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

来源 :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父亲去世后半年,黄杰明收到叔父发来的邮件,信中提到父亲的遗产,要他尽快去处理。那封信隐藏在一堆广告打折邮件中,要不是他多看了一眼,就删掉了。
  黄杰明租住的公寓在通往海天99号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晚上他和李俏躺在床上听汽车不断经过,想象那是瀑布下落的声音。卧室里有一扇小小的通风窗,打开它时要站到椅子上去,李俏总是抱怨窗口太高太小。窗上有上一任租客遗留下来的用细小的铁丝绑着的紫色蝴蝶。她冲完澡,卫生间的热气难以散去,扑扑地在往他们脸上灌,热得他们整夜醒着。
  夜里,他打开了风扇想开灯去喝杯水。可灯和窗不能同时打开,灯源会吸引体积更小的虫子穿过纱窗。这会儿,窗外的声音并不比风扇的声音小——激烈的风声,树叶的抖动,还有拉货的火车呼呼向前,不停地鸣响汽笛。每一辆火车经过时,厕所的水管都会震动,像是要爆炸了似的。他睡不着。他数不清楚旋转风扇到底有几个扇面,仿佛越数就会越多。风扇只有两个挡位,开或是关。
  收到叔父的邮件后,黄杰明每晚入睡前或半夜醒来,都会沉浸在杂乱或想象出来的声音里。李俏躺在黄杰明的手腕上,想象他父亲留给他的遗产,那意味着未来的房子和生活,她几乎躺在钱哗哗作响的幻觉里。无论如何叔父邮件里提到的遗产都让人振奋,那是绝处逢生的希望。遗产是多少叔父没有说,只留下一句,你父亲的遗产还需要你来处理,像故意留个花样百出的谜底让他们去猜。
  如果不是李俏对这笔遗产抱有热情和想象,黄杰明几乎不想去处理。父亲的病将他们家消耗一空。那些年他在建筑工地挣的钱,还不够付他的治疗费。黄杰明无法想象父亲怎么还会有遗产?
  中国人。中国人。这是黄杰明到加拿大后听得最多的話。
  爸爸在哪?
  “加拿大温哥华。”
  那时候东方电视台每天都在重播《别了,温哥华》。爸爸在电话里告诉他,温哥华的大街上,有一种很久很久以前的煤气钟,每个准点都会发出汽笛声。他想象煤气钟发出的呼呼声从开满鲜花的大街一直传到广州。那时奶奶随着叔父投资移民去了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后来搬到了暖和点儿的安大略省,只有他和母亲留在了中国。
  他和母亲来的那天被称为登陆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挤满了人,一个挂着工作证的女人走向他们,一边对折单据,一边在上面画圈标出重点,引导他们向前走。那里面站满了妇女和小孩。
  父亲来接机那天,冲他们挥舞着加拿大的小国旗。他们抱了又抱。父亲把行李塞进出租车的后备厢,司机打开车门,又帮忙把最后一件行李放了进去。
  刚上车,黄杰明就感到眩晕。他分不清楚这是在飞机上还是在陆地上。那些远处的海和雾气都像是货船上飘出的蒸汽。他从后视镜里打量司机,司机是个外国人。在飞机上他也看见很多外国人,想和他们说话,把学校里学的都讲出来,你好,再见,晚安。他却不敢与他们的眼睛对视。只有在后视镜里,他才敢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个外国人。
  “在这里开出租车的都是印度人吗?” 母亲问。听到印度,司机仿佛听懂了似的,从后视镜里打量着这个中国家庭。父亲点了点头,不去回应印度司机的目光。
  “印度人开车,中国人就是开开饭馆,做做厨师,还能有什么?”
  父亲把跷起来的腿又放了下去, “他们喊我们chichong, 像剁菜板的声音。”
  他不记得父亲说这话时笑没有。父亲从来没有告诉他们,他在加拿大的工作,好像总是不停地换。黄杰明印象最深的是他忙碌的厨房,他在中国餐厅从早忙到晚,加上时差的原因,他几乎听不到父亲别的消息,挣了多少钱也是未知。他从来没有给他们汇过钱,寄过一张照片,唯一一张照片。让黄杰明记住的不是照片上胡子拉碴的父亲,而是他抬起一只脚踩在一辆红色吉普车的踏板上。他曾无数次梦见过自己坐着那辆红色的吉普车去学校,小时候他对父亲的所有记忆,就是从红色的吉普车开始的。
  在黄杰明的记忆中,有那么一两年,他的父亲是缺席的。偶尔会听到母亲与父亲通电话时的哭声。有时候,父亲会安慰哭哭啼啼的母亲,有时候他会听不下去,直接挂断电话,说是消耗不起电话费,有事写信说。
  母亲甚至都不知道父亲究竟住在什么样的地方。他给她留了一个打工餐馆的地址,她常年往那个地址寄信,有时也寄照片,父亲却再也没有寄过照片回来。
  那时候洗照片很麻烦,母亲拿回洗好的照片摊开在饭桌上来来回回地选,最后选了一张举在手里看了又看。照片里,她穿着黄色短袖衫配一条碎花雪纺裙站在家门口。她在照片背面喷了自己用的香水。香水的味道让人晕眩,还没等味道全散去,她将信和照片快速放进信封,希望将味道锁住。她想着照片和信要飞很久,飞越太平洋飞越大西洋,到达时味道会淡一些。父亲会顺着这淡淡的奇异清香想起他们。

