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髓与情感内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如何通过中华诗词诵读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则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对通过诵读中华诗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几点建议。
核心素养是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而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是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内外经典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意蕴,在经典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别董大》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启发学生尝试思考、理解其中的情感价值,探索作者情感表达的切入点,以及一反传统送别诗哀伤、沉郁的情感,所展现出的豪迈豁达的胸襟,并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浓厚的人文情感。再如在《山行》的阅读指导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并要求其一边诵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图景,在山路、人家、白云、红叶错落有致的意象中,构成一幅山林秋色图,用想象填补诗词内容,在文字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诗词体会其中意蕴,例如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渗透拳拳爱国之情;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删繁就简三秋月,领异标新二月花”中启发学生敢于创新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等等,这样才能将中华诗词诵读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结合。
诵读是构建诗词意境,体会诗词意蕴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粗浅地将诗词诵读简化为诗词背诵,忽视了对诗词意境的构建。针对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中华诗词诵读教学实践培养,以调动学生自主诵读的热情。
例如在王维《使至塞上》的诵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打破文字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隔阂,引领学生在声韵中感受诗词节奏,在画面中欣赏诗词意境;同时结合《红楼梦》中香菱读诗一节对这句话所展现出的景色进行评估;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迁移,结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延伸诗词中的故事,并在编创的过程中真正走进诗词,在诗词的熏陶与影响下,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唱绘结合的方式,打通文学与艺术的阻隔,让原本单调、静止的文字用更加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诗词的艺术价值,并提高其诵读的积极性。例如在《赠刘景文》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音乐,在舒缓的音乐中开始抑扬顿挫的示范朗读,用音乐的节奏调动学生的情感起伏,并潜移默化地融入诗词内容中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诵读,并启发其利用绘画创作去展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景象,以及“正是橙黄橘绿时”所展现出的色彩美,进而在绘画艺术的辅助下深入品味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诗词积累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华诗词中蕴藏的文化底蕴与深厚的人文情感,只有在学生反复、大量的閱读中才能逐渐内化为自身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诵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浓厚的诗词氛围中形成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不经意地将诵读活动逐渐发展为诵读教育。
例如在晨读时间,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要求学生诵读王维的《汉江临泛》,引导学生在集体诵读的氛围中强化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日三诵”活动,为学生提供王维的其他诗篇,构建群文阅读策略,让学生在课内外诗词相互交流与辅助中,体会王维诗词的风格,并逐渐将诵读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以进一步探索中华诗词文化。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选拔活动,从而以活动为契机,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如集体诵读、领诵,配以音乐、穿插舞蹈、吟唱等将一首首经典诗词有效呈现。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诗词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或声情并茂、或铿锵有力、或低沉委婉的诵读中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热情,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夯实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基。
中华诗词是古人言志、抒情的方式,优美的文字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而这是诗词的精神内核,也是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根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开展中华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渗透诗词情感,提升审美素养,奠定文化根基,进而依托诗词的精神内核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经典诵读,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意蕴
核心素养是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而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是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课内外经典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意蕴,在经典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别董大》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启发学生尝试思考、理解其中的情感价值,探索作者情感表达的切入点,以及一反传统送别诗哀伤、沉郁的情感,所展现出的豪迈豁达的胸襟,并在反复品读中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浓厚的人文情感。再如在《山行》的阅读指导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并要求其一边诵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图景,在山路、人家、白云、红叶错落有致的意象中,构成一幅山林秋色图,用想象填补诗词内容,在文字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诗词体会其中意蕴,例如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渗透拳拳爱国之情;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删繁就简三秋月,领异标新二月花”中启发学生敢于创新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等等,这样才能将中华诗词诵读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结合。
二、丰富诵读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诵读是构建诗词意境,体会诗词意蕴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粗浅地将诗词诵读简化为诗词背诵,忽视了对诗词意境的构建。针对此,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中华诗词诵读教学实践培养,以调动学生自主诵读的热情。
例如在王维《使至塞上》的诵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打破文字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隔阂,引领学生在声韵中感受诗词节奏,在画面中欣赏诗词意境;同时结合《红楼梦》中香菱读诗一节对这句话所展现出的景色进行评估;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迁移,结合“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延伸诗词中的故事,并在编创的过程中真正走进诗词,在诗词的熏陶与影响下,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唱绘结合的方式,打通文学与艺术的阻隔,让原本单调、静止的文字用更加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诗词的艺术价值,并提高其诵读的积极性。例如在《赠刘景文》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先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音乐,在舒缓的音乐中开始抑扬顿挫的示范朗读,用音乐的节奏调动学生的情感起伏,并潜移默化地融入诗词内容中来;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诵读,并启发其利用绘画创作去展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景象,以及“正是橙黄橘绿时”所展现出的色彩美,进而在绘画艺术的辅助下深入品味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强化诵读积累,奠定学生的文化根基
诗词积累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华诗词中蕴藏的文化底蕴与深厚的人文情感,只有在学生反复、大量的閱读中才能逐渐内化为自身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诵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浓厚的诗词氛围中形成自觉性与主动性,从而不经意地将诵读活动逐渐发展为诵读教育。
例如在晨读时间,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要求学生诵读王维的《汉江临泛》,引导学生在集体诵读的氛围中强化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日三诵”活动,为学生提供王维的其他诗篇,构建群文阅读策略,让学生在课内外诗词相互交流与辅助中,体会王维诗词的风格,并逐渐将诵读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以进一步探索中华诗词文化。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选拔活动,从而以活动为契机,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如集体诵读、领诵,配以音乐、穿插舞蹈、吟唱等将一首首经典诗词有效呈现。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诗词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或声情并茂、或铿锵有力、或低沉委婉的诵读中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这不仅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热情,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夯实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基。
中华诗词是古人言志、抒情的方式,优美的文字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而这是诗词的精神内核,也是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根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开展中华诗词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渗透诗词情感,提升审美素养,奠定文化根基,进而依托诗词的精神内核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