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课堂是一个面向未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和新课程改革需要,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构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关注课堂主体发展的和谐新型课堂。通过对课堂的历史演变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教育技术研究现状的探讨,以及对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研究内容等的分析,表明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应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关键词]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教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27—07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校中最平常、最常见、最细小的教学元素,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生活,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这种“貌不惊人”和“见多不怪”常使得我们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度挖掘。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关注于人类的学习过程,从其演变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研究关注领域和热点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历次定义。从1963年至今,教育技术的定义已经历了五次演变(如图1所示)。其名称也从视听传播演变为教育技术,再到教学技术,最后又回到教育技术。
在历次的定义界定中,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也随着人们对教育、教与学的过程、教育技术的认识的深入,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表1所示。
从历次的定义分析以及历次定义研究领域、对象与内容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媒体技术发展与教与学相关理论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但总的来说,教育技术在进行界定时,更多的是从促进教与学信息传播、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关注于媒体的应用和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和应用。定义演变体现出教育技术的社会化和全方位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大众化、人性化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的“结果导向(绩效导向)”发展趋势。
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界定方面,除了美国AECT的历次界定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以外,日本及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如,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和关注点是“如何教育”,它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利用一切相关的教和学的科学知识或经验,改进教育实践,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这就是教育技术学要达到的目的。
1971年,坂元昂曾为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设定过三方面的课题: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成果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发用于教育现场使用的设备和教材教具,以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米切尔(P.D.Mitchell,1978)曾提出教育技术学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探索,包括教学设计研究(学习环境设计研究)、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哲学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是应用性探索,包括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技巧。要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首先要对教育教学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了解技术的使用条件。所以,教育技术研究者应更多关注教育教学问题和技术使用条件方面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以改善现时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为目标,设计并开发有效的技法以及系统,通过实践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循环往复地对其进行改善。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或日边缘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中的媒体(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教与学的心理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学习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教学设计、信息教育与学科整合研究)。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认识,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技术的界定都比较关注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强调对资源与过程的创造(含设计与开发)、管理(含评价)和使用,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在其对于资源的界定中,认为资源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为优化学习和提高绩效而使用的各类工具、材料、设备、环境以及人力等,但更多的是强调作为教学资源的工具、材料和设备,而缺乏对作为教学过程实施载体的课堂的关注。
此外,通过对近五年国内外教育技术主要期刊和会议文献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学习、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学习支持、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学习对象、非正式学习、WEB2.0、基于游戏的学习、学习科学、虚拟世界、教师专业发展、媒体素养、协作学习、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资源的设计、开发和教育应用上,却忽视了我们长期实施教与学过程的场所——课堂。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形式,课堂理应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的一个领域,我们需要建构适合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未来课堂。
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设计和构建未来课堂。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12月18日将“How to Build a Student fbr the 21st Centuy”作为封面;ORA-CLE教育基金会提出的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是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跨文化理解、人际交往能力、技术素养和自我导向;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中也提出了他的未来人才观:未来的人才应是一个融会贯通者、创新实践者、跨领域融合者、三商皆高者、沟通合作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乐观者。当前的课堂形态很难满足这种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我们变革和重建现有的课堂。作为关注于应用技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技术研究者,我们需要研究和构建未来课堂。
