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温柔与“爱的哲学”:冰心的文学创作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c_yz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理想:“爱的哲学”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其作品的文学精神。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冰心的至理名言,也是她终其一生信守的信念。在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之人的高远理想和追求。
  冰心的作品大都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题材,大多涉及对母亲、对儿童、对兄弟、对家乡故国的爱。以冰心的生活经历来看,这些素材和经验,本身就带有一种“温柔”的性质。即使是她早期创作的问题小说,虽然不可避免地触及了社会矛盾,但冰心对这些矛盾依旧抱着调和的态度,怀着改良主义的心情在创作,因此这类作品依旧是“温柔”的。例如,冰心的代表作《超人》,也是她宣传“爱的哲学”的力作,讲述了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几乎与公事以外的人没有任何交际,什么都不爱,后来在深夜被一个孩子凄惨的呻吟声所困扰,便出钱给他看病,最后被病人“爱”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人生虚无的看法。
  同时,在冰心的诗歌作品中,常常笼罩着浓厚的抒情氛围,带有明显的基督教色彩。譬如她笔下的“繁星”“花儿”“石子”“风”“大海”等自然景观,都带有宗教的性灵和爱的生命气息。她真切地认为,爱是人的本性,是人类欲望的自然发展,是人类进步、社会前进、世界发展的原动力,于是她在《繁星》中写道:“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
  在散文创作中,冰心的文学母题依旧是“爱”,代表作有《往事》《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以《寄小读者》为例,这是1923年至1926年冰心留美期间为《晨报副镌》的“儿童世界”专栏所写的一系列通讯文章。在远游的海轮上,在异域的学校里,在山中的病床上,冰心始终记挂着对小朋友的许诺,向他们描绘旅途的风光、旧时堆雪人的梦境,回忆自己在母亲身边的往事,抒写自己读书、生活中的感思……她的那颗一直存在的爱心,使她与小读者声气相投,也使她的儿童文学在中国文坛上拥有独特的魅力。
  冰心以特有的细腻、温情,感受着大千世界的起伏波动,体味芸芸众生的冷暖甘苦,并不停地表达着自己对爱的感受、理解与呼唤。她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九)这样写道:“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因此,有论者称,纵观冰心散文,爱的主旨一脉相承,贯串始终,构成其“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的内核。
  作品情绪:淡淡的忧愁
  在冰心的诗歌作品中,读者时常可以感受到一种“微带着忧愁”的旋律。冰心有不少作品是客居美国时写的,在远离祖国、远离母亲又遇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她那脆弱的心灵里充满了怅惘和忧郁的情绪。正如她在《往事——以诗代序》中所唱:“我是一个盲者,看不见生命的道途”“心头有说不出的虚空与寂静,心头有说不出的迷惘和糊涂”……在《寄小读者》《往事》以及其他的作品中,这种轻轻的哀愁、淡淡的忧伤,是表现得比较显露的。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冰心作品中“微带着忧愁”的旋律与作家自身的审美趣味是有直接联系的,即冰心更爱“唱”忧郁的歌。因此,我们看到她在作品中有时甚至欣赏、摩玩忧愁,并且加以渲染和诗化,使其成为一种弥漫于作品的情绪氛围。例如她写乡愁:“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在这里,冰心把乡愁从一种抽象的情绪具象化,让它出现在头发上、指尖中、躯壳上,从一种“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变成“实实在在的”苦痛。这种感性的具象化,正是她玩赏忧愁的表现。
  冰心十分注重艺术上的含蓄,追求一种“欲语又停留”的感觉。这种要求反映在作品中,时常体现为一种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艺术意境的营造。诗歌作品《纸船》写的是:诗人在远洋的船上,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将这些纸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海里;这些纸船,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虽然如此,诗人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她的纸船,每天将它抛下海里。这是为什么呢?诗人最后写道:“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作家在去国途中对母亲的思念,并没有直接诉诸于抒唱,而是通过折叠无数的纸船,希望它能载满自己的眷恋闯入母亲的梦中这样的艺术构思来表现的,因而显得更加深沉、更富于诗意。《往事》(二)第五则写诗人在横渡太平洋的船上偶遇风浪,她没有畏惧,反而“有无名的喜悦,暗地里从容的笑着”,这是为了经受一回风浪的试验,以便证明自己“確是父亲的女儿”——一名海军军官的女儿。字里行间,表露出诗人对于父亲及其职业的爱和敬重。可见,冰心并没有把话都说尽,而是以她所创造的艺术意境,来代替她在去国途中想要对父母亲倾诉的千言万语,这在艺术上就形成了一种含蓄美。
  文学语言:白话与古文融会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白话文为主进行创作,同时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的她,在行文中也会合理地吸取和使用某些文言词汇和文言文句式,并且注意文字的锤炼、节奏的推敲,从而开创了属于她的“冰心体”的文学语言:既有白话文的流利,又有文言文的凝练。
  比如,在《往事》(一)第二十则里,冰心与朋友谈到死亡,她表示不如躺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葬在海波深处。接着她写道:“以万顷沧波作墓田,又岂是人迹可到?即使专诚要来瞻礼,也只能下俯清波,遥遥凭吊。更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悦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的乱星孤月,水面的晚烟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在这段白话文里,冰心运用了较多的单音词和某些文言词汇来造句,某些句子有明显的文言文句式的痕迹;同时,她又精心锤炼文字,适当地运用对偶句,因而读起来铿锵悦耳。
  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情调,含蓄不露的艺术表现,清新隽丽的文学语言,这一切构成了冰心努力追求和精心营造的艺术风格。
其他文献
