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中语文开始走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文主要就高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例,从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兴趣,多样,权威,效率,鉴赏等五个方面谈谈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收获。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二语文;整合
中图分类号:H319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去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正是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我去年教的是高二年级,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多次的实践中,我发现信息技术能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独特的教学平台上,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作用都是有实践经验来验证出来的。以下是我高二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事例举隅,与大家共享,同时一定程度上彰显信息技术的魅力。
一、信息技术把兴趣带入课堂
语文必修五的教材分四大块,在梳理探究这一部分中,第二个内容是古代文化常识。在处理时,学生对其中姓名字号很感兴趣。于是,抽了一节课,在计算机教室中,,让学生自由去查找资料。学生们那节课异常的认真,聚精会神的在电脑上查资料。有的学生搜索完之后还在线词典查字词。
这就是一堂行之有效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堂,兴趣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帮助他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一选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二的综合实践的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的课堂教学,就很容易的趋近了这一目标。加之在未来社会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这就要求高中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项技能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待语文,更好的促进语文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把多样带入课堂
在学习高二的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组织几节课进行朗读比赛。事前学生们在网上查了一些朗诵的配乐。比赛时,音乐的播放使课堂有了浓厚的诵读氛围。还有个学生,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他朗诵的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随着他深沉的朗读声,投影仪上播出了相配合的音乐,并且随之展示出了与那個时代相符的画面。学生们在音乐,画面的氛围中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那种沉重,爱国之情油然而升。
高中语文课,不仅仅是文字课,也不仅仅是语言课,有时它就是一门综合艺术课。所以摒弃单一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正好把多样带到了课堂。在选修教材的诗歌诵读安排上有的
教师习惯让学生听磁带录音。而我觉得让学生进行现场的朗读比较好,无论是集体亦或个体
的诵读。现场的朗读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任何录音录像的示范朗读都达不到这种效果。信息技术以这种较好的多样化的方式,能更好的吸引学生。
三、信息技术把权威带入课堂
一堂语文课上,于丹老师的《丹韵词音》里的“诗意春风”一集在电视里进行播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做记录。我想,这种讲座比我本人的讲解更具有吸引力。
高二的期中考试试卷上考察的现代文阅读是有关纳兰性德的一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对他的了解并不太多。针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就抽出几节课让学生听了的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百家讲坛”中主讲的《纳兰心事有谁知》一系列的讲座。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把单纯的做题扩大了它的外延,从而对纳兰公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把专家讲座放给学生看,那种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是我们一般的语文老师无法代替的。信息技术把新颖而有品位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丰富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信息技术把鉴赏带入课堂
在学习必修五的《边城》那一课时,高二语文组统一给学生放了与之相关的电影。当电影一开始,那唯美的画面,灵动的音乐一下子让学生立刻鸦雀无声,把学生带入了湘西那个美丽神奇的地方。那电影之后,学生们对《边城》一课印象很深刻,远远高于一般课文。
之后学生又带着这种理解进一步的鉴赏了课文中的人物特点。学生们还分组进行讨论了造成翠翠悲剧的原因,并且形成了书面表达。有的同学甚至还续写课文。我想,这都是信息技术
给这一课带来的胜利。
平时,学生们的自由阅读比较广泛,根据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播放了《穆斯林的葬礼》这部电影,在学生中影响比较大。已经阅读过此书的学生积极地互相交流他们的感受,没有阅读过的学生们也开始积极地找书去阅读。一时间,班里掀起了读书的浪潮。
高中语文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高中学生思维逐渐趋于理性化的特点,可以运用
合适的资源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评价。我认为信息技术带来的功效,其中之一就是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较高的鉴赏能力。
通过高二一年的有意识的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使之多样化和现代化,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观念下,要使高中语文的课堂和信息技术有效,有机的结合,必须要对教学要求定位准确,并且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所选用的信息技术的方式恰到好处的糅合在一起。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都可以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怎样教语文》北京教育出版社
