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邓小平时代的消费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同样消费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人的存在价值的思考也不仅仅局限在生产方面,还表现在消费文化上,人民不再追捧毛泽东时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制消费观念,而是迎来了邓小平时代的消费需求显著扩大、消费内容多样化和强调从差别消费走向共同富裕的消费。通过漫谈邓小平时代的消费,深入了解邓小平时代消费特征,进而把握我国消费发展状况,不断推进消费经济的发展,实现从“加速”消费社会向“共享”消费社会的转变。
  [关键词]邓小平 消费 共享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52-02
  1978年以来,邓小平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指导着我国各方面社会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今消费实践依然是邓小平时代的消费。邓小平时代的消费经济思想依然指导着当代我国居民消费,对国家制定消费政策、进行消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深入了解邓小平时代的消费对我们不无裨益。
  一、邓小平时代的消费背景
  在建国初期,在毛泽东的带领下,社会经济曲折前进,但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国民经济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邓小平进行了深刻反思,敏锐洞察到党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进行拨乱反正,从根本上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逐步实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经过长期奋斗,邓小平时代的对外开放逐步发展为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了开放型经济,使我国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居民消费需要。[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我国能够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推进消费经济发展。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我国经济健步如飞地发展,国家GDP一直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增长,解决了数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社会各方面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巨浪迭起的,不仅有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人民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等的转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的消费状况也相应发生变化。邓小平通过“三步走”的策略大幅度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了中国的消费状况,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此时,当代的传统消费观受到挑战,对消费市场、消费环境和消费质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也已不适应。同时,人民也不再追捧毛泽东时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制消费观念,开始追求多样化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等,各种新兴消费文化崛起,消费需求的日益扩大与消费内容的多样化以及人民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的转变,开启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消费革命。
  二、邓小平时代的消费特征
  邓小平时代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邓小平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领域也不例外。表现为消费需求、消费内容及消费理念等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费需求变化。一方面,消费需求显著扩大。要谈消费,首先要谈收入。影响消费需求的首要因素就是收入水平的高低。正如凯恩斯所言:“在一般情况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像收入增加得那样多。”[2]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从1978年的316元到1990年的1387元,[3]可见,邓小平时代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较之以往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人民收入普遍增加。收入高了,自然而然,消费需求就会有所扩大。譬如,人民既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又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另一方面,消费需求多样化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产品生产的开发与创新,消费领域不断拓宽,许多新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譬如小轿车、住房、电脑等。与此同时,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后,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活资料消费在需求結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需求结构总的比重不断上升,消费需求呈现许多新特点,如个性化、智能化、健美化等。[4]邓小平本人也特别强调“既要有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消费内容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消费领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邓小平时代,消费内容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具体表现为,在穿的方面,由穿暖到穿好,到讲究美观、式样、质量、颜色、档次、潮流、品牌,追求个性化。在吃的方面,由吃饱到吃好,由追求数量到讲究风味、讲究营养、讲究均衡、讲究保健、讲究环保和疗效。在住房方面,由无房到有房,从拥挤到舒适,讲究住房功能、居住环境和艺术特色。在出行方面,从步行到旧式交通工具,到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了质的飞跃。在用的方面,从少到多,从低到高,从土到洋,讲究多功能、智能化、信息化。由此可见,邓小平时代消费领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消费内容丰富多彩,人民开始穿个“派”,玩个“洋”,吃个“鲜”。[5]
  第二,强调由差别消费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行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普遍增加,解决了温饱问题,很快摆脱了贫困的面貌,消费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在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消费的明显分化。一部分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达到了富裕,各种消费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更多的人虽然消费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还是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农民阶层。对此,邓小平反对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的消费不平等现象,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6]强调在差别消费中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邓小平时代的消费的当代启示
  消费可谓是一门大学问,不同时代,消费具有不同特征。消费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终点,也是下一个再生产活动的起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7],因此,消费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邓小平时代的消费,对指导中国消费实践活动包括当代的“供给侧改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倡导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真正主人,也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而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因此,消费是人民群众的消费。如今,习总书记突出强调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发展过程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要使劳动者有更多的获得感。然而,获得感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就是要通过消费来获取。消费是实现劳动者有获得感、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途径,邓小平说:“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些,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8]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进行消费,光生产不消费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因此,要重视消费,放开消费、引导消费、适度消费,从实际出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逐步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建立健全消费制度,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过去短缺经济时代,为了增加原始积累,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抑制消费发展是正当举措,但现如今经济发展迅猛,各种产能过剩等情况下,如继续抑制消费,就会出问题。要在把握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强调消费对生产的能动作用,促进人民收入增长,扩大消费需求,进而以消促产,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稳定。现阶段“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与消费需求不匹配问题,对此习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通过供给方式、供给结构、改革角度等方面改革,调节经济结构,做好经济领域的“加减乘除”,改善消费不足、消费水平不均等问题,以提高供给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因此,在当代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生产力,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三)全面发展平等消费,推进构建消费社会
  当前,和谐的理念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消费领域也不例外,人们积极倡导以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消费理念、消费观、消费方式等,而消费不平等问题是我国消费领域的突出的不和谐问题,为避免两极分化的加剧,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平等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消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收入不平等导致消费不平等。邓小平反对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的消费不平等,强调按劳分配,因此,要深入贯彻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为辅的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平等。但是,平等消费并不意味着平均,邓小平也反对平均主义,要意识到差别,在差别消费中寻求平等消费,走向共同富裕。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通过差别消费的方式,逐步缩小消费差距,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靠近。习总书记一再强调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进而不断推进构建“共享”的消费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彦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思想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06.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1-102.
  [3]焦润明,张纯颖,刘秀英.绿色市场波:当代青年消费文化流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
  [4]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4.
  [5]焦润明,張纯颖,刘秀英.绿色市场波.当代青年消费文化流向[M].华夏出版社,1993:3.
  [6]吴婧.毛泽东、邓小平消费思想初探[J].科技信息,
  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4-95.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2.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交往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时代,大学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增强文化的主动性,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互动式宣
本文利用调整后的“V”值算法对52位北京人的汉语普通话基础元音/a、i、u、y、γ、(?)、ι/进行了较大样本的声学实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后的“V”值算法能够充分准确
有时候,生命很脆弱,天灾人祸,种种意外,都可能夺走一条鲜活的生命。但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群“守护神”,随时准备与生命“赛跑”,不放过一丝挽救生命的希望。他们就是坚守在治病救人前
上周我教学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梁衡的《海思》这节课,整堂课下来觉得比较满意,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充分发掘能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更正、自主评价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动起来,课堂才能动起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是探究的动力。著名教
期刊
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沿海城市正在进入海洋发展的关键时期,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海洋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沿海城市经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的交互平台,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的滋生,并给公民和社会造成了极大伤害。本文描述了网络谣言的概念、特征,讨论了国外及我国在法律层面规范治理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了在法律治理方面的看法和建議,相信经过社会努力,网络谣言一定能够规范治理。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监管;治理;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2-012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ry edema,NPE)是指在没有心、肺原发疾病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水肿[1],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