摘 要:“医护心理学”课程作为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型学科,承担着培养医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的光荣任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和大量的思政育人元素。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近年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课程思政理念和心理学教育教学方式。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资源、师资培训、学生认知、手段设计、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总结反思等方面,对“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
期刊
摘 要:我国高校当前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性举措是“课程思政”建设,其重点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于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与英语课程文化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的特点,高校英语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通过文化认同教学来开展。文化认同教学的重点在于确立核心的文化教学内容并围绕该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产生认同,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文章对文化教学内容的确立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为我国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全新挑战,也带来变革契机。本文选取我国1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案例,分析总结其在疫情期间的育人实践经验。研究发现,各案例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抗击疫情的宝贵现实素材,创新党建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育人形式,基于学科特色、学校优势将育人工作有所侧重地融入人才培养诸环节。在此期间高校育人的核心思想主题包括榜样教育、舆情引导、我国制度优势与大国责任
期刊
此花觚(gū)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紋。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多为陈设用品。而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  /文化视点/  觚,初现于二里头文化(夏代中晚期),最初为陶制。到了商代和西周早期,它既是一种礼器,也是饮酒器,一般用青铜制成,口作喇叭形,细腰、高
期刊
摘 要: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两张皮”现象,本文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统率的“3W”思政教学法,对应“What、Why、How”三个板块,将思政元素适时融入答案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本文阐述了“3W”思政教学法在典型案例中的应用,以期对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关键词:“3W”;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期刊
此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底部署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为康熙年间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的映衬下,尤显素雅庄重。  /文化视点/  所谓“青釉”,并不是纯粹的青色的釉,具体颜色有月白、天青、粉青、豆绿、翠青等,无论是哪一种,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故名。我国历代的青釉都
期刊
作家档案冰心(1900—1999),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出生地:福建长乐  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平绥沿线旅行记》, 译作《吉檀迦利》等  主要作品  冰心的创作异常丰富和多样,其诗歌温柔空灵,散文寓意深邃,小说清新隽永,儿童文学作品则真诚有趣……冰心在写作母爱、童心、大自然的同时,常常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既催人奋进,又予人深思。如今,这位“世纪老人”虽已远
期刊
按照多年的经验,5月份必定有一个节日特别热闹——不,我说的不是劳动节,而是母亲节。每年在5月的第二个周日来临之际,总能感觉空气里的温情浓度直线飙升,但似乎有些人的亲情也就仅止于展示给别人看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母亲节可能会被语文老师要求写作文,甚至有一年学校还组织了母亲节演讲比赛……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写过的作文、做过的演讲,自然是真情实感的,但难免还是会套路化,会更多地关注“母亲为我做了什么”“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老挝语专业课程“老挝概论”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对象,探索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如何进行思政改革。这既是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该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老挝概论;思政教改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143-03  一、课程背景  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出台
期刊
关于我的祖父,我在许多短文里,已经写过不少了。但还有许多小事、趣事,是常常挂在我的心上。我和他真正熟悉起来,还是在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州那时起,我差不多整天在他身边转悠!我记得他闲时常到城外南台去访友,这条路要过一座大桥,一定很远,但他从来不坐轿子。他还说他一路走着,常常遇见坐轿子的晚辈,他们总是赶紧下轿,向他致敬。因此他远远看见迎面走来的轿子,总是转过头去,装作看街旁店里的东西,免得人家下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