2


  黄杰明一家人最初住在一间小屋子里。他们到来的前一日,父亲专门在进门的墙上装了一面镜子。他的母亲在进门时站到镜子前照了又照,父亲知道她喜欢镜子。她说,国外的镜子是要比国内的亮些。
  黄昏到来时,他和他母亲走在社区后面的小路上,那儿长满了荆棘和杂草,太阳强烈的光一直照射到晚上九点才渐渐散去。小路用铁丝网拦出来的地方爬满了刺莓,他和母亲提着小桶沿路采着,看见远处有人走来,他们就假装什么也没有干。他们不想让路过的外国人投来打量的目光,其间包藏着只有中国人才会这样干的轻蔑。
  起初母亲的身体里还活跃着对新生活的热情,在屋子里唱来跳去,对着镜子排练她过去学习的舞步。不同的是比起家里的镜子来,这面镜子更小,站得太近就会看不到脚的动作,所以她总是不停地做着朝后挪步的动作。出国前她在文化馆搞舞蹈,负责百姓健康舞的传播,大十字中心广场上跳舞的人遍地都是,她带领着群众在文化馆整天唱唱跳跳过得很热闹。父亲出国后,她在客厅里安装了一面镜子,挡住了一堵墙。她每天站在镜子前排练舞蹈,心无旁骛。镜子让家显得更空旷了,而她在这样的家中更加看不到边界。现在到了温哥华,她一个人还继续在镜子前跳着,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找到自身的存在。   父亲介绍她去中国城的一家汽车旅馆做清洁。汽车旅馆不是真正的汽车旅馆,它只是为了和正规的旅馆区分开。她在房间走廊外挨个用蹩脚的英文喊:“Room Service” ,喊完一遍再用粤语说一遍,“搞卫生。” 起初她很不适应这份与她的职业天差地别的工作,但却很卖力。那时候不需要说普通话,说普通话的大陆客极少。
  每天她用两个超大型的拖布从两头对着跑一遍,再跑一遍,周而复始地这样跑来跑去。来回跑动的时候,确信没人看见,她对自己说权当是练功,身体前倾抬起一只脚,然后放下来再抬起一只脚,反复这样抬着抬着直到黄昏降临。
  最初每天出门上班前,她还照一下镜子,扭扭身体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慢慢地就不照了。她开始无数次重复那些对于父亲已经没有意义的责问,说没想到他在温哥华过得这么糟糕,还把他们也弄来了。她不愿过这种看人脸色的工作,整天一个人埋头苦干却没有尽头。
  她问,我在这里到底是个什么?
  父亲问,你在国内是什么?
  她说,我是舞蹈家。
  父亲说,不过也是个卖艺的,现在你卖劳力,都一样。以后会好的。
  她就哭起来,原来以为外国的月亮会很圆。是啊,圆得我们都站不稳,被人踩在脚下。父亲就安慰她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孩子以后就好了。她不听,继续哭闹,边哭边进厨房,看见什么就摔什么。摔得黄杰明惶恐,放声大哭。她才会跑过来抱住他,直到这间屋子,再也包不住他们一家的哭喊。

