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兰竹菊谓之雅,牡丹吐艳称之俗。中国历代文人画中几乎没有娇艳欲滴、色彩艳丽的牡丹。二十世纪现代四大家之一的自称“三十学字,五十学画”的吴昌硕却画梅兰竹菊,画水仙石头也画牡丹,他的画雅俗共赏,文人雅士喜欢,平头百姓也喜欢。吴昌硕诗人但丁为旧世界送葬,更像画家乔托为新世界接生,他开创了现代中国文人画的先河,是中国现代画的开山鼻祖。他让中国画面目一新,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吴昌硕的艺术有着划时代意义,是中国画的里程碑。中国现代很多成功的画家多受到吴昌硕的影响,如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也有很好的表现,其1918年创作的《花卉六条屏》在某场拍卖会上起拍为260万元,最终以460万元落槌。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有人说吴昌硕的画好,但吴昌硕会说自己的字更好,有人说吴昌硕的字号,吴昌硕会说自己的印更好。其实吴昌硕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他以金石入画入书,同样也以书画入金石。
  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吴昌硕,他的篆刻成就确实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他的篆刻先从“浙派”入手,后攻汉印,同时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的影响。搞篆刻的人都知道,要刻好字首先要写好字,所谓七分写三分刻,而吴昌硕书法中篆书成就尤甚。他喜临石鼓,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他的篆书凝练遒劲、貌拙气酣,有金石气息。有这样的书法功底,篆刻自然不同凡响,细细品味吴昌硕的印章,会感觉到有种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
  在篆刻方面,吴昌硕上取鼎彝、秦汉,下挹明清,创造性地以厚重的钝刀,用切、冲两种刀法结合治印,这样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处见厚朴,小小一方印章所诠释的美学意义是巨大的。20世纪初叶,杭州西泠印社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西泠印社从此风光无限,现在仍是中国艺术家的雅集。
  
  历经磨难开宗立派
  
  吴昌硕的一生是历尽磨难的,所处的时代是动荡不安的。吴昌硕生于1843年,殁于1927年,1843年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吴昌硕恰在这时出生。在吴昌硕17岁那年,太平天国与清兵的战火终于燃到了他位于浙江安吉的老家,为避战火,吴昌硕一家四处逃难。5年后,吴昌硕返回了家乡,这时除了老父亲外,全家人都去世了。蓬蒿满院,瓦砾遍地,吴昌硕与父亲相依为命,种地为生。这样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立志要以一技之长改变命运,改善生活。这样就迫使他必须走一条雅俗共赏的道路,使自己的画能卖得出去,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吴昌硕的画里往往有水仙,有石头,也有牡丹。水仙与梅兰竹菊一样高雅,为文人所推崇,而石头坚硬的个性吴昌硕十分喜欢。艳冠群芳的牡丹他并不喜欢,但为了迎合市场,为了迎合世俗审美,他也将其融入了画中,因此整幅画常常上面是牡丹,中间是石头,下面是水仙。雅与俗终于在吴昌硕的作品中和谐相处了,他之后的文人画终于走上了一条雅俗共赏的道路,而他也成了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
  
