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具有周期长、能源资源消耗量大、产生废弃物多等特点。面对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难题,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降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建筑施工;节能降耗;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筑技术到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管理,各方面都存在着节能降耗的潜力。因此,建筑施工节能应是在保证其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
一、节能降耗的内涵
节能降耗,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目前倡导的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都是提倡将节能观念和技术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减少能源、土地、水、材料等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和意义
据统计,目前建筑业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产生了约34%的污染。建筑业是钢材和水泥的最大用户。每生产一吨钢需要消耗30吨自然资源:6.56吨新水,0.75吨标煤,排出2.5吨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吨水泥需要消耗1.57吨泥土,1.07吨标煤,排出0.7吨二氧化碳。钢材和水泥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 2006年我国房屋建筑总面积为395亿平方米,总商品能源消耗为5.6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社会总能耗的23.1% ,而1996年建筑总商品能源消耗为2.43亿吨标准煤,10年时间增加了1.3倍。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9.1亿吨标准煤的水平。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能源结构不合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出2至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施工中还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建筑业用量最大的材料混凝土,年用量已超过20亿立方米;混凝土搅拌与养护,年用水达10亿吨;建筑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施工1万平方米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其中很大部分由浪费造成的。
建筑施工节能降耗是实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是指按节能设计要求合理施工,有效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并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对传统建筑业的影响,不但促使相关的落后产业进行技术更新、产品换代,同时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可见,推动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转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
(一)环境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贯穿于人类的整个历史,一直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为人类向自然索取服务。长期以来,人同自然的关系一直被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所左右。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每次胜利之后都是自然的报复。”现今,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对这一难题的合理回答。构建和谐社会,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改变旧的环境观,改变唯科学技术论的观念,将更多的技术应用到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效益上来,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能源观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架构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思想之上,其中又以节能为目前工作中的突破口,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我国建筑业能耗巨大,其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占很大比例,降低建筑施工能耗成为整个建筑节能减排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减少使用一次性能源,多利用可再生能源便可对建筑施工节能降耗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三)经济观
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为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虽然实现短期内的经济发展,但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的恶意报复,而后经济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后退。因此,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在发展和应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效益,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保护环境,打造生态效益经济,这样才能保证节能降耗的健康发展。
四、推行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节能降耗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第一层级停留在口号上,第二层级政府职能部门颁布了一些强制性文件,第三层级除了强制性文件,还有技术指标和标准规范,但结合现状在实际操作层面的突破很难。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仍在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的高耗能产品、设备和工艺,节能降耗先进技术难以被广泛采用和推广。
(二)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降耗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执行节能降耗相关法律法规措施不力,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我们在过去旧思维模式下形成了现有的落后体制,现在要从思维方式上开始突破和创新存在较大困难。
(三)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增加初期的投资和成本,难见即时利益,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在国外发展较早,已有大批成熟技术和定型产品,如何引进先进技术并转化为适宜本地域的技术,同时利用当地材料降低成本,在实际建筑生产上应用与推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虽然对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要求和技术需求迫切,但由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还较低,缺少专业的高素质施工队伍,节能降耗在施工中难以落实和应用,大大降低了节能设计的完成度。
(五)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工作表面化、间断化,没有深入到施工的方方面面,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节能降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与自上而下的行动结合在一起,需要技術创新、思维革命,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从建材研发到物业管理,如果没有行业节能的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节能降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愿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绿色建筑时代很快到来。
参考文献
[1] 孙永荣.民用建筑施工节能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
[2] 冯国俊.关于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1(3).
[3] 郑问.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J].科学之友.2010(4).
[4] 梁权明.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5] 刘永杰.浅探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关键词】 建筑施工;节能降耗;
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建筑技术到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管理,各方面都存在着节能降耗的潜力。因此,建筑施工节能应是在保证其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
一、节能降耗的内涵
节能降耗,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目前倡导的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都是提倡将节能观念和技术应用到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减少能源、土地、水、材料等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工作的现状和意义
据统计,目前建筑业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产生了约34%的污染。建筑业是钢材和水泥的最大用户。每生产一吨钢需要消耗30吨自然资源:6.56吨新水,0.75吨标煤,排出2.5吨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吨水泥需要消耗1.57吨泥土,1.07吨标煤,排出0.7吨二氧化碳。钢材和水泥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 2006年我国房屋建筑总面积为395亿平方米,总商品能源消耗为5.6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社会总能耗的23.1% ,而1996年建筑总商品能源消耗为2.43亿吨标准煤,10年时间增加了1.3倍。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9.1亿吨标准煤的水平。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能源结构不合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高出2至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施工中还存在水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建筑业用量最大的材料混凝土,年用量已超过20亿立方米;混凝土搅拌与养护,年用水达10亿吨;建筑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施工1万平方米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其中很大部分由浪费造成的。
建筑施工节能降耗是实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是指按节能设计要求合理施工,有效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并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对传统建筑业的影响,不但促使相关的落后产业进行技术更新、产品换代,同时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可见,推动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
三、转变旧观念,树立新理念
(一)环境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贯穿于人类的整个历史,一直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工具,为人类向自然索取服务。长期以来,人同自然的关系一直被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所左右。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每次胜利之后都是自然的报复。”现今,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是对这一难题的合理回答。构建和谐社会,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改变旧的环境观,改变唯科学技术论的观念,将更多的技术应用到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效益上来,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能源观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架构于“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思想之上,其中又以节能为目前工作中的突破口,体现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全寿命过程中。我国建筑业能耗巨大,其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占很大比例,降低建筑施工能耗成为整个建筑节能减排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减少使用一次性能源,多利用可再生能源便可对建筑施工节能降耗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三)经济观
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为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虽然实现短期内的经济发展,但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的恶意报复,而后经济发展将会停滞不前,甚至萎缩后退。因此,建筑施工节能降耗在发展和应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效益,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保护环境,打造生态效益经济,这样才能保证节能降耗的健康发展。
四、推行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节能降耗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第一层级停留在口号上,第二层级政府职能部门颁布了一些强制性文件,第三层级除了强制性文件,还有技术指标和标准规范,但结合现状在实际操作层面的突破很难。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仍在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的高耗能产品、设备和工艺,节能降耗先进技术难以被广泛采用和推广。
(二)没有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缺乏节能降耗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节能降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执行节能降耗相关法律法规措施不力,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我们在过去旧思维模式下形成了现有的落后体制,现在要从思维方式上开始突破和创新存在较大困难。
(三)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增加初期的投资和成本,难见即时利益,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在国外发展较早,已有大批成熟技术和定型产品,如何引进先进技术并转化为适宜本地域的技术,同时利用当地材料降低成本,在实际建筑生产上应用与推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虽然对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要求和技术需求迫切,但由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还较低,缺少专业的高素质施工队伍,节能降耗在施工中难以落实和应用,大大降低了节能设计的完成度。
(五)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工作表面化、间断化,没有深入到施工的方方面面,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
节能降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自下而上的创新与自上而下的行动结合在一起,需要技術创新、思维革命,注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从建材研发到物业管理,如果没有行业节能的配合,是不可能实现的。节能降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愿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绿色建筑时代很快到来。
参考文献
[1] 孙永荣.民用建筑施工节能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
[2] 冯国俊.关于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1(3).
[3] 郑问.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节能降耗[J].科学之友.2010(4).
[4] 梁权明.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5] 刘永杰.浅探建筑施工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