3


  黄杰明翻来覆去调整姿势,睡不着是常事。白天他在建筑工地穿着深筒雨胶鞋,准确迅速地将水泥搅拌器送来的水泥浆护送进地基的坑道管里。午休吃饭时,他坐在钢管上越过停止工作的吊车,看到工地外的马路上车来人往,两个穿着工装服的女人戴着安全帽,嘴巴里的哨子和她们的手势一样一起一落。她们举着大红色写着“停”的牌子左右晃动,指引行人走到对面安全的路上去,这儿在施工。这些单亲母亲,她们在工地上干不了沉重的体力活,只能在工地外面指引行人和车辆。夏天,她们也必须戴安全帽,穿着宽大的黄外套,汗流浃背地站在太阳底下。
  下班后,黄杰明把脏雨鞋带回家,他没有把它放在门口,而是直接提进家来。李俏问他想做什么。他叹口气朝洗手间指了指说,脏得没法穿了,得洗一洗。李俏抱着双腿半靠在地上的弹簧床上,懒洋洋地看着他把外衣脱下来说,等拿到你爸的遗产,就去租一套好一点的房子。
  黄杰明不理她,走进洗手间关了门。李俏看着他映在玻璃门上的影子,走过去调皮地敲敲门说,你不要装没有听见啊,钱怎么花我都想好了。
  黄杰明没好气地回答,钱在哪里?
  你不是说你爹有段时间很神秘吗?钱可能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天黑前,乌鸦飞过小小的窗口,它们一闪而过,像是天上散落下来的黑色碎片,呼啦啦坠落下来,然后又在风中被扬起。风的声音和汽车的声音,在李俏的嘴里变得格外特别了。她说,心情变了,外面的声音就好听了。黄杰明不理她,继续把一块鱼类的拼图,往一块小木板上粘贴。
  李俏侧着头看了他半天说,你有点无聊。
  黄杰明埋着头,从小木块堆里捡起一块黑色的颜料,认真地填到鱼的眼睛部位。李俏静静地看着他把别的颜料抹了又抹,一块木板被他染得很乱。她用力往床上一坐,嘟着嘴说,你对遗产到底有什么打算?
  黄杰明说,我想不出我爹会有什么东西留给我。
  李俏笑起来,她看着那扇被风吹动的小窗户说,你就想象一下嘛,想象一下总是可以的。
  黄杰明已经把拼图完成了,他端详着手里的作品说,我想不出来。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租一套新房子,我在网上都看好了。
  李俏也跟着看黄杰明手里的拼图,一条张着嘴巴的鱼,想往树上跳。
  黄杰明从来没有想过要搬家,那得多花多少钱,他只是工地上掙时薪的杂工,一小时二十块,每天和混凝土吊车搅拌机打交道,工作毫无技术可言, 明天说没也就没了,他可以被任何人替代。
  夜里窗外滴滴答答地下着雨,李俏走进卫生间,撕开验孕棒的塑料包装纸,做了尿检。 她从厕所出来时,情绪有些低落,郁郁地躺到床上。
  黄杰明翻了个身转向她,“结果怎么样?”
  她不说话,缓缓地拉过他的手,放在她的腹部上。 他突然翻身跃起,再将头埋下,贴近她的肚子,他不敢靠得太近,生怕她会感到不适,她感到他在颤抖。
  李俏侧身靠在他身上说,我想把它生下来,你爸的遗产可以让宝宝长大,我们还可以带着宝宝周游世界,你说好不好?
  黄杰明一动不动地躺着,他清晰地感觉到她呼出的气,在自己的皮肤上酥酥软软的,和着雨点慢慢地植入另一个黑夜。