2,《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江苏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二语文;整合
中图分类号:H319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去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正是我们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我去年教的是高二年级,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多次的实践中,我发现信息技术能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独特的教学平台上,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作用都是有实践经验来验证出来的。以下是我高二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事例举隅,与大家共享,同时一定程度上彰显信息技术的魅力。
一、信息技术把兴趣带入课堂
语文必修五的教材分四大块,在梳理探究这一部分中,第二个内容是古代文化常识。在处理时,学生对其中姓名字号很感兴趣。于是,抽了一节课,在计算机教室中,,让学生自由去查找资料。学生们那节课异常的认真,聚精会神的在电脑上查资料。有的学生搜索完之后还在线词典查字词。
这就是一堂行之有效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课堂,兴趣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帮助他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一选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二的综合实践的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的课堂教学,就很容易的趋近了这一目标。加之在未来社会中,获取、选择、加工信息也将成为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这就要求高中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项技能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待语文,更好的促进语文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把多样带入课堂
在学习高二的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组织几节课进行朗读比赛。事前学生们在网上查了一些朗诵的配乐。比赛时,音乐的播放使课堂有了浓厚的诵读氛围。还有个学生,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他朗诵的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随着他深沉的朗读声,投影仪上播出了相配合的音乐,并且随之展示出了与那個时代相符的画面。学生们在音乐,画面的氛围中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那种沉重,爱国之情油然而升。
高中语文课,不仅仅是文字课,也不仅仅是语言课,有时它就是一门综合艺术课。所以摒弃单一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正好把多样带到了课堂。在选修教材的诗歌诵读安排上有的
教师习惯让学生听磁带录音。而我觉得让学生进行现场的朗读比较好,无论是集体亦或个体
的诵读。现场的朗读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任何录音录像的示范朗读都达不到这种效果。信息技术以这种较好的多样化的方式,能更好的吸引学生。
三、信息技术把权威带入课堂
一堂语文课上,于丹老师的《丹韵词音》里的“诗意春风”一集在电视里进行播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做记录。我想,这种讲座比我本人的讲解更具有吸引力。
高二的期中考试试卷上考察的现代文阅读是有关纳兰性德的一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对他的了解并不太多。针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就抽出几节课让学生听了的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百家讲坛”中主讲的《纳兰心事有谁知》一系列的讲座。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把单纯的做题扩大了它的外延,从而对纳兰公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把专家讲座放给学生看,那种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是我们一般的语文老师无法代替的。信息技术把新颖而有品位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丰富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信息技术把鉴赏带入课堂
在学习必修五的《边城》那一课时,高二语文组统一给学生放了与之相关的电影。当电影一开始,那唯美的画面,灵动的音乐一下子让学生立刻鸦雀无声,把学生带入了湘西那个美丽神奇的地方。那电影之后,学生们对《边城》一课印象很深刻,远远高于一般课文。
之后学生又带着这种理解进一步的鉴赏了课文中的人物特点。学生们还分组进行讨论了造成翠翠悲剧的原因,并且形成了书面表达。有的同学甚至还续写课文。我想,这都是信息技术
给这一课带来的胜利。
平时,学生们的自由阅读比较广泛,根据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播放了《穆斯林的葬礼》这部电影,在学生中影响比较大。已经阅读过此书的学生积极地互相交流他们的感受,没有阅读过的学生们也开始积极地找书去阅读。一时间,班里掀起了读书的浪潮。
高中语文的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高中学生思维逐渐趋于理性化的特点,可以运用
合适的资源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评价。我认为信息技术带来的功效,其中之一就是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较高的鉴赏能力。
通过高二一年的有意识的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使之多样化和现代化,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观念下,要使高中语文的课堂和信息技术有效,有机的结合,必须要对教学要求定位准确,并且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所选用的信息技术的方式恰到好处的糅合在一起。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都可以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怎样教语文》北京教育出版社
2,《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