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hexxj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与2017年,笔者以同一内容先后参加教学比武,都获得了一等奖。不同的是,2007年以“集合”为题,2017年以“重叠”为眼。在教学改革风起潮涌的十年间,这两节课的设计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教学理念?有哪些变迁?笔者做了一番比较。

一、2007年,认知冲突中“了解集合知识”


  (一)教学实录(部分)

  师:(呈现材料)已知“班干部有9人,小组长有8人”,右边的小男孩却说“总人数没有17人”,难道求班干部和小组长的总人数不是“9加8”吗?
  生:因为有些人是重复的,一个人做了两项工作,所以“9加8”是不對的。
  师:“因为有些人一个人做了两项工作,所以总人数不能简单地相加”。你们同意这种观点吗?再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生:最前面的3个人,他们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因此,总人数应该比17人少3人。
  生:17人减去重复的3人,正好是我们班班干部和小组长的总数。
  师:减3的道理是什么呢?
  生:班干部里有这3个人,小组长里也有这3个人,“9加8”就多算了一个3。17人减去3人,正好把多算的去掉了。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我用两个圈分别表示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人员情况,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出“3人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

  生:把重复的人连起来。(略)
  生:把重复的人圈起来。(略)
  生:(手势略)把两个圈重叠起来。
  师:哪里重叠起来?
  生:“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的那部分重叠起来。
  (课件展示两集相交的过程,如上图右边)
  师:哪部分表示班干部?哪部分表示小组长?哪部分表示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哪部分只表示班干部?哪部分只表示小组长?(生答略)
  师:像这样的图,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作“集合图”。(板书:集合)
  师:如图,已知班干部有9人,小组长有8人,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的有3人,请你写出表示总人数的算式。
  生:9 8-3=14。
  生:6 5 3=14。
  ……
  (二)解码教学理念
  1.以“了解集合知识”为教学目标
  2007年上“集合问题”一课时,实验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已使用3年,虽然有用“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改进教学的声音,但实践中大多还是借鉴初中和奥数对“集合”知识的定位,仍然以“了解集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
  2.利用“认知冲突”发现“集合”的表征形式
  笔者跟这个时期的大多数教师一样,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教学设计以“教知识”为主。教学中通过呈现“班干部”和“小组长”的名单,设计了一个“班干部人数 小组长人数≠总人数”的知识冲突,使学生聚焦“有些人既是班干部又是小组长”这一“重叠现象”,进而引导学生“创造集合的形和式”。当时认为给“集合”套上一个背景故事就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发现数学思想”,实际上仅是用“圈”和“式”表征“重叠现象”而已。

二、2017年,解决问题中“体悟重叠思想”


  (一)教学实录(部分)

  师:(呈现材料)学校举行达标运动会,高老师派了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6名同学参加跳远比赛,一共派了几人参加比赛?
  生:5 6=11(人)。
  师:(指下图)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生:也有可能不需要11人……
  师:“可能不需要11人”是什么意思?难道少派几人也能达到“5人参加跳绳比赛,6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效果?请像上图那样用画圈和算式来表达你们的想法。
  (四人小组合作研究,并在纸上记录)
  组1:有5人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跳远比赛,还有1人只参加跳远比赛,只需要派6人(如图1)。
  组2:我们也是6人,但是画得不一样(如图2)。

  师:还有派6人,但图画得不一样的小组吗?
  (另两个小组出示作品,如图3、图4)
  师:这些图都表示出了什么特点?
  生:有5人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跳远比赛。
  师:你们最喜欢哪个方案?(生答略)
  师:(呈现图5)哪部分表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哪部分表示参加跳远比赛的人?哪部分表示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跳远比赛的人?5加6的结果为什么还要减去5?

  (生答略)
  师:还有其他方案吗?
  生:1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跳远,总共派10人(如图6)。
  师:算式怎么写?
  生:5 6-1=10(人)。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出示如下作品,如图7、图8、图9)

  师:像以上这些问题,称为“重叠问题”。重叠问题有什么特点?怎么解决?
  生:有一部分人既做这件事又做那件事。
  生:总数里要去掉“重复”的部分。
  ……
  (二)解码教学理念
  1.以“体悟重叠思想”为教学目标
  2017年上的“重叠问题”一课,是在2011年版课标指导下,体现了“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了解集合知识”的教学目标已经退居后台,“通过解决问题体悟重叠思想”的教学目标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和实践。
  2.经历“解决问题”感受“集合”思想方法
  跟十年前一样,这个时期的教学方案仍然有一个背景故事,但已经跟之前有了质的变化。如果说十年前的背景就是“交集现象”生活素材,那么十年后的背景真正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开放场景:要派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6名同学参加跳远比赛,一共要派几人参加比赛?这里既有如图10的已有集合经验的表达,又有如图11的未有经验的集合知识的呈现。

  本课中,背景故事本身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既有“起点”(加法模型)又有“终点”(重叠问题),很有开放性和成长性。在这里,“集合思想”既是数学学习的对象,又是解決问题的方法,形象地讲,就是用“旧拐杖”做“新拐杖”,用“新拐杖”走“新路程”,实现从“A B”到“A B-C”的升华。

