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95例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睾丸扭转(TT)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7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3~42岁,平均19.6岁。95例中,91例以阴囊疼痛起病;1例诉右侧睾丸肿大6 h,无疼痛;3例以左侧腹股沟区痛性包块就诊。91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其中88例CDFI提示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3例CDFI提示血流信号正常。91例术前行CDFI检查确诊,4例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睾丸扭转。发病到手术时间<5 h 10例,5~10 h 25例,>10 h 60例。

结果

9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诊断92例为阴囊内睾丸扭转,3例为隐睾扭转。阴囊内睾丸扭转患者中41例行患侧睾丸切除、51例保留,隐睾扭转患者中1例行隐睾切除、2例行隐睾固定于阴囊内。术后随访68例,随访1个月~15年,1例保留的坏死睾丸发生萎缩,其他67例睾丸大小无异常,术后均无睾丸不适,均未出现再次扭转。

结论

CDFI是临床上最具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确诊后需及早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睾丸功能,对于隐睾扭转则应慎重保留患侧睾丸。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一例因产后大出血致出血性休克,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在产后出血的抢救过程中该患者出现深色尿,少尿,肌酸激酶升高,血、尿肌红蛋白阳性,确诊横纹肌溶解症。急诊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通过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并采取水化、碱化及利尿,纠正酸中毒、高钾、低钙等治疗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西藏自治区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PHU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共收治PHUS患者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1例PHUS患者平均年龄为(27.0±6.2)岁,均为藏族,5例剖宫产分娩,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胸痛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妊娠结局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3例妊娠合并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妊娠合并胸痛患者中,急性胸痛(发生<72 h)9例,亚急性(72 h~<30 d)和慢性胸痛(≥30 d)各2例。(2)13例中,6例(例1~6)胸痛原发疾病为主动脉夹层,1例(例7)为心肌梗死,1例(例8)为横结肠癌,
期刊
期刊
目的结合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总结孕期及产后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CAPS)的诊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例抗磷脂综合征孕期急骤加重为CAPS的病例,经及时有效诊疗康复出院。分析病例特点,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孕期及产后发病的CAPS的诊断、处理原则及母儿预后。结果(1)病例报告:该患者孕前诊断抗磷脂综
对孕产妇危重症病例进行多学科参与的临床评审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必由之路。当前可采用相关筛查标准和附加指标,特别是结合专家意见,确定真正的危重症和临床诊疗过程有待改进的病例进行评审。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和流程,都应尽快开展评审工作。同时,通过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探索适用于不同级别医院的标准化评审流程,为今后各种指南更新和政府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回顾性分析威海市立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诊治的1例附睾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5岁,发现双侧阴囊内包块20余年,进行性增大。查体右侧附睾尾可触及直径3 cm、左侧附睾尾可触及直径2 cm的结节样肿物,均质硬,无触痛,与阴囊皮肤无粘连。超声示右、左侧附睾尾部分别见27 mm×16 mm和23 mm×16 mm的低回声结节,回声不均,边界欠清,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行双侧附睾肿物切除术,切除
期刊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全科医学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文章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为着眼点,从高等医学院校重视全科医学教育、高水平综合医院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以及专业行业学(协)会引领全科医学学科发展等多个角度,对如何强化全科医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