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切缘阳性患者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再处理分析

来源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宫颈初次锥切后切缘阳性病例,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对病变残留和复发的影响,为此类患者的后续治疗和随访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CIN2及以上高级别病变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宫颈锥切切缘阳性的病理分级提示为CIN2者需重新阅片、调取相应病理组织蜡块重新切片,进行P16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判读,对结果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85例锥切切缘病理诊断均为HSIL及以上病变,发现有病变残留或复发者33例(38.8%),未发现者52例。对锥切切缘阳性的CIN患者病变复发或残留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术后HPV持续阳性、切缘位置、产次等变量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次≥2次的锥切切缘阳性的CIN患者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更高(P<0.05);术后HPV阳性和锥切标本内外切缘均为阳性亦提示CIN病变残留或复发高危。术后以p16染色情况作为提示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指标,则可计算其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1%,阳性预测值0.89,阴性预测值0.83。年龄(P<0.001)、病变级别(P=0.042)、产次(P=0.009)、绝经状态(P=0.010),再手术治疗病变残留及复发者所占比例更大(P<0.001)。结论多产,内、外切缘均阳性,切缘阳性的病变级别高,持续HPV感染,是宫颈锥切切缘阳性患者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p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可用作锥切阳性患者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预测较为特异的指标。
其他文献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家庭教育做了深刻论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
本文以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为例,提出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适当补充教学资源”等策略,在初中历史课堂渗透唯物史观素养、优化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方法对东、中、西部地区192所医院的基本情况、法律顾问制度实施现状、完善法律
本文介绍了反渗透法用于注射用水生产的前处理过程,实际结果表明,反渗透法除盐率高,且对细菌,内毒素也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本文还对反渗法与电渗析法在生产中的各项技经指标进行了比
<正> 随着饲料工业的长足发展,畜禽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其日增重、料肉比、产蛋率、成活率及孵化率等亦时时有新的突破,而这些指标的日新月异均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应
<正> 近年来在审阅、整理上报的兽医卫生行政案件时,发现案由认定的随意性至高不下,仅1998年上报的185起案件中,案由随意认定就多达91起,占全部上报案件的45%。严重影响办案质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早孕先兆流产患者66例作为样本,分为A组、B组、C组共3个组别。3组均给予黄体酮治疗。A组初始剂量为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