三、教学理念升华的意义和价值


  2007年,教师把“集合”当成一种“新生事物”,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为主要目标。事实上,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跟“集合”打上了交道,“加法就是求两个交集为空集的集合的并集的基数”。2017年这一课,学生通过某种途径“开放”了学习内容,“提升”了已有思想。从“集合问题”到“重叠问题”的演变,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更具结构性
  在“派人”这个真实情境下,学生既能展现原有“加法模型”,又能发现“重叠现象”,体现了集合思想的本质。由于新知识生长于旧知识,新思想升华于原思想,学习不是简单的顺应,而是结构性的“同化”,是在“搭积木”,便于记忆与迁移。
  二、思想更具指导性
  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学生有意愿、有空间突破“A B”加法模型的局限,去构造一个“A B-C”的重叠模型。“重叠问题”的思想,有效地拓宽了“求总数”的问题解决策略,让“A B-C”这种重叠模型向下融合“A B”加法模型,从而更具有解决问题的指导性。
  三、学习更具挑战性
  虽然2007年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也有认知冲突,也有模型的建构过程,但完全没有2017年这一课学生在学习中的那种“解决问题”的冲动。“基于问题解决的重叠问题”的挑战性学习,是应用认知规律升华儿童认知的有效方式。
  十年变迁,表面上看,那一头是知识为本,这一头是思想为要,但深层次上,它反映了小学数学界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孜孜追求,是小学数学课程不断成熟的标志之一。
  (浙江省海宁市仰山小学
其他文献
开学不久,我的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写信人是我们学校刚刚参加工作的曹老师。于是,我写下下面的文字,与她交流。    侯老师:  你好!一来咱们学校,我就听说你对教育、对孩子有特别的情感,我刚刚参加工作,有很多困惑,特别想请你帮帮我,给我一些建议和指导。  我是怀着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走上讲台的,从原来的学生,到现在的老师,这个角色的转变对我来说考验很大。最大的问题,是我在学生课堂管理上束手无策。我上一
儿子上初中,我发现了一个事实。其实,三年的初中教育,就是为了对付中考这一场考试。为了考试,他们没有锻炼的时间。学校也没有图书馆。  儿子上初二的时候,中午在学校吃不饱饭;上初三好了,要中考了,可以加饭菜了。  初一、初二的时候,体育课经常被占用;到体育中考了,开始魔鬼训练了。学校的教学目的很明确:只要是对考试有用的,就去弄;只要是对考试没用的,就放弃。  所以,儿子他们上初三后,就没有信息技术课了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古典诗歌真美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如诗如画温情又神秘的场景。”  “这说明那个时代太落后了。你看晚上的珠江灯火辉煌,多热闹,多美!”  “我最崇拜的诗人是李绅和白居易,前者写出了关心底层百姓的《悯农》,‘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何其沉痛!后者写出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神句。而且,白居易的长诗,无人能及,真
处暑过后,夜晚的秋虫鸣叫得格外响亮。  安静的校园,秋虫低吟高唱,吟唱声彼此起伏。这和谐的旋律,不就是天籁之音吗?  儿子放下书,问我:“是蟋蟀在歌唱吗?”我回答:“是。”  “是《诗经·国风》中的那只蟋蟀吗?”“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是白居易的那只蟋蟀吗?”“西窗独者坐,满耳新蛩声。”  “是诗圣心中的那只蟋蟀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
由张见充老师执教的《京师得家书》的学习活动是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个阶段的学习活动,重点是对古诗原文的阅读与理解。古诗教学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一项传统内容,一般情况是以诵读为主,或者由老师对诗歌内容稍加阐释,然后让幼儿记诵。可是在本课例中,老师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对接”策略,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张老师紧密联系第一阶段的学习,让幼儿回忆并复述由古诗改写的故事《早点回家》,然后老师用一句“
2015年起,有条件的省份将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意见要求,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上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就像南科大校徽一样,点亮了一个火炬、一盏灯,影响了很多人的观念,把改革具体化,并都在做,做得还不坏,没有失败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即将卸任的南科大首任校长朱
责任心,谁把你抛弃? 李俊兴    快一岁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学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凳子上。孩子放声大哭,奶奶一边抱着宝宝,一边拍着凳子说:“你这臭凳子真不乖,撞到宝宝了!宝宝不哭了,我帮你打凳子了!”奶奶无意间教育孩子要学会转嫁责任。  孩子上体育课打篮球时弄伤了脚,家长跑到学校找领导理论。从学校场馆设施到教师素质,从教育方法到学校应急处理能力,这位家长给领导好好上了一课。家长慷慨激昂之际,孩子站在旁
在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历史上,经常被强调并使用的方法是“对译”,比如中文译成英文,英文译成中文;中文译成日文,日文译成中文等等,但在进行中国的文言文学习时,却很少有人把白话文翻译成文言文。听老师“串讲”,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毋庸置疑的主要形式。现在,《对译·学以致用——另辟蹊径的高效文言文学习》出版了,它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指出了另外一条路——哦,文言文可以这样学!  “串讲”的特点是
课程改革在大家的忙碌中已悄然过去几年了,今天,我们来谈当年新课改的启动和强力推进,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亢奋与激动。  我手里的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语文》,可能不是最新的修改之后的教科书,但是,通过对教材目录、对教材里的课文以及相关的其他内容的阅读,逐步得到以下印象。    一、编排体例灵活多变    如单元数量不强求统一。六本教材,每一册的单元数没有统一,多数是每学期六个单元,但是九年级就
“真正的教育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又从真诚的倾听开始”。倾听,是一把打开学生的心锁的钥匙,为教育的递进与成功打开心灵的窗户。诚然,倾听是教育的开始,连着教育的过程,也影响着教育的结果。懂得倾听,藏着师者尊重学生的情愫,透着师者演绎教育的思想。诚然,唯有用心倾听,才能奏响成功教育的乐章。  思想,往往以其抽象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让人敬畏三分。教育思想更是汪洋大海,纷繁复杂,明者让人醍醐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