此外,当前社会发展对人自由、民主、心理健康、对话、协商、和谐共存、平等、问题解决(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关注,以及教与学、心理与认知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研究未来课堂和重构课堂成为可能。
二、认识课堂与未来课堂
课堂是什么?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不需要问,也不值得问。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我们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界定和解释。《新华字典》中关于课堂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
那什么是未来课堂呢?要认识和了解未来课堂,我们首先要厘清课堂的历史演变和形态。课堂的演变过程是从最初 的大自然山林作为教育场所,教育强调自然、随性、活泼和个性发挥。到后来的杏坛、庙宇讲学、私塾、书院等私学,以及官学(成均)、上庠(大学)、国子监(隋朝起)等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教室(课堂)则是在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同时出现的。
通过考察历史,课堂的形态最少有三种:第一种是指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只是一个条件性的理解;第二种是指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即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第三种是指课堂综合体,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即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
传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作为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更需要完成对课堂的“概念重建”,使其突破现有的课堂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之间交流的场所;课堂是知识与知识交流的场所,是酝酿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是运用知识交流形成的场所,是产生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是运用知识交流形成能力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还是引领学生向未知方向的教学目标挺进的微观世界……因此,无论在课堂物理环境上还是在心理环境上,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和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是要将课堂建成“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的综合体。
要对未来课堂进行概念界定,除了理解什么是课堂外,我们还需要厘清学习环境这个概念,因为课堂既是一个教与学的场所,同时也是学习环境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具有学习环境的诸多特点。理解学习环境的定义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和对未来课程进行界定。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1979年,美国信息技术专家Knirk.F.G将学习环境定义为:“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一定义将学习环境限定为学校和家庭中的物质因素。1161Wilson(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这样一个场所,学习者在这里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并且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相互支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他把学习环境分成三类:计算机微世界,基于课堂的环境(促进积极学习的丰富环境,抛锚式教学),开放的虚拟环境。Kirschner(1997)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育辅助手段的地方,借助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去构建定向基础,决定他们将介入的目标与活动。乔纳森(Jonassen,1999)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共同体一起学习或相互支持的空间,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并且运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来解决问题。乔纳森认为,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在学习过程中技术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提出了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且还考虑了社会背景的支持因素问题。诺顿和维贝格(Norion&Wiburg,2002)认为,学习环境应包括物理、知识和情感三个方面,即进行教学的物理空间(物理环境),支持学习目标的软件、工具(知识环境)和与学习结果一致的体现适合学生的正确的价值氛围(情感环境)。日本学者加藤幸次(1995)提出,学习可以在三种环境中进行,第一是人的学习环境,整体来说,教师是学习环境的主角,而教材、教室等都是辅助系统。第二是物理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按照物理性空间的认识产生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顺着学习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创设问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兴趣,并运用自己能力解决学习问题,这是教育者应该考虑的环节。第三是潜在的学习环境,即文化环境。他认为学习活动一定会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营造一种非意图的但有价值的学习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国内,朱晓鸽1996年在其论文中指出,学习环境指的是一种面对面的发生在学生与学习资源交流的学习过程。阎杨开诚(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还包括任务情境等软资源。武法提(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动态的学习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认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而且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李芒(2003)在武法提提出学习环境的条件说(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而认为学习环境的非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环境,也称为软环境或精神环境。而物质条件一般是指物理环境,或称硬环境和物质环境。心理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物理学习环境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必须通过心理学习环境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何克抗、李文光(2002)两位学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人际交往。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环境的定义,我们发现,学习环境与学习场所、空间、支持、技术工具、信息资源、共同体、建构性学习、情况与条件、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和情感学习环境等。其内涵表现在: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条件;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一种动态概念,而非静态的。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生等因素的支持;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关于未来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并不多见。Clayton M.Christensen、Michael B.Hom和Curtis W.Johnson在“Disrupting Class”一书中指出未来课堂是一个集成了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一些替代方法和选择,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的课堂。它们鼓励形成一个让学生一起工作计划,分享经验和教训和进行概念化的学习,而不是单纯记忆一些信息的环境。