4


  他想起父亲,想起自己曾经画过父亲临死前脑袋凹陷进枕头的模样。父亲去世后一个月,他画过九幅这样的画。黄杰明是左撇子,一到画父亲的衣服时,他的手腕总会碰花已经画好的父亲的脸,像故意不想记住父亲的模样。
  他听着外面的声音,想象父亲肺部感染的颜色,和父亲画像的颜色一定一致。尼古丁侵蚀了他的每一寸肺叶,把它们染得像炭一样黑。不用凑近也能感知到他最后呼出的一口气,带着比平时更难闻的气味扩散在冰凉的空气里。
  那年父亲离开家后,母亲整天坐在社区后面的小路上,也许她是在等他回心转意,也许是回忆他们初来乍到时的快乐。很多年后,她真的把父亲等来了,离家几年后的父亲患上了绝症,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在父亲身患绝症走投无路时,她同意把父亲从医院接回家来。在此之前,那个跟他在一起的女人,在一场车祸中丧生。这是黄杰明始终坚守的父亲的秘密。
  母亲在父亲临终前最后的三个月里,不停地把父亲的菜谱,他各类关于设计的书,拿到中国城的书店里去贱卖。那些大大小小的图册,她每一本都会翻开,看到复杂的设计图纸,她又从中抽回一本,想着也许将来黄杰明做建筑师还用得着。她从老板手中接过钱,直到推门走出,呼呼的风朝她脸上使劲地刮。   父亲在家里发出的气息越来越弱。母亲却开始忙碌,先从储藏室的砂轮钻头开始处理,然后是客厅和卧室,最后打开衣柜,把父亲冬天的呢子外套也收了起来,放进了储藏室之前放五金工具箱的位置,她坚信父亲熬不过这个冬天。
  父亲最后的气息落到了床上。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人也就该走了。父亲走后,母亲的恨意无处释放,将这些年的埋怨都指向了黄杰明。他也就如逃难一般离开了家,再没有回去过。后来她将房子变卖住进了疗养院。他想父亲离家是对的,如果不是死亡突然来袭,他永远也不会回到他们身边。
  那个下午,太阳煌煌地照在屋外的草地上。母亲坐在屋子里,屋子朝北,没有光。她叫他进屋去,声音像从很远很黑的洞穴里出来。他感觉自己是飘着进去的,脚没有着地。她坐在床上,他看不清她蓬乱的头发垂下脸的样子。
  坐着的母亲和他站着一样高,她手里拿着一张相片,问上面的人他认不认识。他低头不敢看母亲,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连照片中的父亲都认不出来。那个看起来高耸,胡子刚修过,甚至还有些意气风发的父亲。是他和一个女人的照片,两人手里都抱着一个孩子,站在商店的大门口,侧面是一排他叫不出名字,在加拿大随处可见的树。那个紧紧挨着父亲站立的女人,一头卷曲的乌发,黑皮肤笑容灿烂,露出一口雪白的牙。女人的脚踝很粗,踩在地上的一缕光里。照片像是对折过后印下来的,那时他还小无法把父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他不敢说话。
  上高中时,他的母亲突然会在他埋头沉思时,拿着他小时候她给他看过的照片在空中挥几下说:“你想知道照片里的那些人是谁吗?” 不等黄杰明回答,她就会告诉他,那些黑人就是他父亲的野女人,还有那异母同父的妹妹们。这个女人为父亲生了一对双胞胎,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孩。为此她们在纽奥尔良的61站旅馆旁边得到了一处房产。
  他们是怎么好上的?他记得母亲咆哮着问过,父亲说你们在中国,我一个人在这里,她对我好,就这么简单。母亲怒不可遏,说就这么简单,像动物一样。父亲说对,就这么简单。

5


  天还没亮李俏就把洗手间的水放得哗啦啦响,她走起路来还用手撑着腰说她腰扭着了,说弹簧床直接放在地上不利于健康。她说她要去看看在网上才看过的房子,做好搬家的前期准备。黄杰明不愿听这样的唠叨,就假装还没睡醒。
  李俏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地说了一阵走到厨房里,一个杯子随后摔碎,她大叫起来,黄杰明只好起身。李俏并没有去扫地上的杯子,而是把他头天拿回来洗的雨胶鞋提起来,对着黄杰明比画着说,你看看这个家哪里还有一点生活的样子?连一双破鞋都挤不下了。你赶快把它洗了,我弯不了腰。以后这些东西不要往家里拿,脏了就扔了。
  黄杰明不说话,打开水龙头冲洗胶鞋。李俏站在洗手间门口说,我在网上看好了一张床,要九百五十加币。黄杰明听到这个数字哆嗦了一下,水哧啦一下淋到了他的身上。她问他,你激动什么?他说你是不是疯了,那么贵的床买来摆哪。李俏冷笑了一声说,不是有遗产吗?黄杰明急了,说你拿到了?李俏生起气来,她说他这个人最没有想象力,钱虽然没有拿到,计划一下,想象一下总该可以的吧。

