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等县:苦干不苦熬,杀出“贫困重围”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puqi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地处滇黔桂石漠化片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壮族人口占比超过98%。在壮语里,“天等”意为“耸立的石头”,这一寓意反映了当地石山林立、恶劣的生存条件。
  如何才能摆脱大石山区难以承受的生活之痛?如何才能从恶劣的石漠化环境中杀出“贫困重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凭借长期磨练出来“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不等不靠,坚韧不屈地向命运挑战,信心百倍地向贫困发起总攻。
  苦:大石山区难以承受的生活之痛
  已近不惑之年的赵祖华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决定离开家乡外出闯荡的那一天,那是2001年夏天的一个晌午,他瞒着父母从舅舅那里要了些车费,和几个同学一起,顶着太阳从村里赶到县城汽车站,坐上了开往广东的大巴。
  这是赵祖华第一次出远门,大巴车经过长途行驶,第二天早上抵达佛山汽车站。
  赵祖华老家在天等县驮堪乡驮堪村,当时的他刚高中毕业不久,还不知道未来能做些什么,但心里却坚信要靠打拼结束苦日子。在远离家乡的城市,赵祖华开始了打工生涯。从最初的电子厂,到后来的超市、服装厂,尝试了不少岗位。
  如今,赵祖华已返乡成为一家制衣厂的负责人,服装远销欧洲、中东等国外市场。“月均出货6万多件,效益不错。现在,全家人都生活在一起,孩子不用再留守了。”赵祖华忆往昔感慨万千,“以前日子太苦了,每天都为收入发愁!”
  在天等,贫瘠的大石山仿佛压在人们的心头上,让人“喘不過气来”。对苦日子,驮堪乡道念村立屯村民的体会可能更深。村民小组长赵荣新说,立屯曾“穷”闻天下,屯里四面环山,状如锅底,历史上曾与外界天然割断。
  “缺地缺水缺交通,缺粮缺钱缺媳妇。”提及过去,上了年纪的村民有道不尽的苦水:以前出村,必须翻过屯前的几座大山,攀着石头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路不通,建房、看病更不容易。材料运不进来,只能盖茅草屋,人畜简单隔离;出山进山不便,有的村民生病难以及时医治,进而小病拖成大病。
  当地干部群众决定用双手凿出一条出山路。从1973年起,立屯三代党支部书记带领几百名村民,历时24年打通一条出山隧道。24年间,打钝2000多条钢钎,报废460多辆人力车,搬运石头1万余立方米。
  今天,在入屯隧道口有这样一副对联:“廿年凿石穿山不信我村无出路,百户同心协力敢夸立屯有前途。”对联字迹苍劲有力,和隧道里陈列的钢钎等旧物一起,仿佛向世人诉说着过去那段“愚公移山”的岁月。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立屯这种坚定的奋斗意志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也逐渐培育出‘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说:“近年来,在立屯精神带动下,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基础设施建设、石漠化治理,越来越多的山区乡村实现旧貌换新颜。”
  闯:一股拼劲赢得20多亿元“劳务经济”
  天等到北京,相距2000多公里。每年春节,在北京经营着几家米粉店的“90后”青年梁增峡,都会带着家人回到老家过年。而后,再返回北京开始新一年的奔波。
  “现在出门基本不用导航,周边的街道都熟悉,光送外卖都跑了不知道多少回。”梁增峡说,初到北京时其在老乡经营的一家桂林米粉店做小工,早起晚睡,虽然辛苦,但出来闯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39岁的王卫国是梁增峡的领路人。作为第一批到北京开桂林米粉店的天等人,王卫国闯荡的经历更不易:“除人生地不熟之外,更让人急得睡不着的是店里的生意,每月经营成本2000元左右,而营业收入却只有几百元。情急之下,大家跑出去发了大半年订餐卡片,生意才慢慢好转。”
  如今,天等人开的桂林米粉店已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深深扎根,高峰时全国店面有近3000家,一些上规模的米粉店还着手打造“辣天等”新品牌。在王卫国看来,家乡大石山区条件艰苦,但同样磨练人的意志,不怕苦、能吃苦是天等人从山里走出来的最大优势。
  在书写“一碗米粉闯天下”传奇的同时,天等县整体劳务经济也迈上新台阶。截至2017年年底,天等已有13.3万人外出打拼,占全县人口近三成,全县劳务经济收入20多亿元,形成了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创业的“天等做法”。
  “现在仅深圳光明新区就有上万名天等人,由于外出人员多,县委还探索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天等县进结镇孟养村村民李永华常年在深圳务工,现在是天等县流动党员深圳党支部书记。他介绍说,流动党支部在方便党员过组织生活的同时,也为家乡村民提供了服务和帮扶,带动更多人在外打拼。
  在一些劳务输入地,流动党支部的成立还为当地社会治理做出了贡献。“党支部会组织召开座谈会,加强务工人员管理,帮助大家增强法律意识,还经常组织义工服务社区,深受当地社区好评。”李永华说,“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过去被称为打工者,现在被称为城市建设者了!”