美国的《每日论坛报》(The DailyTribune)在“Classroom ofthe future,here,now”一文中指出,未来的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采用创新的教育活动,从课堂管理到教学的所有方面提高对技术的使用。它能使教学者和学习者成为优越的学习环 境的一部分。
台湾的《启动学习革命》一书中认为,“未来教室=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随意教室+远距实验室+高互动教室+相连教室”。在未来教室里,无处不可以学习,还可以跨班际、校际甚至国际,进行交流。
台湾的网奕信息科技提出,所谓的“未来教室”便是利用先进及新一代信息科技,改变传统学校教室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间双向互动的教育学习模式。换言之,在先进软硬件与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教室学习方式得以重新塑造,不但能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创新、探究之精神,更让老师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轻松教学。
台湾的陈曼萃认为,所谓未来教室,是指这样一种教室环境,教学上,希望由过去单向的讲述教学,转变成为师生有趣与互动的学习模式,引发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意与思考;同时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及探索的方式,以多元的管道汲取知识,包括使用各类的硬件载具,如计算机、学习机、电视、手机、电子书等。
综合以上观点和论述,笔者以为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是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的,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下,以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实施教与学,以促进人的认知、技能、情感、学习与发展的活动及环境。
三、目前国内外关于未来课堂的研究现状
虽然课堂设计问题已经受到教育技术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目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的课堂设计“learn space design”多为虚拟空间上的非结构化的设计,比如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咖啡厅、草坪。这种非结构化的空间设计是开放性的自由式设计,符合当前人们对学习的需求,随时随地、随心随意,也符合当前人们的学习口味,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而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对于我们而言,还应该看到课堂设计的现实需要,数以万计的学生还在要在一个封闭的固定的环境中接受学习内容,因而面对面的物理课堂的设计,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
目前,未来课堂的设计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前瞻性的领域,己经有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从日本“Computopial996”想象中的未来课堂,到1990 Ocotillo Retreat设计的凤凰城未来教室模型,NASA支持的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Devon Country Council;Leigh University;Columbia College项目,微软支持的University 0fSzeged未来课堂项目闭以及James Madison University,Harrisonburg(Toward a future wire-1ess classroom paradigm)项目,Middle Tennessee州立大学的高级课堂技术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的iRoom项目等。英国教育部2002年提出“未来教室”计划,英格兰十几所地方教育机构正在利用从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那里得到的拨款建造教室,政府希望这些教室将“引导未来的教室设计”。在亚洲,2005年3月2日,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和微软公司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设立BackPack.Net中心,联手打造未来教室,以高科技技术辅助教学活动。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在“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rainbow plan)中,作为其中关键之一的为了“实现站在孩子的立场进行理解授课”的具体目标,对新时代型学习空间提出了整备要求。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投入新台币71亿元经费,积极升级中小学的教室环境,在经济部技术处、工业局、中华电信和电子白板业者的共同支持下,强调信息融入教学、缩短城乡差距的“未来教室”,正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减轻补习支出的大好契机。㈣香港圣保禄学校也建有未来课堂体验教室。而内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目前研究关注的主体是构建未来课堂的主体交互白板技术。2002年青岛科技馆建设和开放了未来教室展示馆,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985二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也将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项目作为建设子项目之一,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在于研究和设计适应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新型课堂架构与智能设计、教与学的模式、策略与评价等内容。
四、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
基于对传统课堂的分析和新课程及创新性未来人才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上文对未来课堂所做界定的基础上,也可以把未来课堂看作是基于一定的技术和理论,以互动为核心,建构一个服务和支持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各构成要素和谐共存的教与学的活动及环境。即未来课堂应定位于服务与支持教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和定位于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特性,David Miliband在学校的创新性设计中提出未来课堂应该体现出漂亮、激发灵感、可适应的、可持续的、兼容、新鲜的、安全的、灵活的、信息通讯技术能动的、多用户、有趣的、令人愉快的、曲线的、不断成长的、自然的的特征。
通过我们对国内外已有未来课堂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课堂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智能性、交互性和生态性等方面。其中未来课堂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课堂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相应技术的支持下,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未来课堂的混合性则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可以实现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混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混合,不同交互类型的混合等。未来课堂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资源的开放,在课堂桌椅设计上方便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的要求灵活进行组织,而无需过多的移动桌椅。在资源方面,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未来课堂的智能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个智能化的课堂,是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装置的学习空间,具有自然便捷的交互接口,以支持教与学主体方便地获得未来课堂设备的服务,是人与设备(计算机系统)不间断的交互过程。移动设备和无所不在的连接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未来课堂的生态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未来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同时课堂教学也要关注环境,发挥课堂生态系统整体效应。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和谐课堂。
五、未来课堂的研究内容