6


  黄杰明的脑子轰轰地响,他相信那个声音绝对不是来自水泥搅拌机。一个上午他都站在搅拌机前,看着水泥翻倒进凹槽里,想象着李俏在太阳底下去看房子的样子。大门外举旗吹哨的两个妇女,一个将手举得高高的,一个正引导一辆大型货车开进工地,路上的行人驻足在太阳底下等待过马路。
  他回过头,吊车起降时在空中划出来的弧度,让他感到了一丝担忧。太阳直射在他的脸上,他不得不眯起眼睛。哐啷一声巨响,那辆开进来的货车撞到了一堆横在地面上的钢筋上,司机的急速反应是在刹车的瞬间扭转方向盘,工地上尘土飞扬。
  他们都看到了,司机坐在高高的驾驶座上,他被扭转的方向盤呈45度斜角卡住了。工地上几个人围过来,他们抬来梯子试图打开车门,将受伤的司机弄出来。救护车来了,受伤的司机被人从车里抬下来。
  黄杰明从一股巨大的呛人的灰尘里冲出来,耳朵里灌满了搅拌机和金属撞击的声音,他看见司机的手从担架上垂下来。
  那天下午,黄杰明不再照管搅拌机,他坐在高高的钢筋上面,太阳将粉尘扬出来的颗粒在光里分离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黄杰明没有等到下班就走了。他脱下工装,换上自己的衣服,还特意将脱下的那双雨胶鞋,举起来高高地抛向一堆木料。他听见工友在他身后大声叫他的名字,还骂了脏话,起吊机叮里哐啷地上下移动,这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了,他大步流星地走出工地大门。
  李俏开门进屋,没有发现床上的黄杰明。她的心情似乎比往日舒畅。黄杰明听到她唱歌的声音,心跳还是加快了。
  他一动不动地等着她打开灯,然后尖叫一声站在他面前,等待她问一个自己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然而灯亮了,一切并不如他所想。李俏走到床边,仰靠在他身上长叹了一口气说,今天看了好几处房子,心里有数了。
  那天晚上,李倩拼尽了全力,换来了黄杰明去处理遗产的决心。

