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国众多刺绣中贵州民间刺绣有其独特的艺术渊源和艺术风格,台江县施洞镇处于贵州黔东南苗族腹地,是苗族文化的聚集地之一,是贵州典型的苗绣代表。目前对“施洞苗族刺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施洞苗族的历史背景与生活习俗 ;第二施洞苗族刺绣的工艺技法;第三施洞苗族刺绣的纹样图案构成特征,第四施洞苗族刺绣纹样文化内涵寓意。
关键词:贵州; 施洞苗族; 刺绣; 文献综述
一、贵州施洞苗族刺绣工艺技法研究
平绣,又分为普通平绣和锁边平绣两种。锁边平绣类似瓷器泰蓝纹饰的效果,这种秀法工艺精湛,一般用于肩花、袖腰花这样的小幅面,围腰大服面不常用。纹样底图均采用剪纸,刺绣前将剪纸贴于秀面布料上,布料背面裱一层厚纸壳,使之有一定厚度,不必采用框架绷着就能进行刺绣。一般外轮廓全部锁边,内轮廓只重点勾画几处,不锁太多。平绣的线铺得很紧密,先做平绣再锁边。第二种常见的绣法是堆绣,施洞苗族在衣领处和胸前衣片会使用堆秀。堆绣的材料是用皂角将丝绸浆一遍,形成纸样丝绸,将上浆后的各色丝绸小方块折成三角形,通过堆、叠的层次和错落,使图案呈现出立体、浮雕效果。第三种是辫线绣,施洞苗族在上衣的肩部及袖部会使用辫线绣。辫线绣是将彩线分为甲乙两根,甲针先向乙针缠丝,乙针被缠好后向下刺,再回针上来,乙针又在甲针上缝线,如此两针不断交替,直至将纹样绣完。
二、贵州施洞苗族刺绣纹样特征研究
施洞刺绣纹样色彩特点是苗族刺绣中的色彩常采用高纯度的颜色,常用黑色底面,纹样以红色为为主要基调,加以黄色、白色的锁边。色彩活跃,在除了主色红色之外,略略点缀少许的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紫色等等,注重色彩的统一,运用了面积调和法则,在统一中寻求变化。施洞苗族善于从自然环境中取色,从植物提取色素,使颜色富有自然气息。而施洞刺绣纹样构图特点是散点透视规律,苗族的原始思维是不受一个观察点的限制,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不同视域范围内的事物组合在同一画面,所以纹样中出现了身体是正面头是侧面的造型,这种打破正常秩序的造型观念是苗族对表达对象超自然创造式的表达。且纹样的构图具有节奏感,每一副刺绣都形成一个仿佛永不停息的运动过程,给人强烈的节奏感。苗族纹饰在构图上虚幻与具象、固定与自由、写实与写意,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贵州施洞苗族刺绣纹样内涵研究
(一)施洞苗族常见的动物纹内涵
动物纹中的龙是一种虚幻的物像,它是远古社会自然崇拜的产物。龙纹是苗族服饰中使用比较普遍的的一种纹饰,这也是中国十分突出的一种现象,汉族人龙纹只能用在皇族,但在苗族龙纹肆无忌惮的自由地描绘在他们的服饰之中。苗族人民在龙身上加牛头、蛇身、鱼身、鸟身、虫,甚至花卉。其中水牛龙常出现与台江县施洞的刺绣中,牛头龙身,头上长了一双水牛角,表现一副力大无穷的的样子。飞龙也常出现在台江施洞中,龙头虾身、鸟身、蚕身、鱼身,展开两翼,配以花卉或动物。还有一种是凤头龙,凤头或鸡头,龙身修长。第二是鸟纹,鸟纹是苗族纹饰使用区域廣泛、造型丰富的纹饰之一。施洞地区的衣袖、衣背大量使用鸟纹。在同一张绣片上,可以见到展开翅羽的,仰头向天的公鸡状鸟纹,也可见到低头觅食的山雀等等。苗族是没有凤的概念的,所以苗族的鸟多指锦鸡等。苗族就是中国古代鸟崇拜、鸟文化的传人。第三是蝴蝶纹,蝴蝶纹也是苗族纹饰中使用地区最广,也是最主要的纹饰之一。蝴蝶是指苗族人类始祖之一的蝴蝶妈妈,生出能孵化成宇宙万物的十二各蛋。黔东南是蝴蝶纹饰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蝴蝶纹饰最丰富的地区,蝶纹在苗装中除了具有不可替代的装饰功能外,它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是鱼纹,苗族的鱼纹运用与苗族生活习俗离不开鱼有关。在苗族民间宗教观念,鱼是多产多子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
(二)施洞苗族常见的人物纹内涵
人形纹是施洞刺绣纹样为占比第二的纹样,主要以下形式:完整具象的人形纹;人物与动物复合纹样等。人物与动物的组合表现了施洞苗族从完全受控于动物的状态走向对动物的主宰,表明对人自身力量的肯定,所以在施洞刺绣纹样中,动物处于听从人驾驭驱使的地位。
(三)施洞苗族常见的植物纹内涵
