履行已故家人的捐赠遗愿,一会儿又摇身一变装扮成虔诚的神父进行慈善,或者就谎称自己患有严重心脏病,将不久于人世,所以想把自己的财产捐出来。他每每得手,屡试不爽,给全美的博物馆和画廊捐赠100多幅“赝品”,成为了美国最高产的艺术品伪造者之一。
2014年,在纽约翠贝卡(Tribeca)电影节上首映了一部纪录片《Art and Craft》(艺术和手艺)讲述了这位“造假大师”的传奇故事。和大多数造假者不同,兰迪斯行骗完全不是为了钱,也从不售卖自己的作品,而是为了看到自己的画被当成真品被挂在博物馆里时的那种满足感。
17岁时父亲的去世给兰迪斯造成巨大打击,随后他被诊断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在一家慈善性质的精神病院生活数年之后,年轻的兰迪斯开始在芝加哥和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摄影课程。然而他却对原创没有任何的兴趣。“我学会了绘画的所有技术,但是我却想不到要画什么。”兰迪斯说,“我知道自己在模仿方面有天赋,所以就开始将精力放在复制经典作品上。”
1980年代,他第一次尝试以其父之名捐赠一幅临摹的梅纳德·迪克森的作品,“做这事是为了打动我的母亲。我一直很崇拜电视上那些富有的收藏家给博物馆捐画。”
在第一次捐赠伪作成功后,兰迪斯先后成功地将其赝品画作捐给了超过五十家艺术机构,包括费城美术馆、华盛顿国家肖像美术馆等。如今60岁的他说,“向博物馆捐一幅画又不是什么罪行,他们待我好似王室成员,既尊重又欣赏,那种感觉简直好极了,根本停不下来。”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兰迪斯一般会先选择规模较小的美术馆,那里的硬件设备不足以对画作进行全面的检查,他甚至曾将一幅画的6件相同的赝品捐给不同的博物馆而未被发现。雷宁格说:“兰迪斯的赝造手法不错,但经不起细细推敲。他捐赠的一幅应该有三四百年历史的粉笔画,贴在一块看上去脆弱的木板上,好像随时会脱落。我仔细观察后发现,这其实是一块新木板,却有一股咖啡味道。原来,他是用咖啡渣来做旧,让画纸看起来有年代感。”
但不可否认兰迪斯是一个高明的画家,作画迅速、准确,可以模仿任何风格的作品。比如在仿造一件粉笔画时,兰迪斯自信地说,“苏富比的标签上会说这是黑色、红色粉笔画的,我就用彩色铅笔来画,因为美术馆的人根本看不出区别来。所有人都以为赝造者会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比如化学用品什么的来造旧,我可没那样的耐心,我从沃尔玛超市或打折商店买笔和颜料,最多一两个小时内完成作品。如果不能在电视播完一部电影的时间里完成作品,我就干脆放弃。”
“而且兰迪斯在捐赠之前是做过功课的,”雷宁格说,“他知道每一家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特点和收藏观,清楚他们想要收藏什么画。所以当他乔装打扮登门拜访来捐赠时,没有谁会拒绝这样的‘恩赐’,因为他想到他们的心坎里。”
尽管造假无数,但兰迪斯并未锒铛入狱。前联邦调查局探员主管艺术犯罪的罗伯特·惠特曼主管曾非正式地代表数家博物馆追查兰迪斯的行踪。但他认为,兰迪斯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因为他只是捐赠,并没有金钱交易。“况且有哪个艺术馆馆长或者主管会承认因为自己的放松警惕和无知而引进了赝品呢?” 惠特曼说,“尽管他仿造的作品从毕加索到舒尔茨应有尽有,但他的目的不是骗钱,如果博物馆不能甄别而将这些赝品挂在那里展出,那是博物馆自己的问题。他们不想让这种事情公之于世,所以即使有些已经知道了他是骗子,却为了面子而保持沉默。”
即使在被媒体曝光之后,兰迪斯继续伪造作品,继续给一些不知情的小画廊捐赠作品。2010年,其母亲去世后,他的产量反而增加了。2012年辛辛那提大学为兰迪斯举办名为“假·真”的赝品展览,策展人正是兰迪斯的“克星”雷宁格。展览刻意选在4月1日愚人节开幕,兰迪斯作为嘉宾出席。“展出前我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反响。但我出现在现场时,一切都很顺利,我很惊喜。”当有人问他面对一屋子赝品会不会感到尴尬,他笑着说:“没什么尴尬的!唯一一点就是大部分作品真的太烂了,这正是我不愿再多看它们一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