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r——评《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

来源 :毛纺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纷纷兴起以新工科为发展背景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探索.新型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研究是在现有工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迎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各设立服装专业的高校,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来对人才进行培养,构建起融合及交叉型的服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总结出合理科学的培养人才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工科服装专业人才.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市场上机织物密度主要依靠人工检测以及利用图像测量结果准确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曲线特征值的机织物密度测量方法.获取织物图像后,利用Radon变换对其倾斜矫正,作出织物图像灰度曲线,曲线波峰数目对应纱线根数.为了在波峰数统计时过滤掉杂质小波峰,分别以曲峰峰值和位置的分布特点为依据,设定统计限制参数,找出更优的统计方法,实现机织物的密度测量.结果表明:以波峰位置为依据设置限制参数时,测得密度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最高,误差均能保持在2%以内,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为减少羊绒条染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以毛用活性染料为例,从加工设备和染色工艺参数优化入手,研究了羊绒条染过程中的装缸密度、循环方式和流量,以及染色保温温度和时间等不同因素对纤维毡并、染色上染量、毛条内外色差、色牢度、纤维强力等性能的综合影响,得出比较适用于企业应用的工艺参数:装缸密度为0.40~0.50 g/cm3,染液由内向外循环,流量控制在10~15 L/(kg·min),染色温度90℃,保温时间60 min.通过这些参数的合理搭配应用于批量生产,根据多批次产品细纱千锭断头追踪结果显示,断头明显降低,后
以代言人与服装品牌匹配度为研究视角,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探究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的影响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效调研问卷460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心理归因在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产品卷入度是代言人与服装品牌个性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研究成果对服装企业新媒体营销、品牌广告设计和品牌关系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以壳聚糖(CS)、马来酸酐(MAH)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原料,制备了三元体系聚合物材料CS/MAH/DVB.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并系统研究了对甲基紫(MV)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为298 K、pH值为10、吸附剂质量浓度为0.25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效果最佳.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298 K时CS/MAH/DVB对MV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49.65
为了准确预测儿童服装流行趋势,针对传统预测方式中存在的主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童装流行元素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以国内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主要电商平台在2000—2020年间的历史销售数据作为反映流行程度的指标,以童装流行色作为预测案例,采用虚拟变量的方法,对童装的造型、款式、材料、色彩、图案、结构、工艺、搭配和风格九大流行元素进行量化,并使用MatLab平台编写程序建立预测模型,对样本数据网络进行训练,调整隐含层节点数,以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对2021—2022年秋冬的童装流
为研究服装结构参数对服装廓形的影响,提出一种以前后片胸腰差量为自变量的X型女西装的腰省分配计算方法.利用眼动追踪技术确定以胸腰差量作为X型女西装的廓形控制变量,以57款X型女西装纸样作为研究对象确立女西装基本型并建立版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推导出基于前后片胸腰差量的各腰省量计算公式并运用到纸样设计中.通过CLO3D虚拟试衣和人台试穿实验表明,使用该线性回归关系辅助制图获得的X型女西装的廓形准确,结构线位置合理且松量适中,基于前后片胸腰差量的女西装结构设计方法可
针对茜草染料资源供应问题与金属媒染剂所造成的污染,采用茜草以及对使用过的茜草染料进行回收作为染料,4种环保媒染剂和2种金属媒染剂以3种不同的媒染方式对桑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并与染料直接染色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对比,来探讨不同的媒染方式与媒染剂对茜草染色桑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影响以及回收茜草染料染色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染色桑蚕丝织物在不同的媒染方式与媒染剂下,其颜色特征值不同,呈现出多种色调.相对于直接染色织物,媒染过后的桑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得以提高,环保媒染剂在提高染色桑蚕丝织物的K/S值方面高于金属媒染
针对普通涤纶与羊毛纤维混纺织物易产生静电,继而影响织物的外观、穿着舒适性和安全性等问题,选择了以丝光羊毛为主体、小比例导电纤维与天丝及涤纶混纺开发精梳混纺毛纱.通过合理选配各组分原料的细度,确保了各组分纤维在纱线内的合理分布,使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通过增加复精梳、前纺的混条和针梳道数,改进混纺方法,配置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提高了混纺原料的混合均匀度和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改善了混纺纺纱过程中缠绕现象,解决了织物穿着过程中的静电吸灰等问题.为未来抗静电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开发奠定
近年来面向服装行业的人体三维重构研究为新兴的服装虚拟展示、网络虚拟试衣和服装个性化定制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人体三维重构建模方法的研究是建立服装虚拟人体模型的关键因素,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特定软件、曲面建模和视觉图像等方法的人体三维重构建模进行对比、分析及总结后,从当前人体三维重构建模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基于二维图像的数据提取与参数化曲面建模的人体重构相耦合的思路,可得到更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及准确性的三维人体模型,新的人体三维重构建模思路为面向服装行业的人体三维重构提供了理论参考,且在未来服装行业的应用更具有
音乐和服装表演的融合搭配是一门有理论可依但又充分考验自主创造性的工作,其要求舞美设计师具备熟练的跨学科知识糅合运用能力,在整体观照服装表演内容和音乐曲艺风格的基础上,做到“有机融合”“以形定音”,实现服装舞台表演在自然恰切的背景音乐下呈现出最佳效果.由郭海燕著写,通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2月出版的《服装与表演艺术》一书立足于中西方服装表演、音乐艺术的美学理论,系统分析了服装表演的价值体现、美学理念和审美心理,介绍了不同艺术风格的服装表演与音乐的搭配融合方法,全方位呈现了有关现代服装与表演艺术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