黔东南地区植物纹饰主要以配纹出现,台江施洞一带的两袖、围腰中央多以织花龙图或刺绣动物为中心,两侧则以折枝花卉为配饰,形成一副丰满完整的图案。贵州施洞的植物纹以牡丹花,桐子花和八角花为多。牡丹花一般在围腰两侧一具象写实的方式出现,桐子花则为施洞独有,而八角花一般在上衣后领处通过堆秀表现。此外还包括一些荷花及一些简单的花草纹样。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台江施洞的苗族刺绣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评述,施洞的苗族刺绣是基于本民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宗教文化创造出的一种民族特有符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贵州台江施洞的苗族刺绣图案色彩艳丽,纹样形式多样,想象力丰富、造型天真质朴,独具自己的民族风格。苗族刺绣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养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施洞苗族刺绣纹样对于研究施洞地区悠久的历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鹍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傲云.传统刺绣与现代艺术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4]熊克武.台江苗族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
[5]贵州省台江县志编撰委员会.台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钟涛.苗绣苗锦[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7]杨永欣.施洞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分析[J].现代装饰,2014(10).
[8]姬安龙.台江苗族支系及其文化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作者简介:周四维(1993-),女,汉族。籍贯:河南西平,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关键词:贵州; 施洞苗族; 刺绣; 文献综述
一、贵州施洞苗族刺绣工艺技法研究
平绣,又分为普通平绣和锁边平绣两种。锁边平绣类似瓷器泰蓝纹饰的效果,这种秀法工艺精湛,一般用于肩花、袖腰花这样的小幅面,围腰大服面不常用。纹样底图均采用剪纸,刺绣前将剪纸贴于秀面布料上,布料背面裱一层厚纸壳,使之有一定厚度,不必采用框架绷着就能进行刺绣。一般外轮廓全部锁边,内轮廓只重点勾画几处,不锁太多。平绣的线铺得很紧密,先做平绣再锁边。第二种常见的绣法是堆绣,施洞苗族在衣领处和胸前衣片会使用堆秀。堆绣的材料是用皂角将丝绸浆一遍,形成纸样丝绸,将上浆后的各色丝绸小方块折成三角形,通过堆、叠的层次和错落,使图案呈现出立体、浮雕效果。第三种是辫线绣,施洞苗族在上衣的肩部及袖部会使用辫线绣。辫线绣是将彩线分为甲乙两根,甲针先向乙针缠丝,乙针被缠好后向下刺,再回针上来,乙针又在甲针上缝线,如此两针不断交替,直至将纹样绣完。
二、贵州施洞苗族刺绣纹样特征研究
施洞刺绣纹样色彩特点是苗族刺绣中的色彩常采用高纯度的颜色,常用黑色底面,纹样以红色为为主要基调,加以黄色、白色的锁边。色彩活跃,在除了主色红色之外,略略点缀少许的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紫色等等,注重色彩的统一,运用了面积调和法则,在统一中寻求变化。施洞苗族善于从自然环境中取色,从植物提取色素,使颜色富有自然气息。而施洞刺绣纹样构图特点是散点透视规律,苗族的原始思维是不受一个观察点的限制,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不同视域范围内的事物组合在同一画面,所以纹样中出现了身体是正面头是侧面的造型,这种打破正常秩序的造型观念是苗族对表达对象超自然创造式的表达。且纹样的构图具有节奏感,每一副刺绣都形成一个仿佛永不停息的运动过程,给人强烈的节奏感。苗族纹饰在构图上虚幻与具象、固定与自由、写实与写意,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三、贵州施洞苗族刺绣纹样内涵研究
