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在管理体制、课程开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江苏省内10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人文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专项调研。结果发现,大部分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实施机构不健全以及人文环境薄弱等诸多问题,亟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使人文素质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问题: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现状堪忧
  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机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6所院校的管理机构附设在教务处,具体实施挂靠某个二级教学单位;有2所院校的管理机构附设在学工部门,具体实施通过团委以及社团;还有2所院校专门成立二级教学单位,具体负责管理及实施。
  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根据总体目标,依照实施路径和内容,通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调动、利用校内资源。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多属于单向垂直管理,虽能通过运用行政权力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效保障,但横向的合作统一就很难避免“多头领导、管理混乱、无从下手的局面”,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和深入地发展。
  课程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否满足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提高需要”时,选择“能”的占17%,选择“一般”的占45%,选择“不能”的占38%。对部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实地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将培养目标仅仅瞄准学生的第一次就业,只追求人才的短期效应而忽视了人才的自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有50%以上的院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在必修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比重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开设。而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体部分的学校公共选修课,其开设呈现教师凭兴趣开课,学生凭兴趣选课的现象,其中有2所院校甚至以单一的文学艺术教育类课程代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呈现被边缘化或者被虚化的现象。仅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技”的层面上讲授过多,而对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挖掘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不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开发,系部、团委和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未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联系。
  教师人文素养缺失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在调查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所起的作用时,有62.3%的同学认为“很重要”,有30.7%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可见,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其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精神的丰厚,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缺失已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是高职院校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激励机制,使得人文素质教育质量达不到应有的保障。二是教师缺乏结合专业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对于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如何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思考,使得专业课程难以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分析调查资料数据后发现,只有28%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能够经常对他们进行职业方面的人文教育,而有近34%的教师反映,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有关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比较困难”。
  
  对策:构建有效保障机制,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实施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保障机制能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促进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各个因素和各方力量形成有机合力,发挥最大效能。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确保人文素质教育高效运行创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从学校整体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理机构。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如教务处负责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安排高素质的教师担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宣传部统领团委、学工等部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保障机制,合理设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保障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要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要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体系改革,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进入第一课堂。建立弹性选课制度,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要求,加强文理兼容的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其次,按照与课内有效衔接的原则科学设计,开发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理想、情操、智慧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成熟,提高学生的自我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培养机制,提升师资队伍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学术道德、创新的学术追求、无私的育人情怀,对丰富、提升学生的素质、人格和精神境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应加强建设的方面。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纳入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二是建立符合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规范教师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使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在精神、物质和事业发展等各方面获得应有的回报。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建设机制,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校园人文环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土壤,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环境。为此,一是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使师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二是要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在构建和谐校园物质环境的同时,要注重加強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一些人文景观,增加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要注重校园道德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用适当的方式加强校训校风宣传,树立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构筑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师生人文修养的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肉品的需求量也在加大。生猪养殖数量也在增多,养殖规模逐渐加大,养殖效益逐渐提高。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管理技术不科学、消毒管理工作不规范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畜牧行业取得很大成就,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率。中小型猪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符合现代绿色化生产理念,保护周围环境,对粪污进行有
新吉林黑猪作为东北优良的地方品种深受养殖户的喜爱,做好日常饲养管理是提高新吉林黑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是
高职教师教学科研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必须体现的服务功能,其目的是满足高职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学科研要求、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教学和网络信
在同期发情中黄体酮阴道拴在羊业、鹿业等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普遍,对母畜的繁殖效率有巨大作用。但在实践生产中应用阴道栓时却存在种种不易控制的细节问题,导致阴道感染或栓体
为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近年我国致力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畜牧养殖比例大大提升。本文主要分析高温下影响仔猪健康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坏死杆菌病和猪炭疽的临床表现,
教体结合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之一,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着力构建适合我国实
将腹腔注射技术运用在畜牧医疗诊治工作中,能有效提升危重型家畜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阐释了病危猪腹腔注射的基本要求,围绕注射器材选用、保定方法选择、注射位置确定、注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得到高度重视,羔羊因肉食鲜美等特点在畜牧业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羔羊腹泻等问题在饲养过程中较为多发,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对畜牧业也
倡导生态环保,传承道家文化,促进天人和谐。7月24日以来,20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河南省“行知大河”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团在老子故里鹿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