7


  黄杰明不会想到从西雅图来的这段路程非常折腾。他下了飞机后坐上灰狗大巴,到他们要去的村庄已是终点。这里离市中心相距二百三十八公里。大巴司机下车抽烟,看见一个中国人下来,司机指了指大巴侧面的行李储藏室。黄杰明摇了摇头表示没有行李。
  大巴司机对黄杰明的回答难以置信,抖了抖烟,把手环抱着靠在柱子上斜眯着眼说:“来玩?”
  黄杰明灰头土脸地朝远处看:“来找人。”
  司机困惑地看着他。不知道他在这里要做些什么买卖。的确,这里什么也没有,贫瘠一片。近处有一家破败的加油站,宽宽的沙地周围稀稀拉拉长着几棵树,开着火红的花。这个村落只能作为一个城市衔接另一个城市的中转站,休憩点。正是这里,叔父和他的堂兄,还有几匹德国运来的马生活在不远的农场里。   早晨,太阳从远处的树林缝隙里,大片地倾泻下来照在草地上,整个草地和那座孤孤零零的木屋被光染成金红色的薄雾缭绕,空气里全是籽香味,还有马粪的气味,城市的杂乱一下子被甩到了九霄云外。
  是堂弟来开的门,他们没有料到黄杰明这么早到,他的脸在突然而至的晨光里,像种子裂开时那样乍然有声。他们就杵在强烈的光里,一个从背面挡着光,一个正面迎着光。
  还是黄杰明先开口,他说,你都长这么大了?堂弟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也没说是,只轻轻地笑一笑。叔父弹奏《教堂序曲》的声音,从另一个房间传来,叔父是当地中国教会的钢琴师。曲子停顿,堂弟才生涩地拍拍他的肩膀说:“节哀。” 黄杰明知道要让一个高中生明白生离死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黄杰明朝他点点头,表示一切已经过去了。
  叔父是听到了他进门的,琴音还是没停,直到弹错了一个音符,才停顿下来,然后缓缓地走出房间站在黄杰明面前。他们很多年没有见面,平时也鲜少联系,他们现在是靠约定的见面来确认对方。叔父苍老慵倦的身体正好挡住窗户的光,以及外面地上吃草的马。
  他说:“你好不好?”
  没有等黄杰明开口,转过身从冰箱上取下一把钥匙说:“跟我来,” 然后又转过身,对黄杰明说,“生老病死没什么好固执的。”
  黄杰明还是没开口。他也奇怪,跟在叔父身后,没有丝毫的亲近感,像跟着一位陌生人。他们出了屋子,外面的阳光比之前炽热,从山林那边打过来一片金光。
  叔父回头看了一眼黄杰明说,你做什么工作?黄杰明埋着头说,刚刚辞职。叔父陷入沉思,好像黄杰明从来就这么大,这些年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父亲的死,都被自己这个叔父忽略掉了。
  黄杰明尾随叔父绕过马厩,太阳光下立着几匹闪闪发光的马,白色的,红色的,它们在栅栏边甩动着蹄子。黄杰明这会儿更加无法想象,父亲会留给自己怎样一笔遗产。在他来的三个小时里,两个半小时,他都在预想叔父怎样将他领进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张银行卡或支票,也许因为不信任,还会让他写一张收据。
  为了让叔父觉得他不是专程为了钱来,拿了钱就走,他也许会和叔父在门口抽上几支烟,留下来吃午饭。这就足够了,对叔父和父亲这一代人来说,不需要啰里啰唆的表达。任何过分的流露情感,都是可耻的。
  他想抓紧返回城里,然后赶下午六点到温哥华的飞机。也许在候机时他会给李俏打一個电话,告诉她钱终于拿到了,接下来的三年他们不用再愁,或许十年……可这也有苦恼,他不知该不该用光父亲苦心经营攒下来的钱,他甚至还想起了另外三个人,他的三个黑妹妹。她们在哪里?过得好不好?知不知道爸爸死了,或者会不会怀疑爸爸究竟是如何死的。

