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监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室讲解理论知识,在实训室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做到“学中练,练中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生物监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生物监测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于一体,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一定的项目(任务或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利用专业教室授课,教师精讲与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相结合,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理论教学不再是满堂讲解,而是边讲解边操作,教师把知识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在讲解完毕后,学生能够把教师所讲知识、方法马上进行操作实践练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答或者组织讨论,让问题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操作实践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的状况和变化及其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生物监测》本身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直接上岗。因此,该课程非常适合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生物监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监测》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就是介绍一个个的监测方法,每周2节理论课、2节实践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教室上2节理论课,隔1~2天后再到实训室上实践课,无法做到学中练、练中学。学生操作技能差、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差,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以知识为本位,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割裂,从而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削弱。
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生物监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原来的2节理论课和2节实践课排在一起,每次4节课,在专业教室上课。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一个个典型的《生物监测》项目或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把监测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过程,学生边学边做,学与做融为一体,通过完成监测项目或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提出任务根据《生物监测》的教学内容,每次课程(4课时)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即每次课程每个学生要完成一个监测项目。例如,在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某种废水或化学物质的毒性测定等等。
课堂讲解课堂教学中重点介绍本课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每种监测方法的原理,主要监测方法、操作步骤,不讲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在时间上(4节课按180分钟计算),一般理论讲解控制在45到60分钟内。例如,在“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教学中,分析得出完成监测项目的三个操作步骤为:准备工作(包括培养基的制作、所用器皿的包扎灭菌、无菌水的制作、试剂的配制等);水样的采集和接种培养;结果观察和报告。教师主要讲解细菌总数的概念、测定原理、测定步骤和细菌总数的报告方法。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器皿的包扎方法、灭菌方法等在前序课程中已经讲过,在此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演示的方法进行复习。
操作实践教师讲解完毕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可以独立或2人一组协作完成监测项目。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做,整个监测项目(包括准备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使他们在操作中体会、感受、领悟和学习。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对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通过操作实践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理论知识又指导操作实践,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这一阶段,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在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2/3以上。
归纳总结每次做完一个监测项目,都要归纳总结:(1)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改正和注意的地方,主要是教师查漏补缺;(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异常的或不合理的结果,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梳理项目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完成监测项目的情况为依据。对每个监测项目的考核分三个级别: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由这三个级别的考核成绩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学生学期总评成绩为平时各监测项目的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相加而成。期末考试分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行,理论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操作考试根据本学期所完成的监测项目抽签进行,抽到哪个就考哪个,教师事先要把每个监测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应掌握的技能以分值的形式列成表格,这样便于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的操作。
经过以上几个过程,使学生进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可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适合学生的素质现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当教学内容以项目为中心进行驱动时,实际上是按照岗位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这就始终在提醒学生,这些内容是与项目(将来的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掌握理论知识仅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项目,胜任将来的岗位工作。这样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感知明确的学习目标,操作并完成项目。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通过学习能完成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因此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强调了过程的评价与反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先进行自评及小组评价,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学生自评及小组评价,给学生综合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技能训练的反思;通过小组评价,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相交流;通过教师的评价及记录学生训练过程,能更好地给学生提出技能训练改进意见和对学生的发展指出方向。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重视对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过程的评价与反馈,重视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考察,重视学生主体性,因此是对学生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并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关联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五个转变:(1)学生的学习内容由过深、过繁的全盘接受转变为根据项目需要选择性获取知识;(2)课堂活动由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活动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3)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4)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双向、多项交流。
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在专业教室上课,就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能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目前,职业院校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
《生物监测》课程教学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只是教学方法单方面的革新,而是一个整体教学改革。首先,要保障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专业教室除配备完成项目必需的仪器设备外,还应配备多媒体设备。这样,学生才能直观地边学习边操作实践。其次,在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总结环节必不可少,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操作有疏漏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学进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再次,要保障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强化过程考核评价是手段,有效的考核和表扬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唐慧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在公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7,(4).
[2]徐国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职教课程模式探析[J].职教通讯,2003,(9).