前面我们在对未来课堂进行界定的时候已经提及未来课堂作为一种面向未来人才培养,以互动为核心,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促进人的自由与发展的教学环境与活动。未来课堂包括物理形态的课堂和心理形态的课堂,所以,未来课堂的研究应该包括这两种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域之一,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的界定,同样对未来课堂研究内容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课堂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物理和心理两种形态课堂的创建、应用与管理(如图2所示)。
1 理论层面
未来课堂理论层面的研究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种形态课堂的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组成要素之一的未来课堂,其设计与应用需要有相关的理论的指导。我们设计与应用未来课堂,既需要研究未来课堂设计的自身基本理论,也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建筑学、环境设计学、声学及光学等方面的理论,目标在于通过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导我们的实践,建构体现和符合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教改所需的未来课堂。
在未来课堂研究的创建范畴中,应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空间设计)研究。未来课堂既包括物理形态的课堂,也包括心理形态的课堂,而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载体,学习者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物理形态的课堂更应关注,这也是教育技术研究者更有所作为的领域。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设备配置,声、光、电的设计,有无线网络的配置,投影及显示屏幕的设计等。
未来课堂研究的应用范畴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与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作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实施的主要阵地,未来课堂在设计理念上要有别于传统课堂,需要创新和重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适合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与学的方式。此外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西方学者克林伯格也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列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从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与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
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包括:教与学主体与课堂设备的互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课堂内的主体与课堂外主体之间),主体与资源之间的交互等等。未来课堂的人本性、开放性、混合性等特性的体现,需要研究适应于不同学习与教学状态下的互动。
未来课堂研究的管理范畴应主要研究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的规范和标准。作为教学场所或是教学活动的体现,未来课堂并不是一个人凭空臆想出的虚无缥缈的事物,它是针对于当前课堂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其设计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环境设计,尤其是物理架构的设计需要有相应的设计与应用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的研究有助于将未来课堂的规范化,有利于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进行推广。
2 实践层面
未来课堂的实践研究同样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需要加强未来课堂的理论研究一样,作为一个新的事物、新的研究领域,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上,同时也需要借助于已经构建的未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未来课堂中学习特点,从质性和量化两方面来研究未来课堂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效果。
六、华东师范大学的未来课堂研究项目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未来课堂研究项目”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的子项目,主要研究和设计适合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符合和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课堂架构、教与学模式及策略、评价机制等内容。项目的设计理念在于以互动为核心,建构一个服务和支持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各课堂构成要素和谐共存的教与学的活动及环境。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所处的地区优势,开展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探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所属一级学科教育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十一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重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具备开展未来课堂教学研究和试点推广的良好条件,新区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此外,本课题长期以长三角江浙沪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与许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研究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与国内知名信息化设备生产企业“卓越电子”和“巨龙科教”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建有未来课堂实验室。未来课堂实验室的功能模型如图3所示。
我们的未来课堂实验室在设计与应用上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基于泛在网络设计实现手提设备的无线接入;二是桌椅采用便于移动和组合的形状,便于教学者和学习者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灵活进行拼装;三是在未来课堂内采取多通道显示,既能满足集体讲授上课的需要,又能满足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需要;四是借助视音录制设备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录,方便学习者课后自学和交流用;五是实现教学资源与情境的虚实结合,借助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本地课堂与远程课堂的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拓展;六是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课堂的光、声、温度、教学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目前,未来课堂研究项目主要着眼于未来课堂基本理论研究、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规范和标准和未来课堂的教学实践等六个方面的研究。
七、结语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角度看,未来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更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未来课堂是为教跟学创设条件,未来课堂设计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可以说未来课堂是一种技术性的资源或过程。且前学习空间设计引起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的重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也于2009年成立教室装备专题组,主要探讨信息时代支持各学科混合教学的学习空间设计规划,教学新设备选配及使用报告、学校教室管理经验交流等。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在教室课堂中的应用,必将会改变课堂的结构和形式,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来关注这一问题。而目前的教育技术研究所关注的热点,更多的关注于过程、形式、学习环境(软环境),而缺乏未来课堂设计硬件环境及整体设计研究。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是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重构的需要。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恰恰体现了当前教育技术研究者需要关注教育领域新的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新技术和新环境创设的变革趋势。
