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听有温度的音乐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音乐课堂应既有德育的熏陶,又有美育的渗透;既有音乐素养的浸润,又有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给学生最美的音乐,给学生有温度的音乐,给学生最有人文品味的音乐课,让每一次音乐实践活动都能成为神奇的音乐文化之旅,用音乐人文丰盈学生们的音乐人生。
  关键词:民族;溫度;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08
  作者简介:倪静巍(1982—),女,江苏南通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一、感受音乐的温度就是要感受音乐中的文化
  音乐有高低、长短、强弱的区别,有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的不同。针对同一主题的音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创作出来的音乐是截然相反的。音乐作为人类感情表达最为直接、真切、生动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了解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感情、性格、气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首乐曲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感情的生动展现,一首歌曲往往可以真切表现出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1]。
  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两首奥运会的主题歌曲(音乐),就很能表现出音乐中的文化。学生很好奇,作曲家陈其钢创作的《我和你》只有短短四句,旋律舒缓、柔美而又抒情,和他们平时听到的充满激情和动感的运动型歌曲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能成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歌呢?这时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就不单单只是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我和你》这首歌曲了,我们更要从人文的高度来讲解歌曲的创作含义:①短短四句正式采用了中国常用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②音乐中采用了中国的民族五声调式;③音乐抒情、柔和,更能展现中国人平和、谦逊、内敛的民族性格;④最主要的是第29届奥运会真切表现了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愿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平。在《我和你》这首歌曲中,音乐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是和我们中国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的。而作品《奥林匹克号角》是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创作的,美国人的文化是自由、平等、拼搏。他们的民族性格是张扬、冲锋、尊重自我。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作曲家用密集的节奏、嘹亮的号角、庞大的管弦乐队编制表现美国人的特点。
  音乐中的文化,就是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透过音乐去理解它所体现的该民族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体会音乐作为文化的精神实质[2]。
  二、感受音乐的温度就是要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展开一个“对于民歌音乐的兴趣程度”调查。这个班级有47名学生,在课前表示对喜欢民歌的有14人,占29.8%;一般的有7人,占14.9%;不喜欢的有26人,占55.3%。问不喜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好听、太拗口、调太高、听不懂。了解这个情况后,我精心准备了一节课: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草原牧歌》中的长调歌曲《牧歌》。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想了解为什么蒙古族会有长调,长调到底流传了多久,蒙古族人民对长调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在查阅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种扎根于草原的艺术,起源于草原。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都生长在这片草原上,草原就是他们的母亲。乐观的他们用歌声表达丰富的情感。爱唱歌的蒙古族人民已将歌曲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认为“没有音乐,如同草原上没有鲜花;没有音乐,如同毡房里没有奶茶”[3]。长调最具有蒙古族草原的文化气质,它那苍劲、高亢、舒展、细腻的旋律凝聚了蒙古族音乐的精髓。
  在课堂导入时,我就让学生听一听蒙古族长调音乐,让他们首先感受到内蒙古那宽广的草原。只有如此辽阔的草原才能孕育这悠长的旋律。蒙古人民从12世纪开始南征北战,13世纪开始在领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领导下才统一成一个强大的民族。这一历史使得蒙古族人民对领袖有一种敬畏和赞颂。为了让他们理解长调中所含的那种敬畏,我在长调的选择上伤透了脑筋,最后我选择了蒙古族阿拉善流派的女高音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演唱的《金色圣山》。因为该流派歌曲的整体风格是古朴深沉、宁静虔诚的[4]。在简单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后,学生在她略带苍凉的歌声中一下子就听出了歌声中蒙古族人民对领袖的怀念和敬畏。
  在了解长调的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长调中有一种“劝奶歌”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于是我去观看了2007年哈斯朝鲁导演拍摄的电影《长调》。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把学生深深打动了:失去自己小骆驼的母骆驼不愿意给失去母亲的小骆驼喂奶,女主人公的老母亲用并不着调但是充满感情的歌声唱起了“劝奶歌”。听着听着,母骆驼流下了眼泪,并给小骆驼喂奶。有部分学生看着看着,自己也流下了眼泪。我提问学生:“你觉得长调对蒙古族人民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长调不仅仅表现着内蒙古的草原,更是融入了蒙古族人民、蒙古族所有生命中的歌唱艺术。”
  课结束后,我对学生又做了调查:“你对民歌还是这种印象么?”数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喜欢的学生从14人上升至32人,占74%;一般6人,占13%;不喜欢9人,占19%。这说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不理解,是有原因的。民族音乐本身就是根植于民族自身的音乐,一个不了解这个民族文化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师需要用各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个作品创作的人文环境和作品的形成环境。这样做了,学生才能从骨子里去理解和喜欢民族音乐。
  三、感受音乐的温度就是要感受音乐中的力量
  音乐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独有的思维方式,它是民族的基石。一个国家受文化的影响越深,就会越肯定自己的根源[5]。
  2017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苏少版《音乐》教科书“歌唱教学”专题培训会。在这次会议上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黄美华老师执教了一堂《编花篮》的歌唱教学课。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黄老师巧妙地用河南方言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在一首欢乐、明快的流行歌曲《河南人,中!》的引导中,学生们马上学会了河南方言里表示肯定的“中”(第三声)。当时学生学完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玩”。在场的老师也被学生们的奶声奶气说出的“中”逗笑了。学生和听课老师马上被抓住了眼球,很好奇下面还会如何学习河南的民歌。在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黄老师用河南戏曲中的“提颈”动作让学生们克服歌曲难点,同时让学生们了解了河南戏曲文化中的“豫剧”动作。两句歌词“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的处理上,黄老师用了最简单的四声标注来教学生:编(第二声)编(第二声)编(第二声)花(第二声)篮(第四声),编(第二声)个(第四声)花(第二声)篮(第四声)上(第四声)南(第二声)山(第二声)。学生在手舞足蹈中马上就学会了这两句河南的歌词,并学得不亦乐乎。在场的听课老师也都学会了,同时都有这种感受:“河南的方言这么好听啊。”这样的教学手段看似很平常,但是它让学生很快地对河南的文化产生兴趣。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手段。
