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你为什么不感恩?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襄樊贫困生不知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事件颇受人们关注。据《楚天都市报》8月22日报道,“襄樊五名贫困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他们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8月中旬,湖北省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消息甫出,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该事件的双方当事人都被推到人们道德讨伐的风口浪尖上。有人批评,受助贫困生不应心灵失德,不懂感恩;也有人指责,资助方怎能施恩图报,为富假仁?
  然而,也有人在思考,为什么原本是几位女企业家的爱心救助,到頭来却因为“感恩”二字,演变成一场是非难断的道德官司?为什么我们的施恩者和受恩者,都抱着一种失衡的心态?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的慈善生态,这么脆弱?
  
  受助贫困生心灵失德?
  “鸦鹊反哺,羔羊跪乳”。“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百年来,“感恩”这个词一直激荡着世人的心灵,感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这种传统美德,湖北襄樊一些女企业家在资助活动中似乎并没有感受到。据报载,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有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事件之后,一些贫困生开始受到指责。有人提出,“人生在世,谁没遇到过困难,谁没有接受过别人的无私帮助?受到别人的恩惠要懂得感恩,是做人基本的原则,这起码的道德原则,连小学生都知道,这些受助的贫困大学生怎么就忘记了呢?”有人批评,“向资助者说声谢谢,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有何难?对为自己资助的人都不讲感恩,将来怎能更好的回报社会?”还有人指责,“物质上的贫困容易博得人们的同情,但道德上的贫困却遭人鄙夷。”
  然而,面对人们潮水般的责难,贫困生说,他们也有他们的无奈。贫困往往让他们过于自尊和敏感,他们担心,太多的公开,太多的表达,会让他们“贫困生”的身份为更多的人知晓,从而被人看不起,受人冷落。
  而且,没有表达谢意,并不表明他们就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实际上,他们从未放弃任何一丝回馈社会的机会。不论是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到护城河边打扫卫生,还是义务上街做交通协管员,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绝对是最积极的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知感恩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这自然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从大的背景讲,一方面由于财富获取的不合理性和随机性较大,这种情况既增加了人们的仇富心理,也淡化了受助者的感恩欲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污染了,没有真情只有利害,变成了利用与被利用、防范与被防范的关系。具体到贫困生,如今穷人家的孩子很多也是从小被娇惯坏了。他们觉得父母既然生下了他,就该围着他的幸福目标转。甚至有为自己的父母贫贱不如人而羞愧的,小时候怨自己的父母无能;长大后知道了一些制度性因素(如农民工受的户籍限制),又会怨社会不公,将自己的一切不如意全归咎他人。他们不能清晰区分国家、政府与社会、个人的责任,以致在幽怨心境中,将资助者个人的善意也视为自己不得不忍受的屈辱。
  
  施助企业家为富假仁?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善不言谢”。千百年来,施恩不图报的理念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然而,在“襄樊贫困生不知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事件中,人们似乎也无法感受到这种美德。企业家向贫困学生捐钱,其实已经从该行为中得到了成就感和责任感,又何必要求受助学生写信、打电话、汇报学习成绩、说谢谢等呢?这种附带条件的恩泽与古人所说的“嗟来之食”又有何不同?
  我们经常见到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的镜头和画面:那些接受资助的大学生手捧一个大大的红包,上面大大地写着接受资助的数额,而他们的形象也在媒体的闪光灯和摄像机面前不断地被突出、放大。为了得到资助,这些大学生需要配合各类采访;需要在各种公开场合中,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物,或者是领导,或者是企业老板,表达出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们一再地被抛到公众的视野之中,一再地被贴上“贫困生”的标签而被人们谈来谈去。
  一直以来,国人对受助者普遍抱有这样的看法———他接受了我的钱,应该给我写信,否则是不尊重我;他接受了我的助学款,就要按我设计的路线读完大学,否则就是违背了我的意愿。毫不客气地说,类似要求受助者作出种种承诺的行为,实质是强行对受助者进行“道德绑架”和“人身依附”。为什么受助者一定要报恩捐助者?难道他们不能在以后回报社会?受助者有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接受捐助不对捐助者作出承诺,并不意味着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受助者日后拥有一份体面工作,敬业爱岗、辛勤劳动何尝不是回报社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不讲功利。这是捐助者的应有心态。如果捐助者总以一幅救世主面目出现,把捐助当作施舍,那这种捐助不要也罢;如果捐助者投之以李,总想着受助人报之以桃,想着今后从成才成名的受助者身上“提成”一些,这样的捐助与生意场上的投资入股又有何区别?如果必须把受助者感恩作为捐助条件,这种慈善就是一种伪慈善! 评论者石敬涛认为,“金秋助学” 这种因没有回报而对资助釜底抽薪的做法,实际上彰显了它的虚伪以及资本的“沽名钓誉”本质。
  
