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整长治中提升城市管理内在品质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_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建设,城建投资逐渐加大,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城市布局,彰显了城市特色。城市管理站在这一全新的起点上,全面贯彻镇江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抢抓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的战略机遇,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服务,以优美和谐的城市坏境、文明有序的城市秩序,为镇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19
  一、坚持解放思想,推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一)突出高点定位
  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总定位和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总要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中央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概念、新要求、新举措,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精细管理的工作标准、多元治理的长效善治、依法治市的法律手段,促进城市管理科学运行,让城市发展更具动力和活力。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依法开展维护和治理城市管理秩序的相关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公平执法,文明执法,服务群众,以民为本。
  (二)突出平台对接
  进一步探索夜市排档、占道经营等易造成城市脏乱差现象的有效治理途径,强化有序管理和有效疏导;主动对接规委会,将镇江市已经制定完成的户外广告设置和夜景灯光等城市特色专项规划落实到位,提升城市新形象。
  (三)突出干净常态
  在已完成市区8个街道街巷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将街巷保洁由原来的每天6.5小时延长到12个小时,商业核心区等特殊地段延长到晚上21∶30,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率100%,并强化经济杠杆考核,密切监管市场化保洁公司的标准化、精细化作业情况,切实提高市区环境卫生服务作业质量,同时加大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让干净清爽成为镇江市的常态。
  (四)突出市政完好
  推行市政、路灯管干分离,通过市场机制提升市政设施品质,认真落实镇江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镇江市建成区市政基础设施移交推进养护管理市场化的通知》精神,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统一管养标准,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积极探索全面提升和养护管理水平。
  二、坚持常整长治,奋力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一)加快提高低碳品质
  在今年上半年道路照明改造试点推广使用LED路灯242套的基础上,更大力度推进绿色照明。今年已新增道路临停泊位300个,下一步继续实施停车资源开发计划、挖潜公共停车场建设、挖掘时空资源,实行优质有偿服务,实施停车智能化收费,实现停车收费的一体化、数字化,踏踏实实干实事,切实破解“停车乱”、“停车难”难题。加快公车布点,将公共自行车设置点向老旧小区、城郊接合部、乡镇等区域延伸,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二)加快提高宜居品质
  在主城区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危旧房整治和城中村改造,加快老旧街区“地面、立面、空中”有机改造更新,完善老城区市政、环卫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清拆整治违章及不规范广告,整治店招广告,规范提档,通过市场招标、拍卖等运作方式使户外广告、店牌字招布局科学合理、充分彰显特色,充满现代质感。今年继续组织实施好“集中拆违”行为,采取稳妥有效的措施,确保拆除违法建设50万平方米,争创8~10个“无违建示范小区”。努力打造4~6个摊贩疏导示范中心,解决困难和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
  (三)加快提高生态品质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空气清洁行动计划,严查露天占道烧烤、烧垃圾、烧秸秆、烧荒等违章行为。在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厂一期扩建工程基础上,选址建设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协助监督并加快餐厨废弃物与污泥协同处置中心和收运体系建设。加强建设工地渣土运输处置管理,狠抓“四个到位”(即工地围挡到位、工地场地硬化到位、冲洗建设和设施到位、清扫保洁制度和人员落实到位)、平车厢装载和净车出场落实工作,推进“绿色化”施工及运输,减少渣土污路及扬尘污染。
  (四)加快提升城乡品质
  及时牵头组织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照“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目标要求和“五位一体”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指导监督和收运考核,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发挥市整治办牵头协调作用,按照市政府年初与各辖市(区、管委会)、各责任主体签订的2015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内容,全力推进共293个环境整治项目,目前已完工120个项目。大力培育示范亮点,市区每个街道打造1~2个精品路段区域,全市力争超额创成8条省级示范路、8个省级示范社区,确保镇江市域数字化城管系列通过省级验收。
  三、坚持依法治理,全面提升城市面貌形象
  (一)围绕城市花园化创优
  积极策应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创建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四个方面28项内容,坚持问题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保持定力,责任细分、任务细化。第一,各辖区、管委会创建不少于1条省级“示范路”和1个省级“示范社区”,市区省级“示范路”达到5条以上,“示范社区”达到4个以上。第二,扎实推进“931”环境综合整治,增强全市集聚能力。第三,大力开展市区市容环境治理“六大行动”:市容市貌整治行动;占道经营整治行动;建设工地规范行动;交通秩序畅通行动;河道环境清洁行动;物业管理提升行动。第四,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明年街道街巷保洁市场化扩大到市区15条街道街巷。第五,将市区长效管理“网格化”延展到丹徒区和镇江新区,联动辖市,促进市区管理资源向其延伸和覆盖,推进长效管理一体化发展。
  (二)联动治理“顽疾”
  抓住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病”、“环境病”,下大力气攻坚突破;主动参与损毁城市绿色、露天烧烤等涉及民生、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需要联合执法的统一行动,增强执法管理效益。
  (三)加快法治建设
  树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政”的基本概念,创建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结合镇江市将获得地方立法权契机,修订完善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研究出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城市管理的地方法规;公布系统内各部门业务流程、责任人、处理结果等,打造“法治城管”品牌。