作者简介:
周凤霞(1963—),女,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
关键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生物监测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一项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于一体,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一定的项目(任务或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利用专业教室授课,教师精讲与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相结合,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理论教学不再是满堂讲解,而是边讲解边操作,教师把知识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在讲解完毕后,学生能够把教师所讲知识、方法马上进行操作实践练习,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解答或者组织讨论,让问题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操作实践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的状况和变化及其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生物监测》本身可以说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直接上岗。因此,该课程非常适合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生物监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监测》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就是介绍一个个的监测方法,每周2节理论课、2节实践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在教室上2节理论课,隔1~2天后再到实训室上实践课,无法做到学中练、练中学。学生操作技能差、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差,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以知识为本位,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割裂,从而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削弱。
从2006年开始,我们对《生物监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原来的2节理论课和2节实践课排在一起,每次4节课,在专业教室上课。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一个个典型的《生物监测》项目或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把监测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过程,学生边学边做,学与做融为一体,通过完成监测项目或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监测》教学中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提出任务根据《生物监测》的教学内容,每次课程(4课时)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即每次课程每个学生要完成一个监测项目。例如,在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某种废水或化学物质的毒性测定等等。
课堂讲解课堂教学中重点介绍本课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每种监测方法的原理,主要监测方法、操作步骤,不讲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在时间上(4节课按180分钟计算),一般理论讲解控制在45到60分钟内。例如,在“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教学中,分析得出完成监测项目的三个操作步骤为:准备工作(包括培养基的制作、所用器皿的包扎灭菌、无菌水的制作、试剂的配制等);水样的采集和接种培养;结果观察和报告。教师主要讲解细菌总数的概念、测定原理、测定步骤和细菌总数的报告方法。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器皿的包扎方法、灭菌方法等在前序课程中已经讲过,在此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演示的方法进行复习。
操作实践教师讲解完毕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可以独立或2人一组协作完成监测项目。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做,整个监测项目(包括准备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使他们在操作中体会、感受、领悟和学习。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对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通过操作实践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理论知识又指导操作实践,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这一阶段,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在时间上可占整个教学进度的2/3以上。
归纳总结每次做完一个监测项目,都要归纳总结:(1)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改正和注意的地方,主要是教师查漏补缺;(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异常的或不合理的结果,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梳理项目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完成监测项目的情况为依据。对每个监测项目的考核分三个级别: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由这三个级别的考核成绩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学生学期总评成绩为平时各监测项目的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相加而成。期末考试分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行,理论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操作考试根据本学期所完成的监测项目抽签进行,抽到哪个就考哪个,教师事先要把每个监测项目在操作过程中应掌握的技能以分值的形式列成表格,这样便于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的操作。
经过以上几个过程,使学生进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可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适合学生的素质现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理念上,应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加强形象思维教学,多给学生自己动力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当教学内容以项目为中心进行驱动时,实际上是按照岗位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这就始终在提醒学生,这些内容是与项目(将来的岗位工作)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掌握理论知识仅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项目,胜任将来的岗位工作。这样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感知明确的学习目标,操作并完成项目。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通过学习能完成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因此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强调了过程的评价与反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地、恰如其分地评价。先进行自评及小组评价,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学生自评及小组评价,给学生综合性评价。通过学生自评,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技能训练的反思;通过小组评价,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相交流;通过教师的评价及记录学生训练过程,能更好地给学生提出技能训练改进意见和对学生的发展指出方向。由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重视对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过程的评价与反馈,重视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考察,重视学生主体性,因此是对学生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并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关联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五个转变:(1)学生的学习内容由过深、过繁的全盘接受转变为根据项目需要选择性获取知识;(2)课堂活动由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活动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3)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4)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双向、多项交流。
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在专业教室上课,就具有科学研究的情境和氛围,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跃跃欲试。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能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目前,职业院校有些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市场严重脱节或滞后,而且实用性不强,而一体化教学凸显了形象思维教学,这就要求教材的侧重点要转移到操作技能上来,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大胆舍弃一些烦琐冗长的理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学校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更贴近学生实际。
《生物监测》课程教学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只是教学方法单方面的革新,而是一个整体教学改革。首先,要保障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专业教室除配备完成项目必需的仪器设备外,还应配备多媒体设备。这样,学生才能直观地边学习边操作实践。其次,在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总结环节必不可少,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操作有疏漏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学进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再次,要保障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强化过程考核评价是手段,有效的考核和表扬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唐慧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在公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J].新西部,2007,(4).
[2]徐国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职教课程模式探析[J].职教通讯,2003,(9).
作者简介:
周凤霞(1963—),女,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