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如何能使作业丰富起来,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目的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下怎样布置学生作业的一些做法.
一、布置游戏型作业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型作业,使学生在游戏中乐学. 如在教学“分类”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互相整理同桌的书包,让学生在整理同桌书包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问题的思路是要把书包里的文具分类放好,使其既好看,又方便,从而把学到的分类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得以巩固;学习了“可能性”的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做“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感受;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用喊口令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总之,游戏型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的合作能力.
二、布置趣味型作业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 他们喜欢贴近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如复习“克和千克”的知识后,教师可布置“生活在线”——《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体重54克的妈妈拿着一块重50千克的面包给我,我吃完后,背起一个重2克的书包,急急忙忙向学校方向走去. 路上,我看见体重80克的胖爸爸从市场买来了一条大鱼. 我问:爸爸,这条鱼有多重,爸爸说这条大鱼重5克. 到达学校后,我迅速拿起一个重350千克的排球到运动场去参加体育活动.”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批了“可能吗?”三个字,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本题将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改为富有情境性的数学日记. 这样的设计,不但使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知识,使作业充满活力,还巧妙地培养了小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布置实践型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地体验不可. 为此,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这样,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布置开放型作业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样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 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①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 × 48 = 240(元);②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 × 90 % × 50 = 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③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 × 90 % × 50 - 5 × 90 % × 2 = 216(元);④多买2本再按原价推销出去,全班共付:5 × 90 % × 50 - 5 × 2 = 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性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又能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布置作业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
一、布置游戏型作业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型作业,使学生在游戏中乐学. 如在教学“分类”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互相整理同桌的书包,让学生在整理同桌书包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问题的思路是要把书包里的文具分类放好,使其既好看,又方便,从而把学到的分类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得以巩固;学习了“可能性”的知识后,教师可让学生做“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感受;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用喊口令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总之,游戏型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的合作能力.
二、布置趣味型作业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 他们喜欢贴近生活实际,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如复习“克和千克”的知识后,教师可布置“生活在线”——《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体重54克的妈妈拿着一块重50千克的面包给我,我吃完后,背起一个重2克的书包,急急忙忙向学校方向走去. 路上,我看见体重80克的胖爸爸从市场买来了一条大鱼. 我问:爸爸,这条鱼有多重,爸爸说这条大鱼重5克. 到达学校后,我迅速拿起一个重350千克的排球到运动场去参加体育活动.”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批了“可能吗?”三个字,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本题将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改为富有情境性的数学日记. 这样的设计,不但使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知识,使作业充满活力,还巧妙地培养了小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布置实践型作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地体验不可. 为此,教师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这样,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能力,而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布置开放型作业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样价为5元的书,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 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①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 × 48 = 240(元);②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 × 90 % × 50 = 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③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 × 90 % × 50 - 5 × 90 % × 2 = 216(元);④多买2本再按原价推销出去,全班共付:5 × 90 % × 50 - 5 × 2 = 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性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又能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布置作业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