  (四)强化民主自治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社会组织自治的经验,积极探索“参与式治理、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创新综合型社区的服务管理,将“门前三包”等微观事项和执行权下移,吸引社区所有人员参与对基层民主善治的探索实践,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实现社区管理价值目标,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王缙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行业需求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形势下,做好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满足社会对较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积极探索“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积极探索以“建筑工程现场工程师”为职业导向的培养规格模式、以“工程师素养”“工匠精神”为导向的培养过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导
期刊
摘要:上海是个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大都市,她举办的艺博会不仅要追求规模,更要注重其品质,一定要做到宁缺毋滥。在整个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的前半叶,上海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大大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历史进程,比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中国金融业的崛起、中西文化的多元融会等。上海这座城市由这些事和人积累的人文资源,是中国大陆别的城市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任何一座城市,人们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
期刊
摘要:人口作为体育等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是公共体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主要基点。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发展变化,人口和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当前广场舞之争现象便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不足只是广场舞之争的导火索,人口变动与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才是这种矛盾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即人口规模增加导致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数量不足,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结构的不匹配
期刊
摘要:大数据技术为城市治理发展的改进提供了现实需求,立足中国当下城乡发展的基本国情,在马克思主义把自然科学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角下,明确大数据时代下城市治理转型在价值观念上面临的全新挑战,从而初步探索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实现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价值升华,最终让大数据技术内化融合到城市治理之中,使大数据技术可以真正在城市治理中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达到智慧城市与人文城市建设的完美融合。  DO
期刊
导读: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正在进入关键时期,绿色生态城区已经成为各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其中绿色建筑集中发展是重中之重。基于对绿色建筑规划现存问题的分析,我国已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该规划法包括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制定、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分析、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评估、区域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应用,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绿色生态;星级目标;潜力布
期刊
摘要:日本的城市发展过程带有较强的东亚特色,在短短的40年里即经历了极其快速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的过程,呈现出人的“流入—流出—回流”特征。这种过程的发生都是在短短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内完成的,其“快速”转变使得传统城市理论难以解释。这其中东方社会的国家主导发展后的国家“离场”以及经济发展型“富裕”的个体化效应都对“回归都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即城市的空间圈层结构变化实际上受到社会生活
期刊
摘要:城市自然灾害和冲突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防灾应急体系成为当前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提高城市对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防范应对能力就成为提升城市安全能级、保障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我国当前的城市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城市常态化防灾应急管理重视不够,城市防灾应急法制、执行方案缺失,领导组织、信息资源处理整合较差,应急队伍、防灾装备设施亟待提升。
期刊
编者按: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统筹兼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跨越式发展”,共有11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大城市撤县设区的经济绩效、城市管理数据化的内容体系、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未来都市圈发展的布局设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路径、建设兼具文化魅力的山水城市等角度,论证了城市管理过程中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的重要意义,并提供了助推未来城市管理如何提质增效的跨越式路径。  摘要:我国各地具有明显的行政经济区特征
期刊
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  住建部防灾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防灾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导读:2015年7月28日,已是唐山大地震39周年祭日。如何在灾难祭日之际有理性地思考,如何使防灾减灾之策有效指导城市建设,从而使“十三五”城市防灾规划的顶层设计与布局更有针对性,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重
期刊
导读:2015年8月19日至21日,本刊记者在2015米兰世博会进行了为期3天的特别采访,期间向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馆副主任黄耀诚深入探询了中国和中国企业在本届世博会的参展情况。2015年世博会所选择的主题不仅有助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人力资本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人民、领土、社团以及国家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此外,推动中国企业组团前往欧洲参与米兰世博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