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构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再思考

来源 :美术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艺术学理论”上升至一级学科以来,关于该学科的建构仍存在着不少困惑和难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回归其基本概念,要重视读书、识史和基础理论,应在大众化与精英化、本土化与西化之间实现真正的沟通,更要顺应高科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断催生艺术观念的更新,唯其如此,艺术学理论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建构起真正属于它自己的体系与框架。
其他文献
本文是清末收藏家完颜景贤书画碑帖收藏研究的一环。在以往的研究中,笔者针对景贤收藏时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他的收藏内容及倾向做了考察。本文在此基础上,聚焦于景贤作为收藏家这一层面,考察了他的三个收藏目的,即为谋求功名利禄的目的、为提供学书楷模的目的,以及为确立自身的身份认同并以此自豪的目的。通过考察,明确景贤爱好书画碑帖,并用其一生精力建立起庞大收藏的背景。
本文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两幅肖像画作品《吉内薇拉·德·班琪》和《蒙娜丽莎》置于佛罗伦萨肖像画的发展史中来考察,揭示其在1470—1530年佛罗伦萨肖像画的形式演变与种类创新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研究文震亨的书画,是由其个人家学、收藏、识鉴、阅玩、装褫、铨次等要素共同组成的,这些要素在文震亨的论述当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文氏的书画体系。辨伪、文人书画观、实践分别是贯穿文氏书画识鉴、阅玩和装褫等要素的主线。文氏的书画可能不仅仅是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体系,或许它寄托着文氏对于晚明汉文化以及整个家族传统的情思。
苏汉臣是北宋末与南宋初“院体”画院画家,其在婴幼题材人物画上造诣颇高,也因此享誉画史。本文通过其著名“风俗”画意题材作品《秋庭婴戏图》背后所折射的画意情状,探析苏汉臣这位“南渡”画家在时代变迁下所进行的“独特”艺术题材创作,进而对美术史产生诸多思考。
19世纪起流行于西方的形式主义影响了当时整个人文科学领域,时至今日也仍然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陈平教授一直以来关注美术史学史及艺术方法论问题,他从形式主义方法
对新媒体艺术的体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注重实体与推理的装置性力学思维,向注重虚拟在场关联的数字化信息思维转变。同时,针对近期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瓶颈,它已具有某种“再转型”的征兆——即由碎片化、臃肿的、机器算法为主导的信息思维,向注重个性心念感知一体化的量子思维意识的跃升。其结果将把艺术带入整一时空观的崩解、过程性体悟的回归以及与物平等的人机“共谋”新时代。
帕特丽西亚·皮希尼尼等国外当代艺术家以塑造“另类生物”形象为切入点,叩问人与自然、虚构与现实的边界,借助“他者”的目光重新检视时代所面临的道德、审美、生存环境、科技发展与伦理冲突等多方面的困境。“另类生物”的塑造,事实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现真实世界的途径,并给予艺术创作者与研究者以深刻启迪。
龙纹的发生与演化历时悠久,见证了中华大地漫长的文化进程与积淀,也是我们研究北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符号。龙纹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出中华文化区域多元共构性特征,也体现出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多元融合性特征。本文从远古蛇崇拜为切入点,以蛇纹到龙纹的形态变迁与演化为主题,从图腾崇拜、精神意象与文化融合等不同角度对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中的龙纹进行分阶段的比较与分析。进而从图像形态与寓意演化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进程。
新世纪初,德国艺术史家霍斯特•布雷德坎普(Horst Bredekamp)的一系列图像研究基于作为主体的图像及其行为理论,而致力于一种超越历史的艺术史叙述。他的这一系列研究瓦解或回避了图像的智性结构,回到了图像原本的摇曳状态,由此构纟只的艺术史叙述亦从既有的稳靠逻辑中脱离出来,进入了一种野蛮的晃动和不确定的移变中。然而,这并没有否定既有的种种智性解释和叙述逻辑,毋宁说它是对于图像和艺术史叙述之生命力的一种扩展。
历史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历史叙事,而非历史本身.因此,本文立足历史叙事指出了叙事主体与发生主体的动态关系,并以“将来时态”“现在时态”“过去时态”三个概念辨析这种动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