  雅俗共赏个性鲜明
  
  在我们收藏吴昌硕的书画篆刻作品前,应先学会如何欣赏他的作品。吴昌硕是位从民间走过来的文人画家,他的画虽然雅俗共赏,骨子里依然透着文人的气息。中国画的源头是书法,篆刻的基础也是书法,吴昌硕书法的功力十分了得,笔笔老辣圆浑。他临习的古帖不少,终身学习的却是石鼓文,石鼓文是篆书的最高境界,吴昌硕的篆书同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吴昌硕的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荷花、水仙、紫藤等,金碧辉煌,鲜艳夺目的牡丹也时常出现在大师的作品中。他画的紫藤、葡萄、葫芦等犹如狂草,笔笔可见深厚的书法功底。他的画作中,石头、题跋、印章、花卉顾盼生辉,有机和谐,用墨用笔浓淡干湿,轻重缓急,挥洒自如。用色也十分大胆,鲜艳的重色如西洋红也经常出现在画作中。他的画生意盎然,浑厚古拙但同时不乏书卷气,在青藤、雪个、石涛、扬州八怪等大写意绘画传统基础上,形成了个人鲜明的风格。
其他文献
纳木错湖全名叫“纳木错秋莫·多吉贡扎玛”,蒙古语叫“腾格里海”,意思都是天边的湖。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湖域1940平方公里,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中国第一大咸水湖是青海湖,第二大咸水湖就是纳木错湖了。在西藏雪域高原上有1500多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为什么纳木错是圣湖,并且每当藏历羊年都要举行转湖活动呢?  因为莲花生大师将佛教传入西藏时,有一段与本地苯教斗争的过程,后来佛教逐渐
期刊
工布地区的节日都有强烈的森林特色,每有节日必须比赛射箭。工布和西藏其他地区不同,每年藏历十月初一过年。传说,吐蕃时期有位工布王名叫阿杰结波,一个深秋,他要率领所有的工布男子出外打仗,而这些男人却对家乡过年时的美食,即老青稞的酒、老麦子的饼、老肥猪的肉恋恋不舍,于是,阿杰结波发出命令,让工布地区千家万户提前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  按传统习俗,工布人在年三十要举行送鬼的仪式。送
期刊
编辑 木公子    得益于网络时代沟通的便利,我有幸结识了一位侗族驴友,受邀亲历了广西三江县独峒乡干冲村“千户侗寨”的驱邪节。  “三省交界古侗寨,百里苗江最源头。男耕女织桃源处,千年裙靴还在穿。”地无三尺平,油绿的农田阶梯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青山绿水间,掩映着一片颇具古朴风味的黑瓦木屋。我被展现在眼前的这片世外桃源之美震撼了!  干冲村干冲屯目前有1200多户,是全国最大的自然屯侗族村寨。根据
期刊
编辑 林炎    花开人正欢,香气惹人醉。人醉舞宜轻,人恋成双对。  一江春水流,万树桃花缀。谁面似桃红?侗女歌声脆。  ——楚天遥(侗族大歌)    阳春三月,在南方本是多雨之季,但在三月初三这天,却是万里无云。我和侗乡的父老乡亲们一样,心情如同天气一般明媚,因为即将前往富禄乡亲睹闻名已久的花炮节。  花炮是一个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小铁圈,用红绸缠绕,再放到炮架上,炮架发射装置装有火药,开赛时点燃,
期刊
一直都很想去西藏,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循着9月的脚步,踏着凉爽的秋风,我们来到了哲古草原。  9月10日,措美县哲古草原一年一度的牧人节开幕了,全县的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哲古镇,欢庆节日,他们将在这里尽情狂欢5天。  哲古草原属于牧区,每年夏季牧人们赶着牲畜到离家很远、海拔较高、水草丰茂的牧场上放牧。秋季,当放牧人都回来以后,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他们庆贺,祈祷来年丰收。这就是牧人节的来历。  这
期刊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的母亲,每个时代的文明必然产生出它特有的艺术”。而前苏联肖像画家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奥列什尼科夫就是这样一位时代的骄子。  奥列什尼科夫1904年1月20日出生于乌拉尔的名城彼尔姆。十月革命后,他进入彼尔姆新成立的美术学院学习,向来自彼得堡的油画家阿·舍斯塔科夫学习写生。这个时期保留下来的作品《小孩像》(1921),画得生动有趣,为他后来画肖像开了个
期刊
1  印度,是一个很难理喻的国度,是一个亲近而又遥远、陌生的国家。  那个无花的苦夏,印度的山地师开进喜马拉雅山南麓藏南地区,烈火洲际导弹的南印度洋溅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事实上并不太富裕,其穷困和穷人之多,绝对超出了我的想象。脏乱差的城市与乡村,与理想中的佛国有天壤之别,这一切,如车窗外掠过的明暗白亮的树木,纷至沓来,灼伤了我的眼目。  我辗转寻访着佛教的起源,佛陀的圣地,佛祖布道的讲
期刊
中国文人自古讲究七件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其中有茶;中国老百姓也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也有茶。茶在雅文化和俗文化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介于雅俗之间,在这两个文化层面中,茶或许是唯一能够一身兼二任,一线牵两极的角色。它被文人雅士引为知己,同时又是平民百姓的密友良朋;它一方面能把民众的茶风茶俗汇入雅文化的诗情画意;同时又能把圣贤们的诗思哲理,化作涓涓细流,泽被四野八荒。  茶,可以
期刊
吾所谓艺者,乃尽人力使造物无遁。吾所谓美者,乃以最美之感觉支配,增减,创造一自然境界,凭艺以传出之。艺可不借美而立(如写风俗、写像之逼真者),美必不可离艺而存。艺仅足供人参考,而美方足令人耽玩也。今有人焉,作一美女洗纱于石畔之写生,使彼洗纱人为一贫女,则当现其数垂败之屋,处距水不远之地,滥槁断瓦委于河边,荆棘丛俺抄冁民喔伛赆僖硼闷硼俟伛孝羽压捩昃奕镤假箭矛柜傀伛荏蓐 阕奋美人于草莱,不足寄兴,不足
期刊
2010年5月,由上海市文联和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联合策划组织了“万国印谱——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创作、出版、展览活动。这次展览和出版的《万国印谱》,同时展示了60余位西泠印社的杰出篆刻家的篆刻和书法作品,以及创作所选用的190余方印石,包括了中国四大名石:福建寿山石、浙江昌化石、浙江青田石和内蒙古巴林石。其中,“万国印谱艺术展”2010年5月15日-19日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