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受高校教学改革影响,高校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其教学成效十分明显,有效的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改善。单受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其在教学模式的完善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带来的效果,然后总结了该课程在教学创新模式方面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从而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原理;高校教学;教学模式;思想政治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人才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取得的成绩如下:
  (一)建立了理论和实践共存的教学模式
  很多高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吸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并逐渐培养良好的思想习惯,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高校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加了实践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了解更多的知识,并建立了实践课程相关的评价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高校成立了管理和保障机制,有效地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变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开展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所以高校开始尝试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不断开拓眼界,例如:与当地的红色旅游机构进行合作,让学生可以到红色革命场所进行参观,亲身感受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與当地的法院和检察院等机构进行合作,邀请相关的专家到高校开展普法讲座,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与当地的福利机构进行合作,鼓励大学生充当志愿者,到敬老院为老人进行服务,培养大学生尊老爱幼的精神等等。随着高校与其他组织机构合作变多,大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相关知识。
  (三)高校组织的教学活动日益增多
  高校开始重视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大学生开展辩论赛,对于具有争议的社会话题等进行讨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第二,组织大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充分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第三,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影片,了解国家发展的相关历史,以史为鉴共创未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模式更加丰富,也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在不断地提高,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总结上文的分析可知,很多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当前该课程在教学创新模式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总结如下:
  (一)实践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高校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很多高校在开展该课程时,实践教学模式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针对实践课程的经费投入不到位,很多高校将资金用来进行扩招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投入,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课程投入资金不够,导致实践课程的开课次数比较少,而且每次都是去一些花费较低,相同性质的地方,导致大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第二,组织和管理不到位,由于该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几乎所有学院、所有班级的学生都需要参加,而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课程安排不同,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喜好不同,从而导致管理过程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很多高校在开展该课程的过程中,虽然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缺乏考核机制,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程不属于考试范围,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努力进行学习,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
  (二)大学生参与度较低
  很多高校增加了多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普法讲座、红色影片观看等等,但是大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由于在日常教学时,实践教学活动组织起来比较有困难,所以很多高校都选择在周末开展相关的活动,但是大学生希望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休闲和娱乐,从而导致很多讲座组织后,参与的大学生人数非常少,久而久之这些实践活动就会越来越少;第二,很多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由于实践活动的人数要求有限,因此会优先学生干部、班级干部、党员等,普通的大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最后放弃了参加实践教学的想法;而被选择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代表,很多学生的参与意愿也比较低,虽然去参加了相关的活动,但是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在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没有迎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很多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不是很高,大学生宁愿逃课上网,或者是玩手机,也不愿意参与实践活动。
  (三)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影响因素,但是根据本文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很多高校思想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高校该课程的教师并不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多高校都是让辅导员进行该课程的讲解,但是很多辅导员都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对于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实践程度不够,只能讲解一些简单的内容,无法给大学生更好地指导;第二,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在急剧增多,但是教师的数量增长速度却比较缓慢,这就造成了教师教学压力的增长,很多教师无法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从而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速度放缓,甚至出现停滞的情况,对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未来的教学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三,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无法开展更好的指导;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过于疏远,在开展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时,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配合不够密切,导致教学效果比较一般,无法发挥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的策略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开展教学创新模式时,依然有较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本文对课程教学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校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好地以大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不断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大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推动教师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第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吸引力,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调研,在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方面倾听和参考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另一方面:要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迎合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对大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第三,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打开心扉,主动提出内心需求;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地位,需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
  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符合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创新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共同发展,仅仅依靠理论教学和书本教学,不仅让教学内容显得单调和枯燥,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要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共同发展。高校需要适当安排实践教学课程,对课程的开展进行充分的组织和管理,维护好学生的安全和实践过程中的纪律,确保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第二,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大学生都是不同的,学生有着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等,所以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例如:培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辩论能力,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辩论活动,对大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更好地锻炼;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合适自己的方向上走的更远,逐渐培养其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有很多核心内容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内容也需要进行更新和补充,能够更好地进行与时俱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下读物,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观看新闻,了解更多的国家大事,并且将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保持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三)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更好地指导,同时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因此,需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需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进行严格考核,需要招聘相关专业的教师开展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好地指导,也能够更加课程内容合理选择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尤其是教师的科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与学生的相处方式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从而选拔出符合高校教学要求的教师;第二,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及培训,教学知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因此可以组织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进行改正,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岗位;对教师队伍进行严格的考核,才能够帮助教师增加教学动力,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与学生进行相处等等,能够有效地协助教师能力的提高;同时,允许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时间更长,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也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好地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小结:
  总之,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高校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全方面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通过对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现状的探究,我们也发现在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当下,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高校在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抑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定教学创新改革的决心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思想引导,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式方法,调整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培育构建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谢璐妍,王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分两专”教学模式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03-106.
  [2]荣沁瑜,叶玲,汪翠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2):48-49.
  [3]胡满英.“问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学理论,2018(11):209-210.
  [4]王引兰.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五步递进”教学探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107-111.
  [5]徐文军,刘玫,殷旭辉.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27-29.
  作者简介:傅钢,男(1965.4—),汉族,籍贯 广东惠州,学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类学生在上文学类通识性课程大都存在听课积极性不高、阅读兴趣不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综合运用智慧教学和对分课堂,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扩展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修养的目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学;对分课堂  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都会有各种文学类的通识性课程,力求通过
期刊
摘要:2015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并随后公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为群团工作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
期刊
摘要: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为例,就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进行探讨。教师要将知识点准确分类,并确定其掌握程度,能力培养,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混合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评价方式  1 引言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成都表示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技能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美术基础与幼儿园实用美术技能两方面内容,重在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所要求的美术素养。而目前正处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都成为一种学习潮流。在本研究中,尝试构建基于微课的混合学习模式,广泛推进以美术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群体是最富创新创业潜力的人群。我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有效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做出了积极尝试和努力。本文从构建校园两级创新创业管理平台角度出发,阐述了两级管理平台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以期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程。  关键词:创新创业;校园两级;平台构建  创新创业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
期刊
摘要:为了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得到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越来越重要,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养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本篇文章简单介绍了生命教育,并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养提出策略。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养  一、生命教育概述  1.概念  生命教育就是對人的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方
期刊
摘要:学生在科室选择时的驱动因素影响着其科室选择的态度与行为,以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2017级到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调查问卷为例证,结合医院,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探究学生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选择科室时的驱动因素,并从科室选择策略,价值观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医学生;选科意向;驱动因素  一、医院因素是影响学生选科的最重要因素。  在医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其向往的执业的环境
期刊
摘要:社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从研究生人才转变为综合应用型人才,针对数控技术传统教学方法上所存在的不足,利用工程项目的方式对课程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主要从改革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组织学生协作完成项目内容,改进考核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实施。通过此次工程项目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生的动手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项目;数控技术;教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级英语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高级英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级英语中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级英语;翻转课堂  一、背景  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
期刊
摘要:斯舜威认为:“书家一脉,在朝不在野”。“古代学者,多为官,故书法的发展与官场密切相关。不少书法大家,都是身居高位的朝廷大员。”笔者认为,文字的产生和书法艺术的生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它又服务于国家政治和社会管理,历代封建朝廷自然对书法教育尤为重视。此一朝,彼一朝,今天的“书协组织”和高等院校应当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加强学科建设,推动书法艺术走向繁荣、走向世界。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