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的理论,采取相应的策略,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思维可视化,展现“看得见”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傳递的效能;对于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从而促进教学实效。在“数的认识”领域,如何借力思维可视化促进新知识的教与学呢?现以人教版四下“小数的认识”(以下称本课)为例,结合具体的实践,作粗浅的探索。
  一、在了解知识的产生由来中实践思维可视化
  任何知识的产生都有由来,都有其源起,一般是在一种旧知识无法解决新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要让学生较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过程,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展现思维的过程,体会小数的产生。可以先让学生拿出米尺,比划出1米的长度。接着提问:如果要量超过一米的东西,你准备怎样量?量出来,你准备怎样表示量出的结果?还能用一个整数直接表示出来吗?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还可以引导学生称物体的重量,先称整数重量的物体,再称不是整数重量的物体,可以问学生:这时要表示出重量,怎么办?然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展现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抽象出生活中如果无法用整数表示一个数量时,可以用小数来表示。通过巧妙的设问,让学生借助动手操作来思考和探讨问题,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有效地予以指导。
  二、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实践思维可视化
  数学知识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都有一定的探索历程。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即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和感受新知识是怎么来的,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绘制图表等方式实践思维可视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和调控学生的思维过程。
  如本课的教学,笔者先出示一把米尺,引导学生观察一米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一份是多少,用分数怎样表示,然后告诉学生分数十分之一可以写作小数0.1。紧接着问学生:“三分米、七分米用分数、小数可以各怎样表示,各有几个0.1?”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教材第32页例1中的几个括号内容的填写(把1 m平均分成10份),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十分之几的数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计数单位都是0.1或十分之一。接着,让学生学着刚刚的方法,互相讨论,试着把教材第32页例题括号中的内容填完整(把1 m平均分成100份)。再接着,让学生看教材第33页例题(把1 m平均分成1000份)的尺子与空格,直接口答,并说说有什么发现。最后,让学生将例题中的答案与图像结合到一起,尝试归纳并回答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分别可以表示几位小数,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如果是万分之几呢。在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小数的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和显现,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点拨,并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得到结论,更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在探索知识的本质特征中实践思维可视化
  任何数学知识都有其本质特征,对本质特征有更清楚的把握,就能更好地掌握其内容。教学数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探讨和感悟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研究本质特征时,可以借助绘制和完善图表等方式让思维看得见,使实践思维可视化。
  如本课,数的意义的本质是计量,即按一定的标准计数,整数是从个、十、百……往一个方向延伸,而小数则从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往另一个方向延伸。小数意义的本质是按0.1、0.01……来计数或数数,这就清晰地区分了它与整数的不同。所以要让学生加深理解,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完善下面的图表(表1),并让他们说说整数与小数有什么不同,从表中可看出什么,能否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也可以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概念图(图1),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本质特征,并使得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地展现,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在打通知识的前后联系中实践思维可视化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联系的。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依托旧知识,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做好铺垫,以旧引新,以更有效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学完新知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画或者完善知识结构图、系统图的方式实践思维可视化,让学生在打通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展现思维过程,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
  如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如下结构图(图2),并归纳说出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打通和建构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知识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在尝试知识的实际运用中实践思维可视化
  学习知识,自然是为了运用。如何运用,运用的情况如何,可以依托思维可视化来考查学生学到新知识的情况,也考查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运用时,不能简单地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的设置导向,要让学生不单单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完成相应的图表展现解题思路,如让学生结合绘制几何图、流程图、线段图、模型图来解题,由此展现其思维过程。
  如本课,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给你一把米尺,要求你表示出0.5;你会有哪些表示方法,请指出来。有的同学指出5分米是0.5米,有的同学指出50厘米是0.5米,还有的同学在1分米中找出5厘米是0.5分米。这一动手操作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也在教师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
  总之,在数的认识领域,思维可视化还可以有很多的探索和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展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以更好地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则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目标之一。Scratch编程教学,能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思维的概念与内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计算思维定义为“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
期刊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晋、唐以来,三坊七巷曾聚居过数百位进士、举人,是福州乃至福建省的文化中心,形成了良好的重读向学风气。清至民国时期,三坊七巷更是成为仕子云集、名流扎堆的向学文化重镇,涌现了林则徐、严复、沈葆桢、冰心等一大批对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因此素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最近笔者阅读了《三坊七巷名
期刊
精彩预告:  1. 家长会的教育功能应立足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现实困惑,注重提高家长解决教育孩子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家庭教育效果,提高家庭教育效能,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2. 家長会模式创新需要以优化治理结构为基础,打破以学校和班主任为中心的一元格局,形成包括多元主体在内的“成长共同体”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3. 让家长做明白人、做局中人、做受益人,家长会还会徒有其名吗?还能不
期刊
大部分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大部分教师也不太喜欢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回避的现象,也是语文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  一、明确写作目的  对写作教学而言,教师关注的是两个问题:“学生写什么”和“如何让学生会写”。但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那么即使写作活动再生动有趣,学生写起作文
期刊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始终把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以人为本。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学校管理应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刚柔相济,有容乃大。  一、激励与约束  “人”作为管理工作中最难管理的资源,主要原因是人具有自主思维判断和情感体验,需要物质上的报酬,同时也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教职工作为知识分子,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层次更高,被尊重、被认同
期刊
小学数学的结构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整体地、系统地对数学教学材料及程序进行合理地安排,以使其充分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和知识发生规律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施结构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根本,教材知识结构为基础,通过教的结构和学的结构不断互动,使学生以现有的数学现实为基础,获得新的数学现实,实现学生思维结构的发展。  一、结构化教学的意义  在日常的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由于对课
期刊
深度数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表层知识所蕴含的内在含义与数学逻辑。深度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质疑争辩、独立思考、合理迁移以及信息联结等一系列方式,提高自己思考、辨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一、基础练习精选素材,深入交流中唤醒学生思维  数学课堂承载的远非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思维训练。学习素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平台。数
期刊
在当下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常常侧重于让学生多看、多读、多背、多写、多积累,而忽略了学生敢疑、敢问、善思、乐思等发展思维的核心能力训练。笔者立足课例,从小古文教学的角度,简要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把思维能力培养和思维品质训练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推动阅读转型,架设思维阶梯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有阶梯性的,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
期刊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灵魂。然而,农村小学的阅读环境极大制约着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笔者以学校所在农村区域的小学为例,探究了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从帮助学生找好书、打造空间、规划时间、搭建交流平台、阅读引领几个层面来构建学校的阅读环境,做一个儿童阅读的有力协助者。  一、帮助学生遇见好书  “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
期刊
探究世界、在游戏和实践中获得学习和成长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儿童之间具有独特性、阶段性、多元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者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与需求,不断找准儿童最近发展区,唤醒儿童的成长自觉,才能使儿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超越,最终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学校教育唯有怀抱“成全孩子差异”之心,才能成就每个个体不同的精彩人生。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毕生的使命便是“涵泳童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