[关键词]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教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27—07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学校中最平常、最常见、最细小的教学元素,教师每天都在课堂上生活,学生的学习时光大多在课堂上度过,这种“貌不惊人”和“见多不怪”常使得我们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忽视课堂,忽视对课堂内涵的深度挖掘。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关注于人类的学习过程,从其演变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研究关注领域和热点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历次定义。从1963年至今,教育技术的定义已经历了五次演变(如图1所示)。其名称也从视听传播演变为教育技术,再到教学技术,最后又回到教育技术。
在历次的定义界定中,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也随着人们对教育、教与学的过程、教育技术的认识的深入,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表1所示。
从历次的定义分析以及历次定义研究领域、对象与内容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媒体技术发展与教与学相关理论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但总的来说,教育技术在进行界定时,更多的是从促进教与学信息传播、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关注于媒体的应用和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和应用。定义演变体现出教育技术的社会化和全方位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大众化、人性化发展趋势,教育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的“结果导向(绩效导向)”发展趋势。
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界定方面,除了美国AECT的历次界定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以外,日本及我国的一些学者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如,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和关注点是“如何教育”,它把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利用一切相关的教和学的科学知识或经验,改进教育实践,更好更快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这就是教育技术学要达到的目的。
1971年,坂元昂曾为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设定过三方面的课题: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成果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发用于教育现场使用的设备和教材教具,以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米切尔(P.D.Mitchell,1978)曾提出教育技术学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探索,包括教学设计研究(学习环境设计研究)、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哲学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是应用性探索,包括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技巧。要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首先要对教育教学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次要了解技术的使用条件。所以,教育技术研究者应更多关注教育教学问题和技术使用条件方面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以改善现时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为目标,设计并开发有效的技法以及系统,通过实践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循环往复地对其进行改善。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育。这一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或日边缘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中的媒体(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教与学的心理学(教学论、教学心理学、学习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系统方法(教学设计、信息教育与学科整合研究)。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认识,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技术的界定都比较关注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强调对资源与过程的创造(含设计与开发)、管理(含评价)和使用,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虽然在其对于资源的界定中,认为资源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为优化学习和提高绩效而使用的各类工具、材料、设备、环境以及人力等,但更多的是强调作为教学资源的工具、材料和设备,而缺乏对作为教学过程实施载体的课堂的关注。
此外,通过对近五年国内外教育技术主要期刊和会议文献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学习、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学习支持、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学习对象、非正式学习、WEB2.0、基于游戏的学习、学习科学、虚拟世界、教师专业发展、媒体素养、协作学习、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资源的设计、开发和教育应用上,却忽视了我们长期实施教与学过程的场所——课堂。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形式,课堂理应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的一个领域,我们需要建构适合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未来课堂。
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设计和构建未来课堂。美国《时代》杂志2006年12月18日将“How to Build a Student fbr the 21st Centuy”作为封面;ORA-CLE教育基金会提出的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是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团队合作、跨文化理解、人际交往能力、技术素养和自我导向;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中也提出了他的未来人才观:未来的人才应是一个融会贯通者、创新实践者、跨领域融合者、三商皆高者、沟通合作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乐观者。当前的课堂形态很难满足这种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我们变革和重建现有的课堂。作为关注于应用技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技术研究者,我们需要研究和构建未来课堂。
此外,当前社会发展对人自由、民主、心理健康、对话、协商、和谐共存、平等、问题解决(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关注,以及教与学、心理与认知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研究未来课堂和重构课堂成为可能。
二、认识课堂与未来课堂