  欣赏一种音乐,要求对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有所了解,音乐只有被放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中,作为该文化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学生必须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授获得相关知识,他们有了音乐欣赏经验,才能产生音乐的人文概念[6]。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将音乐中的文化持续不断地传授给学生,让音乐一直保持温度,而不只是音符和旋律。
  参考文献:
  [1][2][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82.
  [3][4]包·达尔汗,乌云陶丽.蒙古族长调民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37,164.
  [5]傅佩荣.哲学与人生(第二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67.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例,简述如何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把握化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概念的水平,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体现化学基本概念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学习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数据分析方法;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a  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的内容。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
摘 要: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思、议、听、练,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精讲质疑—巧练内化—评价反思的过程,先学后教,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两圆位置关系;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8  作者简介:杨生寿(1963—),男,甘肃武威人,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作业的布置,是实现其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作业;布置;生活  传统的语文作业,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泯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元凶,部分教师只关注如何让课堂“亮”起来,至于语文作业,只要不让学生闲着,回家把语文放在心上,不被其他学科挤占,读读、背背、抄抄、写写、练练,什么都可以。
摘 要:我国社会目前正在进行转型性变革,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学校遇到的诸多新问题,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不利于学校教育变革。对此,为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活动。文章针对当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高中教育科研现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有效对策,以促进宁夏高中教育科研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学校教育科研
【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处于16、17岁且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的青少年。由于他们理论知识欠缺,对实验课兴趣较高,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按“互动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努力创设出轻松、自然、和谐的生态课堂氛围。  【案例题旨】  “肌内注射”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常用护
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三年培训时光转眼间就过去了,回想这三年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带着兴奋与期待而去,怀着心跳与梦想而归,因为每一天都是新奇而鲜活的,每一天都是辛劳而收获的,每一天都是灵动而成长的。脑中交互重叠、分享共生的智慧不能一一陈述,唯有“浮光掠影”浅浅陈述。  荣誉,更是责任  2011年10月20日,在开班典礼上,我聆听了四川省教育厅师范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应该以“语文”为核心、尤其要以其中的“读、写”为核心,以“单元整体”为载体,来组织和安排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就“语用”理念下单元整体读写结合的策略,谈一些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导读”为抓手,构建单元读、写的显性目标  从表1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每个单元的习作,在内容上都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相关联。
2014年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一年级》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在网络上制造出了关于“一年级”教育的热门话题。  该节目是湖南卫视基于综艺与教育,既有欣赏性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与之前的《变形计》《爸爸去哪儿》一样,都是电视媒体对教育聚焦的体现。  此次《一年级》是以校园生活为主要场景,采用了全程封闭拍摄的模式。节目组在学校教室、宿舍和学生家中安置了总共100多台固定
摘 要:人们习惯上把由上海、浙江率先于2014年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称为“新高考”。新高考的“新”主要表现在:“套餐”选项,从文、理2个增加到20个,增大了选择性;录取依据,从一个依据变为“两依据一参考”,打破了“唯分数论”;英语考试两考制,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生涯规划、选课走班和综合素质评价将是新高考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难点问题。展望新高考,“以生为本”成为核心理念,学校定位会更加明确;“开门办学”
摘 要:照应是文章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周到,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结构在小说中尤其突出。同时,照应也是一门课堂教学艺术,设计小说中课堂中的照应式教学,是抓住小说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小说的叙事方式与课堂教学模式浑然一体,从而能更全面地探究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内涵。  关键词:《二十年后》;小说教学;照应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中举前后行为举止,泰格特《窗》中靠窗的病人与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