  归: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有人往外走,有人向乡归。天等县委书记吴强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天等人外出闯出了新天地,一些在外积累了资金、技术、项目的创业者开始积极返乡,在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的山区续写返乡创业的故事。
  “小时候家里穷,吃碗面条就像大餐一样。现在条件好了,就想着力所能及地帮乡亲就地搞一些产业。”45岁的天等籍企业家黄文强在外打拼多年,现在是南宁一家旅游公司负责人。两年前,他与合作伙伴在道念村立屯流转了400多亩土地,发展中高端水果种植。
  “每亩土地年租金600元,在果园干活日工资80元,而且贫困户还能享受每年4000元的小额贷款分红。”道念村包村工作队队长邓洁源说,目前果园已种下西瓜芭乐、香水柠檬等多种优质水果,屯里还在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业,并结合立屯精神打造艰苦奋斗教育基地。
  在天等县都康乡岩林庄,返乡创业的“女能人”农爱珠在村里办起了乡村旅游景区。记者在当地走访时,正赶上一场在景区进行的农村单身青年联谊会,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现在一些村屯的大龄青年择偶难问题比较突出,组织这样的活动为青年脱单做点贡献。”对于乡村发展,农爱珠想法很多:“大家可以来景区做工,也可以种蔬菜或一起搞民宿旅游。村里有就业机会,才能留住年轻人。”
  在天等县,不少山村开始因火热的返乡创业而充满活力。天等县委副书记潘滔说,近年来,天等县出台了《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暂行办法》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引导和支持返乡人员、致富能人在家乡干事创业。
  “县里支持力度很大、很务实,让我们吃了‘定心丸’。”返乡创业人员梁邦红说。2016年,他投资3000多万元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成立了九零零饰品涂装设计有限公司,把浙江总部的五金工艺品部分生产线搬回家乡。
  “现在东部地区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不少企业开始使用数控技术和智能機器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这为西部贫困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梁邦红介绍,除园区厂房外,公司还在县里多个乡镇设立了10家“扶贫车间”,让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就近增加收入。
  眼下,“扶贫车间”这样的返乡创业成果在天等已形成燎原之势,广布于各个乡镇、村屯。全县“扶贫车间”已达137家,带动3740名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
  啃:“扶智壮志”攻脱贫攻坚“硬骨头”
  在“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天等人告别了贫困。但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至今仍有5万多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如何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天等人的选择是:继续以更大力气发扬“天等精神”,对贫困户“扶智壮志”,不断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
  都康乡把孔村是一个人均不足5分耕地的贫困村,全村至今仍有上百户贫困家庭。记者观看了把孔村一场分享脱贫经验的“脱贫故事会”。“养兔一只能赚近100块”“一张蚕茧平均收入800块”……在现场,有脱贫村民用亲身经历给乡亲算起收益账,还有致富带头人分享“致富经”,邀请村民共同创业致富。
  天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张雪奎说,这种接地气的“脱贫故事会”自去年9月份开始在全县村屯陆续开展,不仅讲述脱贫励志故事、诠释脱贫帮扶政策、推介脱贫产业项目,还播放脱贫典型视频、征集脱贫意见建议。目前全县已举办脱贫故事会247场,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20个。
  对贫困户开展“扶智壮志”活动既有励志故事,也有实践带动。记者来到驮堪乡南岭村犇犇养殖小区时,村民劳绍般正给牛场里的几十头肉牛喂食蔗梢蔗叶。与传统的一些养牛场所不同,牛场里并没有难闻的气味。“牛粪经过棚里的生物菌发酵,不仅没异味,而且发酵后还能作为农家肥销售。以前蔗叶都没人要,现在变成了宝贝。”劳绍般说。
  今天,在有20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驮堪乡,这种生态肉牛养殖方式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香饽饽”。据乡党委书记农文杰介绍,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方式,全乡已建设了21个肉牛养殖扶贫示范小区,肉牛养殖规模已发展到近7000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一路唱歌一路来,一路唱得百花开”。壮族是个对民歌情有独钟的民族,在天等这个壮族人口聚居的县份,人们唱起的嘹亮山歌在山间回荡,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长期在远离老家的城市工作,虽偶尔回去探望父母,也多属公差时顺便为之,见个面,说几句话,来去匆匆。  每当我要动身返回时,父母总是一脸真诚的感激:“你一回来就打扫卫生,买菜做饭,我们什么都不用想不用干,净享着清福。”他们争着给我提小件行李,紧随着我,步履蹒跚地走到小区大门外,母亲见了邻居就叫对方的名字打招呼,说:“我们的大儿子回家了,现在要走了,过一段还要回来,还要回来的……”父亲嘿嘿笑着,一会儿把
