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激发锂渣人造骨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z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渣是锂电池产业的重要工业废渣之一。以锂渣为原材料,利用碱激发技术制备人造骨料,并研究锂渣和激发剂用量对人造骨料性能的影响。采用颗粒强度仪测试锂渣人造骨料的单颗强度,并依照标准规范对人造骨料的其他物理性质,如成型类型、粒度分布和吸水率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人造骨料的微观结构,并通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进一步表征人造骨料内部结构。结果表明,最优配合比的骨料(LS50-6)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5.25 MPa,并具有较高的早强性能。微观结构上,锂渣含量增加会导致骨料的致
其他文献
以宜春钽铌矿矿山为背景,主要针对钽铌矿的选矿生产流程,设计和开发了一套面向钽铌矿矿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主要应用了基于MVC架构的JavaEE技术,开发实现了选矿信息数据采集、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能源统计、设备运行及生产统计报表等信息管理功能。该系统对矿山数据处理采用单向上传方式,不会对自动化系统安全构成任何威胁。实践证明,该系统建设完成后能够对全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监视,实现全矿山的数据采集、生产调度、决策指挥的信息化、科学化,为矿山安全生产、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突
针对倾动炉阳极板拒收率偏高的情况,对拒收的阳极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阳极板锥度和偏重是主要原因。对引起阳极板锥度和偏重的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并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为铜模喷涂效果和浇铸包使用寿命。其后通过设计自动移动喷涂装置和更换浇铸包耐火材料,拒收率得到了大幅降低,从而降低了阳极板的回炉成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拒收率稳定在可控范围内。
对采用火试金重量法对石英砂中金含量进行检测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重点对火试金熔融的配料方案、样品中银量对分金的影响、重量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金量的误差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该方法适用范围在1.0~10.0g/t之间。
大山220kV变电站作为德兴铜矿供电主站,其运行稳定性对整个露天矿山供电极其重要,近年来该站进行了主要设备的全面改造,但其相关的配套设施、联络站及用户侧设备老旧落后,导致整个矿山供电系统稳定性仍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和挑战。比如长距离架空输电线路故障高发、雷电活动频繁对系统防雷电考验、一些用电设备无规律性自动投入运行等等。基于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对露天矿山供电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两种混合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PSO-BP和GA-BP)预测具有不同砖骨料替代率的再生砖骨料混凝土(RBAC)的抗压强度。以RBAC的水泥质量、水灰比、碎瓷砖(CT 0—5,CT 5—32.5)替代率、碎砖(CB 0—5,CB 5—32.5)替代率及天然骨料(NA 0—5,NA 5—32.5)替代率等八个参数作为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输出参数。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和平均误差率对两种模型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SO-BP模型与GA-BP模型都
在矿业生产中,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有助于选矿生产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随着数据应用与分析技术的发展,矿山实时数据的价值发掘对于矿山的生产管理与决策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对选矿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应用为主题,介绍了一种基于矿山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标签化和可视化应用的实践,探讨了发挥实时数据价值的一种方式。
硼氢化钠(NaBH4)的储氢密度大,在碱液中能实现常压常温储运,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间接供氢和直接硼氢化燃料电池(DBFC)系统的氢源材料,但价格昂贵、产氢成本太高、再生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研究学者对硼氢化钠的生产工艺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较早的有工业合成法、直接还原法等。直接还原法将偏硼酸钠、氢化镁、镁等原料在氢气氛或氩气氛下对体系进行加热来获得硼氢化钠,从可实现一步制备、产物产量高的角度来看,该方法确实吸引人,但是它需要高压高温且能耗大,有一定危险性。近年来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包载光及化学活性物质的优良载体;小分子化合物、核酸、抗体、蛋白质等功能分子通过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实现对包载物的封堵及对目标物的靶向作用;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功能分子构建的智能纳米门控开关已被用于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化学战剂、爆炸品、毒品等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并逐步应用于高灵敏度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本文结合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功能化设计及存在的科学问题,就其在荧光探针和化学传感器构建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
自20世纪90年代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以来,其研究与开发迅速发展。然而研究表明,在锂离子电池中,高速率充电/放电过程会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先进电极材料,以进行更好的能量存储和转换。二维(2D)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而表现出巨大的储能潜力。近年来,衍生自MAX相前驱体的2D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新系列MXene引起了广泛关注。MXene具有化学和结构多样性,因此与其他2D材料相比,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研究发现,M
作为一种二维碳原子层材料,石墨烯(Graphene,G)具有优异且独特的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等性质,在传感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因其优异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而被认为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有效方法,而且CVD石墨烯薄膜适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传感领域。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VD石墨烯应用于传感检测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