  构建健康的慈善生态环境
  受助者心安理得地不感恩,捐助者得理不饶人地追讨感恩———这个现实说明我们的慈善品质很低,慈善生态相当脆弱,许多受助者、捐助者都不能以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慈善。出现这个尴尬的局面,在于我们缺乏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
  中国目前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2002年中国的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总共10多亿元。与此相比,75%的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个家庭年均约1000多美元。
  这种没有深厚社会根基的慈善生态,加上这些年侵吞或挪用灾民救济款的政府机关、贪污救济财物的村干部、以抚养孤儿办慈善组织为名敛财的“慈善家”大家见识多了,形成了中国目前很多捐赠场合一对一的捐赠方式,也形成了少有的捐款企业家被众星捧月的状况,而受助者也由于缺乏慈善文化的熏陶,丢失了向资助者健康表达感恩的心态。
  实际上,“一对一”的慈善捐助渐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思,他们建议摒弃因为对象明确容易给受助者添加道德负担的“一对一”捐助。通过社会机构运作慈善,使捐助成为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救助某个个人,受助者与捐助者均坦然接受互不见面的慈善方式。当然,前提是慈善机构运作透明,让捐赠者信得过。
  而在这个慈善机构运作方式基础上,我们要完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慈善事业的贡献者的理念。让无论是巨商豪贾,还是一介官员,乃至平民百姓,对慈善事业都怀有一种虔诚的情结,这种情结不是用来标榜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而然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我们还要提升社会的感恩意识。慈善事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提升感恩这个社会意识,使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最终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要想使慈善之心在社会上形成风气,让中华民族扶贫助困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发扬光大,就必须要从细处做起,筑牢感恩这个社会心理基础。被资助者的感恩回报举动,会引来更多有能力的人投身慈善行列;而行义举者越多,社会上为贫穷所困的人就越少。
  总之,只有当富裕的人把慈善当作精神胎记,当普通百姓把善念当作精神信仰,当受助者知道感恩,当政府为慈善事业构建出良好的制度设计时,中国的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中国也就不会再出现“知恩不报,施恩索报”的尴尬局面。
其他文献
惟有“据实以告”,错误才有可能被纠正,反败为胜才有可能。
11月20日,美国共和党两个总统竞选人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和前纽约市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在竞选时再次就非法移民问题双方爆发口水仗,互相指责对方在对待非法移民问题上
“中国不必到韩国来学习‘新村运动’”。对此,曾经担任过韩国总理的韩国新村运动中央会会长李寿成解释说,“中国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经过多年改革开
5月11日的纽约,天气格外晴朗,长岛QW画廊也比平时热闹几分,无墨的水墨电脑绘画展在这里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次画展,使无墨从一个绘画爱好者,成了一位业余画家。
观察记者:张书记,您好,在访谈之前,能否先请您介绍一下台州这座城市的概况?
道德教育应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它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且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中之重。因此,从“印象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印象德育”评价体系的探索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印象德
基于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优势.其次,对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提
突发事件是新闻,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党政官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本身也是新闻.据<中国青年报>1月5日报道,日前,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的市长参加了"应付突发
期刊
“20家房地产开发商欠了20多亿土地出让金!”这个传闻最近在浙江温州传得很玄。温州这个被外界炒得很热的地理概念,本身就常常同“炒房团”、“炒煤团”等名词联系在一起。温
初中英语课程是基于任务探究过程而形成的语言交际活动,它的载体是问题引导和探究。运用问题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丰富性和人性化,使学生思考,从而深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