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的外泌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近年来在EMT中研究的热点,MSC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外泌体是细胞产生的囊泡,作为MSC旁分泌所产生的生物因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交流间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发现在EMT中会发生MSC的募集现象,而MSC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可发挥类似于MSC的功能,二者在EMT的雌孕激素失衡、调节EMT血管生成、免疫活动及异位细胞增殖和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灸药并用疗法对缓解期难治性痛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28例,分别采用西医治疗、灸药联合西医治疗方案,观察周期为8周,从血清尿酸水平、疾病活动度(服用NSAIDs药物人数)、关节功能障碍(VAS评分)三方面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早期降尿酸水平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在后期效果更明显(P0.05);
《护理人文修养》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品质为目标的专业课程,具有内隐性.而这些特征与课程思政在授课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发挥中医院校丰富的中医题材资源,提出在《护理人文修养》课程中运用以中医素材为主的叙事护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让学生从知情行方面内化发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与人文修养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目的 阐述“图表教学——结构化研讨”教学方法在《伤寒论》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与学生认同度,为今后其他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 选取我校五年制2015级中医专业2个班级61名学生作为课改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在“图表教学——结构化研讨”方法教学结束后发给学生,当场完成,收回.结果 “图表教学——结构化研讨”教学方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实践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可在其他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中进行推广与应用.结论 “图表教学——结构化研讨”教学方法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目前西医以放疗、化疗、手术、分子靶向治疗等主要途径,但疗效往往欠理想.反观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胰腺癌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中药蛇六谷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材之一,蛇六谷主要通过抑制胰腺癌的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等方面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在提高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胰腺癌中的特色与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下生殖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包括子宫颈、阴道和外阴的鳞状上皮内瘤变2,3级(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s 2,3),是一类多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相关的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3)比较常见,而阴道和外阴的鳞状上皮内瘤变(vaginal/vulvar intraepithelia
期刊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ulvar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VSIL)是指发生于女性外生殖器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内的病变.近三十年其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2].2014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和2015年国际外阴阴道疾病协会(ISSVD)均将VSIL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分化型上皮内瘤变(differentiated 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dV
期刊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及细胞学筛查和阴道镜的推广,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和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检出率稳定增加,因此,对这两种疾病的规范管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代谢性骨疾病,临床表现以低骨量,骨微观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并且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点的病症.本病常见于中老年及绝经后的妇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好,经济实用等优点.经方右归丸具有温肾壮阳,填精益髓的功效,对OP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通过整理右归丸及加减方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介绍右归丸及加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显著疗效.旨在为右归丸及加减方更广泛的用于治疗OP提供一定的理论与依据.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不仅会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以及浸润癌,也会影响下生殖道以及肛门,导致癌前病变以及浸润癌.虽然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相对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少见,但随着子宫颈癌筛查覆盖面的扩大、更敏感的HPV初筛或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的筛查方法的引入,以及对于HPV所致肛门下生殖道HPV相关病变自然史的了解,使得在因子宫颈癌筛查异常者转诊阴道镜时,不仅注重评估子宫颈病变的好发区域,也加强
期刊
子宫颈癌是当代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中国从2009年开始实施女性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项目,但由于各种原因,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低.结合中国筛查现状,2017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和《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1~3].中国在子宫颈癌防治方面的工作仍任重道远,需要在学习与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和随访数据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