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性关节炎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性关节炎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近3年本院治疗的22例风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病化验检查中的应用。结果:经过实验室检验,未治疗前18例患者RF呈阳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0例患者RF呈阳性,10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類风湿因子(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倾向。RF转阴或浓度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因此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50-01
  血清类风湿因子是自身抗体,可与人IgG的Fc段反应。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检测原理为当包被由人-Y-球蛋白/绵羊抗人-y-球蛋白组成的免疫复合物的聚苯乙烯颗粒与含有类风湿因子的标本混合时,这些颗粒会凝集起来,光线通过悬浊液发生了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标本中RF的浓度成正比。与已知的标准浓度对比即可得出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近3年本院治疗的22例风湿病患者。男12例,女18例,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1.3岁。其中自身免疫性风湿17例、代谢性风湿病5例。患者的身体资料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采用SIEMENS 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采用SIEMENS原装配套试剂。控制品SIEMENS原装配套质控液。校准品SIEMENS原装配套定标液。免疫比浊法:血清<20kU/L。
  1.2.1标本采集及处理
  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3ml。如果所采集的标本不能及时检测,需将分离的血清冷藏保存。储存适宜温度2-8℃,储存时间不超过8d。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样品时间,将样品保存在-18%条件下可储存3个月。
  1.2.2试剂采用SIEMENS原装配套试剂。试剂准备:用瓶上标签所示量的蒸馏水使小瓶内的冻干物复溶,并在使用前静置15min。首次使用前请仔细摇匀。试剂保存:原包装试剂2-8℃储存可保存至标签上失效期。开封后2~8℃储存,主试剂可储存lod,辅助试剂可储存4周,不得冷冻。上机稳定性随实验室条件而有所不同,用后应立即盖严盖子,并储存在2-8℃条件下。
  1.2.3操作步骤 签收标本→离心→上机检测→审核报告→签发报告→标本保存。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使用x2检验,<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实验室检验,未治疗前18例患者RF呈阳性,RF检出率约为8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0例患者RF呈阳性,10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一组疾病。病因多种多样,有感染性、有免疫性、代谢性的等等。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风湿病之一。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严重患者关节会脱位。RF是在RA病人血清中发现的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RA病人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属IgM型。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倾向。RF转阴或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RF的主要生物作用有以下3点。第一,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第二,能激活补体,加快清楚体内微生物感染。第三,使机体避免微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大多数RA病人RF呈阳性,但RF阴性不能排除RA的倾向。RF主要为IgU型,也有IgG、IgA等。IgM型凝聚力高,易沉淀,因此是常规检测类型。人体内RF浓度过高,呈现阳性时,可能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但是有时候人体病毒感染时RF也会呈阳性。如出现感冒、肿瘤、肺结核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时候RF呈阳性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出现类风湿因子[RF],可以作为诊断和预后的信息,也可以作为诊断炎症反应的指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RF(得病后半年出现)。治疗有效RF浓度降低或转阴;非特异性阳性升高值较低。
  进行类风湿因子(RF)测定时标本采集非常重要,必须是不抗凝静脉血,标本避免脂血、溶血。检验血清标本必须彻底凝固。如果所采集的标本不能及时检测,需将分离的血清冷藏保存。储存适宜温度2~8℃,储存时间不超过8d。如果需要延长保存样品时间,将样品保存在18%条件下可储存3个月。血红蛋白浓度不超过2g/L的标本,不影响检测结果。
  本组22例研究对象中,未治疗前经类风湿因子测定,18例患者RF呈阳性,RF检出率约为81%。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0例患者RF呈阳性,10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这些数字表明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诊断。
  综上,血清类风湿因子(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倾向。RF转阴或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因此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中医辨病治疗及辩证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2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20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前患者胸闷气短评估分为37.75-3.35,中医辨证
期刊
摘要:在临床治疗中,医学超声影像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超声影像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其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内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方面探讨了该产业的现状,并从产业发展、新技术及产品开发等方面指明了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医学超声影像;影像产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31-01  医学
期刊
摘要:小肝癌又称为早期肝癌,目前在临床上发病率不断的上升,并且发病后,临床上患者并无症状出现,其中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并且手术切除后疾病预后良好,小肝癌的治疗对肝癌的疗效以及后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临床上夜逐渐开始以微创手术为小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并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微创手术解决小肝癌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的接近。现今治疗小肝癌的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局部的微创治疗以及临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x射线检查对于食管先天性异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食管先天性异常44例临床x线分析,并对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数据检查结果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结果:食管先天性异常患者,不存在误诊情况,44例患者均以生后不久即出现口吐泡沫,因吸入而呛咳、青紫、甚至窒息。合并吸入性肺炎的患者22例,其中肺不张的患者8倒。结论:x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95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小切口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保胆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9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和30例参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予以参照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52例患者做总结性分析。针对出现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现象患者做心电检测情况做具体记录,加以分析。结果:检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者36例为69%,患者房性心动过速以右心房性发生率为高。结论: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与窭性心动过速的区别在于前者发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临床超声诊断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影像显示子宫肌瘤子宫中有团块回声,不规则增大为主,超声诊断断符合36例,符合率94.73%。中肌壁肌瘤22倒,浆膜下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16例。结论:B超检查可明确肌瘤大小、数目及部位,可除外卵巢实质性肿瘤。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诊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中心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69例患者分成研究组(35例)和常规组(34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围手术期的临床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均自愿参与我中心本次研究,在参与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107例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配合和常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监护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桡动脉和中心静脉穿刺,在进行心内和胸内操作时右肺减压,左肺间断通气。胸腔镜切口选择:第一孔于右腋中线位置第7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