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视域内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13148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研究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途径和方法就要针对优秀年轻干部心智模式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特点来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是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心理学的视角来解决问题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侧面。通过对这些侧面的解读,就会得到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创新性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心智模式;成长规律;管理心理学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历来是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历史实践表明,年轻干部的成长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
  一、年轻干部的心智模式和成长规律
  (一)年轻干部心智模式的特点
  1.反传统倾向较强。
  反传统倾向是年轻干部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每个个体中会有程度的不同,这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长期的综合影响。从身体视角分析,年轻干部身体素质处于人生中的高峰期,精力旺盛。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年轻干部挑战现存秩序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生理基础;从心理视角分析,年轻干部向上发展的欲望和成功的动机比较强烈,迫切希望在现有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年轻干部打破现有秩序的愿望形成了反传统倾向的社会基础;从文化视角分析,年轻干部待人接物的观念和方法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工作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效率、直来直去,一切以工作为主。他们往往忽视人的接受性和合作性,这种工作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和方法存在着一定差距。
  2.矛盾冲突性较强。
  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带来较强的矛盾冲突。从家庭角度分析,原有的家庭秩序开始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干部的依恋关系开始改变。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对恋人、妻子、孩子的依恋感在不断上升。这种“离开家庭”到“组建家庭”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家庭角色的转变和矛盾结构的复杂化;从工作角度分析,随着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年轻干部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这种不断加大的责任感在主观愿望的推动下会形成高强度、长时间工作的态势,而这种态势往往会带来身心矛盾冲突的升级;从社会角度分析,年轻干部是年轻人当中发展趋势比较好的群体。社会各阶层对年轻干部的评价较高,审视的标准也较高。这容易强化年轻干部的社会优越感,往往容易导致年轻干部的自我评价偏高。这种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很容易导致年轻干部患得患失,耐挫折的能力下降。
  3.可塑性较强。
  年轻干部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强,这种不确定性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可塑性。从学历角度分析,现在的年轻干部,普遍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文化高、眼界宽、知识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从思维成熟度角度分析,年轻干部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方式创新意识较强,较少受到经验的束缚、较少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从社会成熟度角度分析,从家庭到学校再到机关,年轻干部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还比较缺乏磨砺才能、修炼内心的实战机会。这三种角度的分析就是可塑性形成的原因。这种可塑性是双刃剑,既可能向积极方向发展,又可能向消极方向发展。这是年轻干部特定的成长阶段决定的,具有普遍性。
  (二)年轻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
  1.内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即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其内部矛盾(内因)决定的。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智能、品行、学识、动机、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在基础素质。这些基础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智能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前提条件,学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品行是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保证,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原动力,阅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
  2.外因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收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政策的起伏、不同的组织要素、领导群体结构、人际关系等任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组织培养的方式直接关系着年轻干部成材的方式;工作经历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成长机遇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加速器”,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助推器”。
  3.内外因结合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最终结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要重视内因的作用,靠自身的主观努力来赢得各方面的认可是根本性的保证。主观努力的程度决定了成长的质量,只有通过长期的主观努力,才能培养和具备捕捉和利用机遇的能力;年轻干部要正确看待机遇,正确看待顺境和逆境。机遇、顺境、逆境都是外因。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年轻干部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遇到逆境时,也决不能悲观、消沉,而要以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心智模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要有针对性,成长规律的稳定性决定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要有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才能更准确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二、基于管理心理学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应遵循管理学的基本规律。用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的方式、方法促进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促进优秀年轻干部的组织成长和自我成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指确定年轻干部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培养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年轻干部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TQM ): 是指在组织培养部门的推动下,机关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提高年轻干部能力和素质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建立系统培养模型。在这个系统中,可以通过PDCA循环对培养过程进行优化,通过计划、实施、检验、处理的模式一环套一环的进行持续改进。
  第二,运用标杆管理模式来激发优秀年轻干部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年轻干部的标杆管理的培养模式是站在全立于、甚至更广阔的国家视野上寻找基准,突破年轻干部的职能分工界限和工作性质与领域局限,它重视实际经验,强调具体的环节、界面和流程,因而更具有特色。标杆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年轻干部重新思考和设计发展模式,借鉴先进年轻干部的成长经验,再根据自身实际,创造出适最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模式。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模仿和创新的过程。通过标杆管理,年轻干部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以便于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缩小自己与领先者的距离。
  第三,运用项目管理模式来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把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为年轻干部的锻炼提供一种模式上的创新。通过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年轻干部工作的权责利体系进一步明晰,有利于激发起工作责任感,调动起工作积极性。项目管理制也可以为组织培养部门对年轻干部的评价提供一种比较清晰的量化标准,有利于保证培养结果评估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节能篇设计中国外购能源实物量的三种计算方案及其应用特点,其中着重说明了志用公式计算法在设计台“立杆见影”作用。
又是一年满地黄,黄河滩里刨“金”忙。目前,正是地黄的收获季节,焦作黄河滩区群众正在忙着收获怀地黄。
目的:探讨用益气温阳补肾汤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R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例
Palmer指数是目前研究区域干旱时应用最广泛的指数之一,但由于其空间适用性比较强,所以在应用已修正的Palmer指数描述淮河流域干旱等级和持续时间时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因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召开有关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二)──与会者的发言戈尔巴乔夫基金会以《当代社会发展的构想:社会主义观》为题举行一次研讨会。俄罗斯《政治研究》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其中比较关键的技术就是数据处理技术,不仅能实现整体运行格局的改变,也能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研究疫病传播途径的目的主要是能够针对不同传播
7月3日一大早,禹州市颍川社区居民贾海宪偕家人给禹州市国土资源局信访股和禹州市不动产登记局各送来一面锦旗,连声道谢说:“是你们的热情服务,才使困扰俺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发展草食畜牧业已成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各级行政、业务部门都在种草养畜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种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