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睡眠研究都发现,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平均一个晚上会出现4~5个,甚至更多,只是“没有感觉”或“不记得”罢了。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坎里克·罗宾斯发现,体质比较敏感或内心感受与潜意识比较敏锐的人,的确比较容易感觉在做梦。
  许多有关梦与睡眠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多梦。这是女性常常一早起来诉说自己又做了什么梦的原因。
  美国芝加哥瑞斯大学医学中心心理学主任卡特莱特解释说,可能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记得夜里所做的梦。因为,女性比较愿意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且女性即使在睡梦中,也习惯下意识地“竖起耳朵”听隔壁房间的孩子或长辈是否有异状,是否需要协助。因此,在浅睡和睡眠随时会被打断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感觉和记住自己所做的梦。
  梦能帮人解决问题。艺术家、建筑师、发明家等创造力丰富的族群似乎也特别容易做梦,经常能从睡梦中得到灵感。
  比如,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佛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就是在睡梦中看到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旋转,然后便提出了由6个碳原子构成的苯环的概念。
  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不是只有特别有创意与感觉敏锐的艺术家才有。美国顶尖的梦学研究心理学家盖尔·戴兰妮教人们如何“孵梦”:在入睡前先回顾一下要解决的问题,并想一想对梦的请求。例如:“请帮我了解我为什么害怕飞行,我该怎么办”?或“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夫妻关系”?最后,专注于睡前的问题,直到入睡。不论是在半夜或早晨醒来,都立刻记下梦的内容,再试图了解梦所传达的信息。当然,越知道如何解梦和读梦,越能明白梦境要告诉自己什么。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库肯和奈尔森博士甚至发现,在事情发生的5~7天内,通常能在梦里得到答案。
  
  (编辑 兆文)
其他文献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n推动国密算法通过国产芯片落地rn密码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柱石”.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核心之一,全球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信息
期刊
本文针对利用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开展检定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影响正确读取数据的情况,通过提高电能脉冲读取成功率,提高了测试工作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手持读取脉冲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分为一、二级; 一级企业: 1、企业近10年内承包过两项以上下列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1)大型工业、能源、交通等建设项
期刊
患有高血压、头痛、耳鸣、失眠、腰痛、腿痛及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常因疾病不能得到根治而大伤其神。山西省离石市一位懂得些许医道的周姓患者,近10年来习练“壁立术”,其腿痛和腰痛大为减轻。老周的“壁立术”,不仅有助于纠正背部脊椎姿势,确实还能增强内脏功能及减少腰腿发病呢!老周早晚要锻炼两次。方法为:头部与背部紧贴于墙壁,双手自然下垂于体侧,脚后跟也尽量紧贴于墙壁;而下巴尽量向前伸展,头部向上抬起。老周说,
厚道即财道,食品即人品"这几个字是周再银经营客得福秉承的宗旨.党员的身份似乎给予他一种特殊的使命,他心里装的是惠民利民、为民服务,肩上担负着解决就业、造福社会的社会
期刊
法国国家工生与医学研究所一项新的综合研究发现。减肥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每晚多睡1-2小时的方法,无须一定要采用对有些人来说是感到痛苦的锻炼方法。    多睡减肥有依据    法国国家工生与医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卡尼内·施皮格尔等人最近对过去涉及行为方式与肥胖关系的几十项研究的综合分析后确定,多睡觉可减肥的观点具有较多的科学根据。  专家们对7个国家约30项涉及广泛人群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无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能需求也逐渐增大.现阶段,农网配电技术落后问题依然比较严重,部分偏远地区的电能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基于此,加强对农网配电线路相关问题的探
几乎人人都说,多喝水对身体有好处,所以提倡人们要多喝水。记得以前曾读到过一则有趣的知识问答题:如果有两个人分别被困在了不同的地方,一个人有充足的水可喝而没有任何食物可吃。另一个人有充足的粮食却无水可喝,谁先死?答案是:有粮食的(正确)。近日,又读到一则报道:一个艺术家在密封的环境中,创造了只靠喝水生活了57天并创作了不少艺术作品的记录(只吃饼干恐怕早渴死了),由此可见,水对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可见“
世界之大,国富民强体现的方式各不相同。新西兰是个福利事业超众的国家,有人形容说。新西兰人的“生老病死全给国家包了”。大多数新西兰人欣然地接受着一切福利待遇,认为这是他们生来就有的权利,也是政府对支持者的一种回报。  人食五谷杂粮,生老病亡是正常的规律,谁也无法保证一辈子不进医院。笔者曾到过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下榻的酒店附近是奥克兰的老人区,早晨去拍街景,遇到一同胞,是来自北京某高校的王教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