课堂是什么?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不需要问,也不值得问。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我们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界定和解释。《新华字典》中关于课堂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
那什么是未来课堂呢?要认识和了解未来课堂,我们首先要厘清课堂的历史演变和形态。课堂的演变过程是从最初 的大自然山林作为教育场所,教育强调自然、随性、活泼和个性发挥。到后来的杏坛、庙宇讲学、私塾、书院等私学,以及官学(成均)、上庠(大学)、国子监(隋朝起)等形态。现代意义上的教室(课堂)则是在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同时出现的。
通过考察历史,课堂的形态最少有三种:第一种是指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只是一个条件性的理解;第二种是指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即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第三种是指课堂综合体,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即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
传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场所。作为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更需要完成对课堂的“概念重建”,使其突破现有的课堂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的场所,是学生之间交流的场所;课堂是知识与知识交流的场所,是酝酿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是运用知识交流形成的场所,是产生新知识的场所;课堂是运用知识交流形成能力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还是引领学生向未知方向的教学目标挺进的微观世界……因此,无论在课堂物理环境上还是在心理环境上,均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和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是要将课堂建成“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的综合体。
要对未来课堂进行概念界定,除了理解什么是课堂外,我们还需要厘清学习环境这个概念,因为课堂既是一个教与学的场所,同时也是学习环境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具有学习环境的诸多特点。理解学习环境的定义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和对未来课程进行界定。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1979年,美国信息技术专家Knirk.F.G将学习环境定义为:“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一定义将学习环境限定为学校和家庭中的物质因素。1161Wilson(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这样一个场所,学习者在这里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并且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相互支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他把学习环境分成三类:计算机微世界,基于课堂的环境(促进积极学习的丰富环境,抛锚式教学),开放的虚拟环境。Kirschner(1997)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育辅助手段的地方,借助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去构建定向基础,决定他们将介入的目标与活动。乔纳森(Jonassen,1999)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共同体一起学习或相互支持的空间,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并且运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来解决问题。乔纳森认为,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在学习过程中技术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提出了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且还考虑了社会背景的支持因素问题。诺顿和维贝格(Norion&Wiburg,2002)认为,学习环境应包括物理、知识和情感三个方面,即进行教学的物理空间(物理环境),支持学习目标的软件、工具(知识环境)和与学习结果一致的体现适合学生的正确的价值氛围(情感环境)。日本学者加藤幸次(1995)提出,学习可以在三种环境中进行,第一是人的学习环境,整体来说,教师是学习环境的主角,而教材、教室等都是辅助系统。第二是物理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按照物理性空间的认识产生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要顺着学习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创设问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兴趣,并运用自己能力解决学习问题,这是教育者应该考虑的环节。第三是潜在的学习环境,即文化环境。他认为学习活动一定会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营造一种非意图的但有价值的学习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国内,朱晓鸽1996年在其论文中指出,学习环境指的是一种面对面的发生在学生与学习资源交流的学习过程。阎杨开诚(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组合。其中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还包括任务情境等软资源。武法提(2000)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动态的学习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认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学习资源),而且还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物质条件。李芒(2003)在武法提提出学习环境的条件说(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而认为学习环境的非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环境,也称为软环境或精神环境。而物质条件一般是指物理环境,或称硬环境和物质环境。心理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物理学习环境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必须通过心理学习环境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何克抗、李文光(2002)两位学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人际交往。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环境的定义,我们发现,学习环境与学习场所、空间、支持、技术工具、信息资源、共同体、建构性学习、情况与条件、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和情感学习环境等。其内涵表现在:学习环境最基本的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环境是一种支持性的条件;学习环境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而创设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包括物质空间、活动空间、心理空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密不可分,是一种动态概念,而非静态的。它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学习环境需要各种信息资源、认知工具、教师、学生等因素的支持;学习环境可以支持自主、探究、协作或问题解决等类型的学习。
关于未来课堂的界定,国内外的文献中并不多见。Clayton M.Christensen、Michael B.Hom和Curtis W.Johnson在“Disrupting Class”一书中指出未来课堂是一个集成了技术与软件,提供给学生一些替代方法和选择,以达到规定的目标的课堂。它们鼓励形成一个让学生一起工作计划,分享经验和教训和进行概念化的学习,而不是单纯记忆一些信息的环境。
美国的《每日论坛报》(The DailyTribune)在“Classroom ofthe future,here,now”一文中指出,未来的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采用创新的教育活动,从课堂管理到教学的所有方面提高对技术的使用。它能使教学者和学习者成为优越的学习环 境的一部分。