(一)施洞苗族常见的动物纹内涵
动物纹中的龙是一种虚幻的物像,它是远古社会自然崇拜的产物。龙纹是苗族服饰中使用比较普遍的的一种纹饰,这也是中国十分突出的一种现象,汉族人龙纹只能用在皇族,但在苗族龙纹肆无忌惮的自由地描绘在他们的服饰之中。苗族人民在龙身上加牛头、蛇身、鱼身、鸟身、虫,甚至花卉。其中水牛龙常出现与台江县施洞的刺绣中,牛头龙身,头上长了一双水牛角,表现一副力大无穷的的样子。飞龙也常出现在台江施洞中,龙头虾身、鸟身、蚕身、鱼身,展开两翼,配以花卉或动物。还有一种是凤头龙,凤头或鸡头,龙身修长。第二是鸟纹,鸟纹是苗族纹饰使用区域廣泛、造型丰富的纹饰之一。施洞地区的衣袖、衣背大量使用鸟纹。在同一张绣片上,可以见到展开翅羽的,仰头向天的公鸡状鸟纹,也可见到低头觅食的山雀等等。苗族是没有凤的概念的,所以苗族的鸟多指锦鸡等。苗族就是中国古代鸟崇拜、鸟文化的传人。第三是蝴蝶纹,蝴蝶纹也是苗族纹饰中使用地区最广,也是最主要的纹饰之一。蝴蝶是指苗族人类始祖之一的蝴蝶妈妈,生出能孵化成宇宙万物的十二各蛋。黔东南是蝴蝶纹饰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蝴蝶纹饰最丰富的地区,蝶纹在苗装中除了具有不可替代的装饰功能外,它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是鱼纹,苗族的鱼纹运用与苗族生活习俗离不开鱼有关。在苗族民间宗教观念,鱼是多产多子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
(二)施洞苗族常见的人物纹内涵
人形纹是施洞刺绣纹样为占比第二的纹样,主要以下形式:完整具象的人形纹;人物与动物复合纹样等。人物与动物的组合表现了施洞苗族从完全受控于动物的状态走向对动物的主宰,表明对人自身力量的肯定,所以在施洞刺绣纹样中,动物处于听从人驾驭驱使的地位。
(三)施洞苗族常见的植物纹内涵
黔东南地区植物纹饰主要以配纹出现,台江施洞一带的两袖、围腰中央多以织花龙图或刺绣动物为中心,两侧则以折枝花卉为配饰,形成一副丰满完整的图案。贵州施洞的植物纹以牡丹花,桐子花和八角花为多。牡丹花一般在围腰两侧一具象写实的方式出现,桐子花则为施洞独有,而八角花一般在上衣后领处通过堆秀表现。此外还包括一些荷花及一些简单的花草纹样。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贵州台江施洞的苗族刺绣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评述,施洞的苗族刺绣是基于本民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宗教文化创造出的一种民族特有符号,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贵州台江施洞的苗族刺绣图案色彩艳丽,纹样形式多样,想象力丰富、造型天真质朴,独具自己的民族风格。苗族刺绣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养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施洞苗族刺绣纹样对于研究施洞地区悠久的历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鹍国.苗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傲云.传统刺绣与现代艺术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4]熊克武.台江苗族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
[5]贵州省台江县志编撰委员会.台江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钟涛.苗绣苗锦[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7]杨永欣.施洞苗族刺绣的色彩特征分析[J].现代装饰,2014(10).
[8]姬安龙.台江苗族支系及其文化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作者简介:周四维(1993-),女,汉族。籍贯:河南西平,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