期刊
上个世纪50年代,麻风病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各级政府在偏远的大山里,建起多个麻风村和麻风病院,对麻风病人集中隔离治疗。贵州省黔南自治州长顺县上坝麻风病院筹建于1957年,位于广顺镇新云村一个叫龙岭的地方。刘明先是麻风病院唯一的医生,从踩点建设到医治患者到后来接纳救助返回的麻风病人,在荒凉的大山里无私奉献60年,演绎着一个仁义医者和一群苦难病人的感人故事。  30岁时临危受命
期刊
她以前一直不喜欢“家属”这个称呼。她觉得,家属顾名思义,就是家里的附属品,有点儿对人格和价值的否定。  她是一个浪漫的女人,崇尚比翼鸟、连理枝的爱情。结婚后,她毫不犹豫地调到了他的身边,一个驻扎在大山深处的空军某飞行大队。  他第一次向战友们介绍:“这是我家属。”她差点晕过去。恋爱时,他可是三句不离“亲爱的”。  “以后不许叫我‘家属’,太俗气了!”她气呼呼地冲他嚷。“那有什么俗气的?当兵的称呼妻
期刊
李老今年70岁,老伴儿68岁。退休前,老两口都是某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老的两个儿子先后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如今都在北京定居,老两口的空巢生活过了将近10年了。起初,一切似乎都还和谐,他们还经常出门旅游。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两口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李老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老伴儿患有严重的高血压。2017年年初,李老心脏病突发,幸亏邻居帮忙,叫来了120急救车,李老住进了医院。当天晚上,独自在家的老
期刊
今年春季,附近的两所村办小学同时并到中心校。随着师资力量的增多,学校决定,从一线教师中提拔一位业务领导。  学校领导班子会上,年过五旬的老校长率先推出了自己心中的最佳人选,是一位教龄不满10年的班主任小张老师。老校长的话刚一出口,整个会场即刻变得骚动起来。说实话,众人对老校长的提名并不看好。首先,小张属于非师范类毕业,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大家怕他担不起领导大任;其次,小张家住农村,父母的身体常
期刊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国信办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是指如微信群、QQ 群等各类互联网群组。《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目前,已有多名群主由于疏于对群的管理以及群内不当言论被处理。  案例1:微信群发布侮辱言论 群主被
期刊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略的强力推进下,全国几千万贫困人口拔了“穷根”,过上了扬眉吐气的美好新生活。但在一些地方,仍有不少贫困户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成为扶贫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是什么导致他们“安”于贫困、意志消沉?是“懒入骨髓”、真的没有希望,还是扶贫方法不对头?记者走近贫困户,开展了一次近距离观察。  开车一个多小时后,便没有了路,再爬半个小时的山,才能到达蒙继合的家。来
期刊
大巴车一圈一圈地绕着“之”字拐,一段锯齿状的山峰轮廓线往后倾倒下去。每日穿行于千年彝寨和西昌市区的百公里山岳之间,售票员莫小梅不免觉得乏味。但是今天,她一路都很兴奋——因为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是一朵纸上玫瑰,画在纪念册的衬页上。而那本纪念册鲜红色的扉页上,印有金灿灿的国徽和政协会徽,正是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第一次会议的丈夫、火箭军某旅二营副营长沙子呷送给妻子莫小梅的礼物。  一路
期刊
靠捡废品为生的农民夫妻,一次次从垃圾堆里捡回弃婴抚养  提起程传洲夫妻,邻居们赞不绝口:“他们积德行善,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程传洲和张改玲是河南邓州市一对靠捡废品为生的农民夫妻。40年前,程传洲的妻子张改玲在垃圾堆里捡到第一个孩子,当时她觉得孩子可怜就带回了家。后来,他们夫妻接连几次在垃圾堆里发现弃婴。“孩子哇哇地哭,没人管,我不捡回家孩子怕是活不了。”就这样,夫妻二人一共收养了9名弃婴
期刊
《隋唐演义》载,萧后欲请帝听莺啭,袁宝儿说“莺声老矣”,劝帝不如去别处。于是萧后大怒,以为在影射她,袁宝儿终于遭贬——足见女人有多惧老。  老,是任何人不可改变的宿命。若干年前,有一次开会见到一女子,只觉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是谁。后来得知,竟是某老师,也就一两年没见,老了这么多!再见她,为上次的没打招呼而尴尬,可无法解释。  对“老”的残酷就此留下认识。那时以为某老师是特例,以为多数时候,岁月毕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