台湾的《启动学习革命》一书中认为,“未来教室=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随意教室+远距实验室+高互动教室+相连教室”。在未来教室里,无处不可以学习,还可以跨班际、校际甚至国际,进行交流。
台湾的网奕信息科技提出,所谓的“未来教室”便是利用先进及新一代信息科技,改变传统学校教室的学习环境,建立师生间双向互动的教育学习模式。换言之,在先进软硬件与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未来的教室学习方式得以重新塑造,不但能刺激学生学习动机与创新、探究之精神,更让老师能够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轻松教学。
台湾的陈曼萃认为,所谓未来教室,是指这样一种教室环境,教学上,希望由过去单向的讲述教学,转变成为师生有趣与互动的学习模式,引发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意与思考;同时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及探索的方式,以多元的管道汲取知识,包括使用各类的硬件载具,如计算机、学习机、电视、手机、电子书等。
综合以上观点和论述,笔者以为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是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的,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下,以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实施教与学,以促进人的认知、技能、情感、学习与发展的活动及环境。
三、目前国内外关于未来课堂的研究现状
虽然课堂设计问题已经受到教育技术研究者们的关注,但目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的课堂设计“learn space design”多为虚拟空间上的非结构化的设计,比如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咖啡厅、草坪。这种非结构化的空间设计是开放性的自由式设计,符合当前人们对学习的需求,随时随地、随心随意,也符合当前人们的学习口味,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而成为当前研究的趋势。但对于我们而言,还应该看到课堂设计的现实需要,数以万计的学生还在要在一个封闭的固定的环境中接受学习内容,因而面对面的物理课堂的设计,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
目前,未来课堂的设计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前瞻性的领域,己经有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从日本“Computopial996”想象中的未来课堂,到1990 Ocotillo Retreat设计的凤凰城未来教室模型,NASA支持的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Devon Country Council;Leigh University;Columbia College项目,微软支持的University 0fSzeged未来课堂项目闭以及James Madison University,Harrisonburg(Toward a future wire-1ess classroom paradigm)项目,Middle Tennessee州立大学的高级课堂技术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的iRoom项目等。英国教育部2002年提出“未来教室”计划,英格兰十几所地方教育机构正在利用从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那里得到的拨款建造教室,政府希望这些教室将“引导未来的教室设计”。在亚洲,2005年3月2日,新加坡信息通信发展管理局和微软公司在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设立BackPack.Net中心,联手打造未来教室,以高科技技术辅助教学活动。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在“21世纪教育新生计划”(rainbow plan)中,作为其中关键之一的为了“实现站在孩子的立场进行理解授课”的具体目标,对新时代型学习空间提出了整备要求。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投入新台币71亿元经费,积极升级中小学的教室环境,在经济部技术处、工业局、中华电信和电子白板业者的共同支持下,强调信息融入教学、缩短城乡差距的“未来教室”,正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减轻补习支出的大好契机。㈣香港圣保禄学校也建有未来课堂体验教室。而内地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目前研究关注的主体是构建未来课堂的主体交互白板技术。2002年青岛科技馆建设和开放了未来教室展示馆,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985二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优势学科平台建设”也将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项目作为建设子项目之一,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在于研究和设计适应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新型课堂架构与智能设计、教与学的模式、策略与评价等内容。
四、未来课堂的定位及特性
基于对传统课堂的分析和新课程及创新性未来人才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我们在上文对未来课堂所做界定的基础上,也可以把未来课堂看作是基于一定的技术和理论,以互动为核心,建构一个服务和支持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各构成要素和谐共存的教与学的活动及环境。即未来课堂应定位于服务与支持教学主体的自由与发展和定位于建构课堂各要素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特性,David Miliband在学校的创新性设计中提出未来课堂应该体现出漂亮、激发灵感、可适应的、可持续的、兼容、新鲜的、安全的、灵活的、信息通讯技术能动的、多用户、有趣的、令人愉快的、曲线的、不断成长的、自然的的特征。
通过我们对国内外已有未来课堂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课堂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智能性、交互性和生态性等方面。其中未来课堂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课堂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相应技术的支持下,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未来课堂的混合性则主要体现在未来课堂可以实现多种教与学活动的混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混合,不同交互类型的混合等。未来课堂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资源的开放,在课堂桌椅设计上方便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的要求灵活进行组织,而无需过多的移动桌椅。在资源方面,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未来课堂的智能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个智能化的课堂,是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装置的学习空间,具有自然便捷的交互接口,以支持教与学主体方便地获得未来课堂设备的服务,是人与设备(计算机系统)不间断的交互过程。移动设备和无所不在的连接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而未来课堂的生态性则体现在未来课堂应是一种平等、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未来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位原理、教育生态链法则,同时课堂教学也要关注环境,发挥课堂生态系统整体效应。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和谐课堂。
五、未来课堂的研究内容
前面我们在对未来课堂进行界定的时候已经提及未来课堂作为一种面向未来人才培养,以互动为核心,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促进人的自由与发展的教学环境与活动。未来课堂包括物理形态的课堂和心理形态的课堂,所以,未来课堂的研究应该包括这两种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领域之一,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的界定,同样对未来课堂研究内容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课堂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物理和心理两种形态课堂的创建、应用与管理(如图2所示)。
1 理论层面