8


  现在,叔父没有领他进书房,他们已经走过马厩,沿着一条开满小花的山路往下走。难道是山脚下的另一间屋子?那也不错,他可以改掉晚上的机票,在屋里住一晚,顺便检查一下屋子里的暖气照明等设施,对房屋价格做出评估。不用等估价员来,他就能判断并锁定一个价格,没有任何让人议价的余地。剩下要做的只是程序问题,估价员只需要挂到当地的网站上,联系当地的买家来看房或者看地。这些他们在行,黄杰明做不了什么,等钱到账,他就会永远离开这里。
  叔父说,有几匹德国运来的马。黄杰明看见了它们,草使得空气更加冰凉,雾气在阳光下已经渐渐散开,和蓝蓝的天空拉开了距离。近处两匹成年的白马被栅栏隔开,有一匹小马驹跟在母马的身后。
  叔父指着不远处的那匹马说:“本来还有一匹马,” 叔父目光聚集在了那头独身的马上,“是只小马驹,是这两匹马的孩子。”
  他们走下了几道土坎,阳光下开白花的植物有些闪亮。 “有一个冬天,晚上,我们开车去镇上加油,回来时汽车轮胎被钉子扎破了,到家时已经很晚,马没有关进马厩,结果郊狼咬死了一个小的。” 叔父顿了顿,好像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后面发生的事,“我们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那匹公马浑身是血。”
  叔父说到这儿停了下来,两个人的脚踩踏地面的声音覆盖了刚刚的故事。黄杰明倒觉得叔父像是动物园的讲解员,才不理会黄杰明这会儿想什么。“我们给它洗了好几天,血洗也洗不掉。” 叔父扭转回头,耸了耸肩表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随后又补充一句:“那只活下来的小马,从此以后离它离得远远的。”
  黄杰明不知道叔父为什么告诉他这个,两人埋头向前走,风从远处吹来,带着各种混杂的气味。他们来到山下,叔父把仓库的门往里面推,用脚一踢,门才打开。叔父用手掸开眼前的灰尘说:“就是这个。”
  黄杰明站在拉闸门外,他转身去看之前在山上看到的那栋木楼就在近前,屋前有两棵开花的石榴树。叔父对着他招招手,他走进去拉开了落满灰尘的挡车布,那辆小时候梦里,载着他穿越加拿大许许多多城市的红色吉普车,突然现身在眼前。
  叔父也像刚才堂弟那样拍拍他的肩膀,显然不是出于同一个目的,从黄杰明还未进门那一刻,他就完全能把控得住黄杰明的失落。
  责任编辑 孟小书
其他文献
蓝花大叶报春rn我骑摩托载着妻子去大理苍山飙水岩寻花.记得去年4月底,我在那里见到一种果已初成的报春,据说花开魅蓝诱惑无穷.我查了相关记录,说花期3到4个月,虽然这才2月底,但可以查看花情的同时还可以拍摄瀑布.于是,我带了相机脚架一路轻松而去.
期刊
引子rn“颠张醉素”说的是唐代两位草书大师张旭与怀素.他们的草书,醉态挥毫,纵恣狂泼,墨翻云滚,文若天成.从他们的草书作品中,我们能够体悟到书法那博大精深而又独绝的个性.如若从线的行为艺术来看狂草,似乎更有其艺术魅力,更能让人感受到狂草线条美的无穷睿智和天意,领略“书法就是线的艺术,一条线的艺术”(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语)的精髓.“书法看似线条的流动,实质是书家灵魂的律动”(言恭达《笔锋上的家国情怀》语),用一条线的艺术来概括书法的技艺,再恰当不过了.
期刊
一  父亲推进急救室不到半小时,医生就脱了口罩出来了。老人家走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这是医生安慰王日出的话。王日出还真的不需要什么安慰,在他想来,父亲终于还是死了。这些年,父亲被推进急诊室好几回了,每次都能活着出来。医生说,王老先生命真大。这话王日出听着熟悉,年少时家里没什么亲戚朋友,倒是时不时会来一两个父亲年轻时的战友,战友们也会说,老王的命真大,每次打游击,死的死伤的伤,就他没事。父亲不会顺着
期刊
2021年9月17日,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二届二次理事会暨“滇西文艺评论”公众号和“大理艺苑”广播栏目研讨会.大理州文联副主席蒙志李、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部分文艺界代表人士参加会议.rn大理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义龙主持了第一阶段会议.会上,与会人员主要就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新媒体发挥文艺评论效用、如何进一步办好“滇西文艺评论”公众号和“大理艺苑”广播栏目进行了研讨.
期刊
文学插图作为语象文本向视觉图像外化与延宕的形式之一,在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吴永良作为“浙派人物画”的代表作家,创作了数百幅以人物造像为主并结合描绘情景的插图,营造出鲁迅笔下旧中国社会的时代气息.在吴永良插图版的《祝福》中,鲁迅笔下立体分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和生动真实的生活场景描写使语言向图像的转化成为可能;有意味瞬间的选取和视角的融合体现吴永良创造性的同时,使语图之间达到共生状态;文在图内的配置方式和插图元素的增添与遗漏构成了图文互释的语图关系,三种语图转换方式层层递进,令《祝福》的情感意蕴得以
期刊
期刊
摘要:“观赏”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观看欣赏显示赏赐。《韩非子o外储说左下》:“臣以卑俭为行,则爵不足以观赏。” 陈奇猷 集释:“观赏,示赏也。”我园有绿化面积 54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100%。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11年确立了“绿色成长教育”特色,探究绿色生存教育,使幼儿园从知绿、植绿、护绿、成绿,构建美丽的绿色家园,创设天然自然的绿色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城乡各类幼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