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始于房地产部门,却迅速传递到其他行业,甚至通过金融联系传染了大多数国家,演变成了全球性的大危机。危机当道,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了信心,大量的抛售持有的金融资产,造成了金融资产的大幅下跌,股市大幅动荡。分析和总结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传染过程,从而给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以及监管者提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传染;金融监管体制
1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过程
从2001年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进行了13次下调,降低到1%。相对应的房地产市场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持续的低利率,以及宽松和活跃的贷款条件极大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这种优越的条件也鼓励了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的工具,导致了证券化的需求增加。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连续2年13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借贷成本,引起了房价走低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增加。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贷款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次级贷款所占规模不大,但产生的损害是巨大的,原因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功能巨大,其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将次贷进行了无节制的信用扩张,从而放大了次贷的破坏作用。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结构化金融产品目前已逐渐成为广受投资者关注的一类重要投资工具。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投行等机构对次贷产品层层的打包,把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的次贷产品证券化并打包销售给一个具有风险隔离功能的特定目的机构(SPV),并由这一机构公开发行以此为基础资产支持的债券,并使用CRT(风险转移工具)把风险转移给最终投资者。
2 次贷危机的金融传染过程
金融传染(financial contagion)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关联向其它国家的传染,其传染途径主要为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金融渠道。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凶猛,各国经济波动的同步性和全球化成为金融危机像国际传导的助推器和放大器。
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最先受到影响的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们资金实力雄厚,进行跨国投资,在全球配置资产。其实,在日本、欧洲还有其他国家的投资者都大量的投资有美国的资产,其中一部分就是以次级贷款抵押的衍生品。
近来,日本政府发表的2008年第四季度(10-12月)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大幅恶化,衰退速度和程度超出预料。金融危机对日本的直接影响体现在:日本地方银行持有的次贷相关金融商品相对自有资本比例较高,随着这类金融商品的贬值,地方银行经营恶化。
如图(1)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对日本经济的传染过程:
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美国的股市大跌,日本的股市的同样暴跌,所以传染效应在股票市场是可视的。
除了受害者日本,再次就是欧洲,美国是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1月,英国汇丰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面临拆分危险的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瑞士银行等都宣布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巨额亏损,银行业不断的坏消息,导致了欧洲股市的大幅波动。表1是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部分各银行机构的损失:
资料来源:法国《回声报》。
3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和美国存在直接贸易关系,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持有1.4亿的美元资产,当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大幅贬值,致使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目前,美联储猛开印钞机,以填补流动性缺口,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次贷危机给美国的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美国的经济属于消费拉动型增长,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紧缩时,就会减少消费信贷,这样很多消费者都会减少消费。这对我国来说就是外需下降,如此,我国的出口就会相应的缩减,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20.16%,今年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18%。随着美国经济的放缓逐渐传导到其他国家,中国对欧盟和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开始放缓。
4 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当经济繁荣时期,金融机构资金周转灵敏,各国汇集金融资源,相互投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经济受到非预期的冲击时,一国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必然传染到与它有金融联系的其他国家。这样,经济出现了依存的现象,所以在应对危机时要加强合作。
4.2 保证银行的资本结构,提高银行信贷的质量
银行本身的自有资本要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另外,银行在做出信贷决策之前,可以对借款对象做风险分析,并加强风险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4.3 谨慎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虽然是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它本身也存在很多的缺陷。所以我国在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时要谨慎。
4.4 加强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美国的金融监管是一种多重管理机关和交叉管辖权的“多头”制度。这种金融监管体系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提高监管部门的效率,防止金融权力过于集中,但同时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监管机构交叉重叠,金融法规不统一等。所以,我国在借鉴美国的金融监管时,要完善和统一金融法规,这样才能使监管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及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Working Paper.NO.0817.
[2]Michel Crouhy and Stuart M.Turnbull,The Subprime Credit Crisis of 07,September 12,2007.
[3]史永东,赵永刚.信用衍生品的国际发展机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4]SANDRO BRUSCO and FABIO CASTIGLIONESI,“Liquidity Coinsurance,Moral Hazard,and Financial Contag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 ? VOL.LXII,NO.5?OCTOBER 2007.
[5]陶美珍.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与借鉴[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4).