未来课堂理论层面的研究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种形态课堂的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组成要素之一的未来课堂,其设计与应用需要有相关的理论的指导。我们设计与应用未来课堂,既需要研究未来课堂设计的自身基本理论,也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艺术设计学、建筑学、环境设计学、声学及光学等方面的理论,目标在于通过基本理论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导我们的实践,建构体现和符合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教改所需的未来课堂。
在未来课堂研究的创建范畴中,应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空间设计)研究。未来课堂既包括物理形态的课堂,也包括心理形态的课堂,而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载体,学习者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物理形态的课堂更应关注,这也是教育技术研究者更有所作为的领域。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设备配置,声、光、电的设计,有无线网络的配置,投影及显示屏幕的设计等。
未来课堂研究的应用范畴主要包含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与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作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实施的主要阵地,未来课堂在设计理念上要有别于传统课堂,需要创新和重构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适合于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与学的方式。此外互动是未来课堂设计理念的核心,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西方学者克林伯格也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通过对话,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列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因此,未来课堂从物理空间设计、设备功能配置以及教与学活动的选择都应体现出互动。
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包括:教与学主体与课堂设备的互动、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包括教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课堂内的主体与课堂外主体之间),主体与资源之间的交互等等。未来课堂的人本性、开放性、混合性等特性的体现,需要研究适应于不同学习与教学状态下的互动。
未来课堂研究的管理范畴应主要研究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的规范和标准。作为教学场所或是教学活动的体现,未来课堂并不是一个人凭空臆想出的虚无缥缈的事物,它是针对于当前课堂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其设计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环境设计,尤其是物理架构的设计需要有相应的设计与应用的规范和标准,这个规范和标准的研究有助于将未来课堂的规范化,有利于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进行推广。
2 实践层面
未来课堂的实践研究同样是未来课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需要加强未来课堂的理论研究一样,作为一个新的事物、新的研究领域,我们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建、应用与管理的理论应用于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上,同时也需要借助于已经构建的未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学科性质的课程,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未来课堂中学习特点,从质性和量化两方面来研究未来课堂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效果。
六、华东师范大学的未来课堂研究项目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未来课堂研究项目”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的子项目,主要研究和设计适合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符合和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课堂架构、教与学模式及策略、评价机制等内容。项目的设计理念在于以互动为核心,建构一个服务和支持课堂教学主体的发展和自由的,各课堂构成要素和谐共存的教与学的活动及环境。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所处的地区优势,开展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探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所属一级学科教育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十一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重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具备开展未来课堂教学研究和试点推广的良好条件,新区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此外,本课题长期以长三角江浙沪地区的中小学为研究基地,与许多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研究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华东师范大学与国内知名信息化设备生产企业“卓越电子”和“巨龙科教”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建有未来课堂实验室。未来课堂实验室的功能模型如图3所示。
我们的未来课堂实验室在设计与应用上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基于泛在网络设计实现手提设备的无线接入;二是桌椅采用便于移动和组合的形状,便于教学者和学习者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灵活进行拼装;三是在未来课堂内采取多通道显示,既能满足集体讲授上课的需要,又能满足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需要;四是借助视音录制设备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录,方便学习者课后自学和交流用;五是实现教学资源与情境的虚实结合,借助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本地课堂与远程课堂的互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拓展;六是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课堂的光、声、温度、教学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目前,未来课堂研究项目主要着眼于未来课堂基本理论研究、未来课堂的物理架构研究、未来课堂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未来课堂的互动研究、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规范和标准和未来课堂的教学实践等六个方面的研究。
七、结语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角度看,未来课堂是一个学习环境,更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未来课堂是为教跟学创设条件,未来课堂设计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可以说未来课堂是一种技术性的资源或过程。且前学习空间设计引起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的重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也于2009年成立教室装备专题组,主要探讨信息时代支持各学科混合教学的学习空间设计规划,教学新设备选配及使用报告、学校教室管理经验交流等。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在教室课堂中的应用,必将会改变课堂的结构和形式,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来关注这一问题。而目前的教育技术研究所关注的热点,更多的关注于过程、形式、学习环境(软环境),而缺乏未来课堂设计硬件环境及整体设计研究。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是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重构的需要。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恰恰体现了当前教育技术研究者需要关注教育领域新的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新技术和新环境创设的变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