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与激励的研究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伴随人才市场的日益成熟以及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各大高职院校正积极加强教育转型,也就是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锻炼,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出台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这一文件,其中第一次正式阐述了什么是“双师型”教师。这一指导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职业教师队伍建设迈上了新征程,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自此以后,在1997年举办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座谈会中,有关部门再次强调加强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人员培养的重要性,而2010年更是明确了“双师型”教师人员比例要达到8成以上,进一步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地位。
  文章首先梳理了“双师型”教师的相关含义,以及有关绩效管理理论,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了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并剖析学校在相关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还从定性、定量的综合视角对教师绩效管理展开科学评估,最后提出了适应高职院校实际的“双师型”教师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不合理
  当前,国内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直接照搬了普通本科學校的考核体系,或把校内所有教师放在一起考核,未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单独评核。这一做法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现行的考核办法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优势和特点;一些考核指标和权重均不科学,如过于注重学术研究成果,而忽视了教师的应用技能水平。
  “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主体不全面
  教师的业绩水平体现在多个方面,因此评价主体对“双师型”教师的业绩考核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对于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同事比较清楚,但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则是学生更加了解。因此,评价主体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最后的综合评价是否科学。而客观审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大都存在考核主体不全面的问题,这势必影响最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双师型”教师绩效沟通与反馈缺失
  当前高职院校在考核沟通过程中存在沟通、反馈不畅的问题,其交流渠道主要借助举行会议、下发文件的传统方式,没有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沟通媒介,这就导致相关考核信息不能在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传递。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及时收到考核反馈,也就难以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影响个人素质提升。而对于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只有借助有效的绩效考核沟通,才能全面掌握“双师型”教师人员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对策,促进师资力量发展。
  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学健全的激励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水平的关键,然而当前各大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考核方式太单一,造成激励效果不明显,影响整体绩效考核质量和效果。目前现行的考核激励措施大都依赖于奖金奖励或奖罚这一方式,却没有运用其他更为有效的考核方式,例如培训提高、职位晋升、权限放宽等等。此外,各大高职院校普遍缺少针对“双师型”教师的专门考核办法,而仅仅套用其他学校教师的考核体系,这就导致相关考核指标和措施难以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实际特点。例如,没有为“双师型”教师设置专门的绩效奖励经费或物质精神优待政策,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些都能归结为高职院校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考核结果未被运用到实际当中
  从本质上来讲,高职院校绩效考核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然而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学校虽然实施了严格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但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却并不理想。通常学校管理人员在进行绩效考核管理时,大都停留在奖金奖励或处罚这一环节,而未对相应员工存在的问题或好的经验加以分析和总结,这就导致考核结果停留在表面,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也难以达到警示教师、激励教师的作用。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符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的要求
  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初衷和发展目标来分析,学校在设计“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体系的时候,必须制定符合学校、教师实际的考核指标和相应权重比例。在考核内容上,应注重对“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考评,而不能仅重视某一方面。也就是说,考核指标应该要能反映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借助不同教学手段,向学生讲授各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不能放松对科研能力的考察,因为职业教学的发展状况与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密切相关。
  符合教师的绩效结构
  要想全面科学地对“双师型”教师加以考核评价,所制定的考核体系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结构。总的说,教师的绩效应该反映与教学目标的符合程度,而教学过程又比较复杂。因此,绩效结构的构建应该从不同维度展开细化分析,通常它涉及六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即能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并通过有效手段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二是职业道德。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三是团队协作。教师能顾全大局,与同事互助共进;四是职务奉献。在重任和挑战面前,教师要能勇挑重担,不计付出;五是教学价值。即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六是师生互动。即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各种困难。
  评价内容的确定要合理
  针对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评价内容模糊、权重不合理的问题,在对评价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的时候,应该进一步结合“双师型”教师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实际,增加对技能教学的评价权重。从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来看,市场更需要那些既懂理论、更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所以在教师考核管理上,就应该从“工学结合”的角度出发,突出对生产劳动、现实应用教学方式的考核,明确相应的课程大纲、计划和教学手段等。另外,在进行评价内容改革时,还必须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和长远目标来展开,确保教师的考核与培养能够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要想建立可靠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就应该确定正确的设计思路。为此,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应力求使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保持一致,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提升,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第二,要增强绩效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围绕“双师型”教师的岗位特点和职责要求,对教师的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如工作手段、教学安排、师生互动等等;第三,要建立配套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如教学工作、科研任务、实践培训、理论素养等,确保考核工作系统扎实;第四,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渠道开展考核评价,建立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考评系统,摒弃传统的纸质问卷或访谈调研的形式,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给考评公正性带来的影响;第五,要注重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并重的原则,对于能够定量评价的要制定相应的分数和数量指标,对于不能定量的考核应当划分层级和类型,保证考核全面系统。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
  所谓胜任力,指的是在职场领域能够按照某一岗位需要,圆满完成相应岗位职责的能力。针对“双师型”教师所构建的通用素质模型,将教师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职业修养、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都纳入了考评项目,这些均反映了与“双师型”教师有关的胜任力,所以这也成为构建科学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
  在遵循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原则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胜任力特征,可知其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五项指标,分别是实践能力、教学工作、职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师德师风。这几个指标为一类指标,它们可以综合反映出“双师型”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此外,为确保评价体系可操作、见实效,在上述5个一类指标的基础上,又细化为专业技能、行业知识、核心竞争力、教学成果、教学革新、教学工量、学术道德、职业风尚、教学态度、学术论文、研究项目和资金、科研成果、企业工作阅历、岗位认知、实践教学和培训这15个二类指标。
  结语
  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绩效考评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以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双师型”绩效评价体系。同时,为了确保绩效考评科学全面,文章认为要根据不同考核类别,采取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則。在具体的“双师型”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双师型”教师的岗位需求出发,提出符合该岗位的胜任力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研究基金项目“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绩效分配的改革与完善”(项目编号:2017SJB0685)
其他文献
虽然之前诺基亚在808上使用了4100万像素pureview技术,但由于塞班系统的问题,808并未得到普及和推广。如今,诺基亚将pureview技术引入到主流的WP手机Lumia 1020上,使其成为名
该文简述了国内第一条铸石板材生产线多媒体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在新工艺定型中起了主导作用,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保证了工艺制度正确执行,促使产品成品率从不足70℅提
铸石生产是通过对原料熔化、熔浆结晶、铸件退火,使多矿物相的原料转变成单一“铸辉石”矿物相,同时具有合适粒度(0.01~0.1mm)的产品。在斜长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磁铁矿等多矿
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现状分析  专业概况  作为师范类和IT类交叉的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班级组织管理及教育技术教辅工作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调查发现,2017年全国有28所高职(高专)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开展了招生。以我校为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是从2002年开始招生的。目前,除教育领域需要大量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外,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影视技术、网络技术等
期刊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学习倦怠、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实情况,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提高学习能力的对策研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历程,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扩招政策导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