作者簡介:
陈欢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7级研究生。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传染;金融监管体制
1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过程
从2001年初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进行了13次下调,降低到1%。相对应的房地产市场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持续的低利率,以及宽松和活跃的贷款条件极大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这种优越的条件也鼓励了投资者寻求更高收益的工具,导致了证券化的需求增加。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开始连续2年13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地产市场的借贷成本,引起了房价走低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增加。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贷款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次级贷款所占规模不大,但产生的损害是巨大的,原因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功能巨大,其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将次贷进行了无节制的信用扩张,从而放大了次贷的破坏作用。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结构化金融产品目前已逐渐成为广受投资者关注的一类重要投资工具。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投行等机构对次贷产品层层的打包,把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的次贷产品证券化并打包销售给一个具有风险隔离功能的特定目的机构(SPV),并由这一机构公开发行以此为基础资产支持的债券,并使用CRT(风险转移工具)把风险转移给最终投资者。
2 次贷危机的金融传染过程
金融传染(financial contagion)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关联向其它国家的传染,其传染途径主要为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金融渠道。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凶猛,各国经济波动的同步性和全球化成为金融危机像国际传导的助推器和放大器。
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最先受到影响的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们资金实力雄厚,进行跨国投资,在全球配置资产。其实,在日本、欧洲还有其他国家的投资者都大量的投资有美国的资产,其中一部分就是以次级贷款抵押的衍生品。
近来,日本政府发表的2008年第四季度(10-12月)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大幅恶化,衰退速度和程度超出预料。金融危机对日本的直接影响体现在:日本地方银行持有的次贷相关金融商品相对自有资本比例较高,随着这类金融商品的贬值,地方银行经营恶化。
如图(1)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对日本经济的传染过程:
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美国的股市大跌,日本的股市的同样暴跌,所以传染效应在股票市场是可视的。
除了受害者日本,再次就是欧洲,美国是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2009年1月,英国汇丰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面临拆分危险的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瑞士银行等都宣布在美国次贷危机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巨额亏损,银行业不断的坏消息,导致了欧洲股市的大幅波动。表1是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部分各银行机构的损失:
资料来源:法国《回声报》。
3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和美国存在直接贸易关系,美国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持有1.4亿的美元资产,当危机爆发之后,美元大幅贬值,致使我国遭受了巨大损失,目前,美联储猛开印钞机,以填补流动性缺口,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次贷危机给美国的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因为美国的经济属于消费拉动型增长,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信贷紧缩时,就会减少消费信贷,这样很多消费者都会减少消费。这对我国来说就是外需下降,如此,我国的出口就会相应的缩减,中国海关总署2008年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20.16%,今年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18%。随着美国经济的放缓逐渐传导到其他国家,中国对欧盟和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开始放缓。
4 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当经济繁荣时期,金融机构资金周转灵敏,各国汇集金融资源,相互投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当经济受到非预期的冲击时,一国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必然传染到与它有金融联系的其他国家。这样,经济出现了依存的现象,所以在应对危机时要加强合作。
4.2 保证银行的资本结构,提高银行信贷的质量
银行本身的自有资本要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这样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另外,银行在做出信贷决策之前,可以对借款对象做风险分析,并加强风险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4.3 谨慎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虽然是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它本身也存在很多的缺陷。所以我国在发展金融创新产品时要谨慎。
4.4 加强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美国的金融监管是一种多重管理机关和交叉管辖权的“多头”制度。这种金融监管体系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提高监管部门的效率,防止金融权力过于集中,但同时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监管机构交叉重叠,金融法规不统一等。所以,我国在借鉴美国的金融监管时,要完善和统一金融法规,这样才能使监管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及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Working Paper.NO.0817.
[2]Michel Crouhy and Stuart M.Turnbull,The Subprime Credit Crisis of 07,September 12,2007.
[3]史永东,赵永刚.信用衍生品的国际发展机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4]SANDRO BRUSCO and FABIO CASTIGLIONESI,“Liquidity Coinsurance,Moral Hazard,and Financial Contag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 ? VOL.LXII,NO.5?OCTOBER 2007.
[5]陶美珍.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与借鉴[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4).
作者簡介:
陈欢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