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的古文理论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uit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不但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还对其它文学文体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当时和现在语文教育与教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次古文运动中,韩愈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为这次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韩愈古文理论的研究,能够为我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古文运动提供帮助,同时能够使其更好地运用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上。
  关键词  韩愈   古文理论  文以明道
  前  言
  蔡元培曾说,“古文运动是众多作家共同参与的文学上一次革命”。中唐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倡导,陈子昂、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柳冕等相继而起,身体力行推动的散文复古运动,在文风上提倡古朴反对奢靡,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师古且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韩愈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文以明道”的理论主张,主张文、道并重;师古而不拘泥于古,贵在创新;重视道德修养与文章的关系,而且以丰富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古文”的写作规范,开拓了“古文”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古文”的艺术表现手法。韩愈在理论上为古文运动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上为“古文”的写作树立了典范。其中,韩愈的“文以明道”被视为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下面主要研讨韩愈的这一文论主张。
  一、“文以明道”——韩愈古文理论的基点
  “文以明道”历来被认为是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石。文与道的关系,一般说来,就是道是文的实质,文是道的形式。“文以明道”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也有它的启示作用,它启示着学生作文内容要言之有物并要联系当今社会生活。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这两句话道出了韩愈在中唐时代乃至于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韩愈的古文理论以“文以明道”为基点,对于如何运用古文来传道教化百姓,提出了有益的意见,表现出了中唐文人对日渐衰微的儒家之道在文学领域重振的愿望。
  贞元九年(793)韩愈二十六岁时写的《争臣论》,其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其道也。(《韩昌黎全集》卷一四),这里,韩愈首次明确提出“文以明道”这个概念。对于“道”,韩愈这样界定:“吾所谓道也,非尔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舜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也。”(《原道》)所以,从理论层面上讲,韩愈所传之“道”是上承三代圣贤,下接亚圣孟轲,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之道,是儒家治国安邦、经世致用之道。韩愈以前,北周的苏绰、北齐的颜之推,都有儒家的倾向,但是没有标出儒家之道。
  需要注意的是,韩愈虽本于道,但并不轻视文,他主张”用文尚能”,把重道与尚文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文道结合“论,即”文以明道,卫道重文”,这从新的角度与高度,比较正确地解决了“文“与”道“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写文章的目的在阐扬儒道,另一方面,”明道”所依靠的是“文”,没有好的文章也就谈不到”明道”。这样,在他看来,“文”虽然是手段,它却又是相当重要的。“明道”实际是一个总的标的,它是否能”明”,还是在“文”的优劣。所以韩愈一方面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忘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另一方面他又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生书》)。两种议论,看似矛盾,实际上是说出了”文以明道”的兩个侧面。韩愈不视“文“为“道“的附庸,也不把它作为“道”的简单的表现形式,而认为它独立于“道”之外,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价值。这是“文”与“道”的二元论。这表明了韩愈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自觉的文学观念“,强调在儒学、道德等之外,有独立的“文学”之文。
  二、存在质疑:“文以明道”并非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
  对韩愈及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对“文以明道”的核心地位提出了质疑,认为“文以明道”并非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 有意“明道”之作也并非韩愈作品中的精华。
  在《韩愈论》一文中,苏轼对韩愈还另有一番评论:“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此论并非故意标新立异, 在宋代,持有这种看法的远不只苏轼一人。苏轼的学生张耒也撰有《韩愈论》,文中说:“韩退之[注: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以为文人则有余,以为知道则不足。”程颐也说:“退之晚来为文所得处甚多。学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却是倒学了。因学文日求所未至,遂有所得。”(《二程遗书》卷十八)他们都认为韩愈并不是因为要“明道”而作文,而是因学文而及道, 其中显然存在着有意与无意的区别。
  韩愈在《争臣论》、《题欧阳公哀辞后》、《答李秀才书》等文中都有“文以明道”的表白,他也确实写过“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之类的“明道”之作,但并不全是为“明道”而作文。韩愈曾说,“性本好文学, 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 沈潜乎训义, 反复乎句读, 砻砻乎事业, 而奋发乎文章。”(《上兵部李侍郎书》)虽属于自谦之语, 却也比较符合事实。郭绍虞先生说:“实则传道是后世道学家的事, 授业者正是当时古文家的事。所以韩愈于此二者虽是并重, 而比较言之, 则韩愈于道的方面所窥尚浅, 于文的方面所得实深。故韩门弟子与其谓之学道, 不如谓之学文。”因此,过分强调“明道”作用,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参考文献:
  [1]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M].岳麓出版社1999。
  [3] [唐]韩愈.《原道》、《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5] 王运熙、杨照,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 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在关于什么才算是法和立法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所有国家机关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都是法,制定它们都是立法活动;有人认为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才是法,只有制定法律才是立法。前者称为广义说,后者称为狭义说。这种广义说、狭义说除了能给人以表面上似乎能说明和解决问题的印象外,实际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一位法官不能说:“我持广义说,认为乡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法,我也要把它作为办案依据。”另一位法官也不
期刊
英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想在英语教学上取得成绩,必须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下功夫,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让老师、家长强迫地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以后,对各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根据我们在新生入校后的调查,90%以上的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
期刊
凝聚是算术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分析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言并非某种外加的成分,而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地说,这正是现代关于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即指明了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也就是说,在数学特别是算术和代数中有不少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得到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成了一个对象──对此我们不仅可以具体地研究它们的性质,也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旨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 初中体育 有效性  体育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收获明显;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呢?  一、教师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者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语文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教学活动呢?  一、导之入境,以我情激他情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旨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 初中体育 有效性  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对预期目标的圆满完成。体育课堂有效性应表现为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收获明显;教师上课轻松,组织有条理;器材和场地利用率高,无资源浪费。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呢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学习中国”APP与“党政图书馆”这两大政治类数字出版平台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的不同,分析总结了我国政治类数字出版平台的创新和发展,并指出目前我国政治图书数字出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政治类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政治类图书 数字出版 “学习中国”APP “党政图书馆”  政治类图书在图书出版行业地位特殊,它是国家政治思想传播的有效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的比重不容忽视,如何利用课堂有效引导学生体会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曾就《涉江采芙蓉》一课做了点教法的尝试,欲与同仁切磋。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2》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篇幅短小,但孕育丰富的情感,选自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上,都是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极好范文。  为提高教学效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人在从事英语教学过程中,一直注重诱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并收到了良好效果。近几年,我校根据市场需求增设了机械专业,我一直承担此专业的英语教学工作。下面谈谈我在该专业的英语兴趣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使他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科学教学实践中,实验课堂探究活动经常出现看似热闹,却并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效果。因此,如何让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是我们科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 既离不开学生, 也离不开老师。在实验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对观察、实验的内心需求。  关键词:科学实验课 师生互动 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