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五)整形美容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xyz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用激光Doppler显像仪即时查明双分子层人工真皮移植后新生血管的情况
  双分子层人工真皮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术中。它的胶原海绵层在移植后可以被生物性降解,并被真皮样组织取代。但对移植后的人工真皮的血流量难以查明。本文作者采用了激光Doppler显像仪进行检测,证明效果肯定。
  对12名因修复皮肤缺损而采用双分子层人工真皮先行植入缺损区,第二次再行薄层皮肤移植的方法。在人工真皮植入后1周内,用激光Doppler显像仪进行局部血流量检测。
  结果:全组患者中,采用此种术式者6例,植皮区组织完全愈合;另6例则有部分皮肤坏死。经分析,完全愈合者,激光Doppler显像仪显示人工真皮植入后血运丰富;而部分植入皮肤出现坏死者,其血运明显较差(P<0.05)。提示:在行人工真皮植入后,通过应用激光Doppler显像仪检测局部血流量,可以预测在其表面植上薄层皮肤后愈合效果的差异。
  [摘译自 Ann Plast Surg,2014,72:84-88]
  
  2对采用股前侧皮瓣修复Gustilo IIIB型下肢骨折术后效果的评估
  股前侧穿支组织瓣(ALT)常常被应用于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伤的修复。本文作者报道了采用股前侧穿支组织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开放型骨折(Gustilo IIIB型)的效果及并发症,并对相关影响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回顾性地收集分析了此类患者74例的资料。查阅了术后6个月内各个时间点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血肿、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移植组织部分坏死或全部坏死、骨髓炎,甚至不得不截肢等。采用GraphPad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在全部74例患者中,26人(35%)曾有吸烟史,另48人(64%)则为不吸烟者。10人(14%)患有动脉硬化性疾病,64人(86%)无此病史。平均采用股前侧皮瓣修复Gustilo IIIB型下肢骨折术的时间为伤后4.74天(3~8天)。其中,34例(46%)采用含皮下脂肪的皮瓣修复,40人(54%)则选择用筋膜皮瓣修复。
  结果:最多见的术后并发症是移植瓣部分坏死或有浅层表皮脱落,共4例(5.4%),而有吸烟史者或有动脉硬化疾病者,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采用股前侧皮瓣修复Gustilo IIIB型下肢骨折术时,有吸烟史者或有动脉硬化疾患者,术后影响移植瓣成活率的并发症几率较高。
  [摘译自 Ann Plast Surg,2014,72:80-83]
  
  3年轻女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不同性别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有所差异,女性患者的预后比男性患者要好。然而,在女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年轻女性患者的预后则比年长者要差,其临床病理特性及生物特性有一定的不同。作者提出,这些差异是否与年轻女性暴露于强阳光下-如喜好日光浴、常用光浴床有关?对此,作者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1996~2003年,18~70岁女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资料,观察对象要有类似的病情程度: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Breslow厚度为≥1mm者,没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病变者。将观察对象分成两组:一组,年龄≤40岁者;另一组为>40岁者。分析随诊资料包括:临床病理学改变的差异、无疾存活率、总体存活率,并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全组被观察对象共有1 056例女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年龄等于和小于40岁女性患者299人(28.3%)、大于40岁者757人(71.7%)。两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Breslow厚度无差异。与年长组相比,年轻女性组的皮肤恶黑见于躯干部者较多(39.5%对29.5%,P=0.0017),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出现退化的病例则比年长者要少(6.4%对11.5%,P=0.0280)。在治疗过程中,切除原发恶黑病灶同时,进行前哨淋巴结切除的数量,年轻组平均为2.82个年长组平均为2.29个(P<0.0001)。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中,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Breslow厚度、溃疡的有无、前哨淋巴结的阳性率等因素,与患者较低的无疾存活率有相关性。而有躯干恶性黑色素瘤的年轻女性患者与无疾存活低也有相关性,对总体存活率也有影响。不过溃疡与年轻组整体存活率则无相关性。年轻组恶性黑色素瘤有躯干病灶患者的5年无疾存活率为78.1%;而无躯干恶黑者为92.5%,两者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9)。年轻组的总存活率有躯干恶黑者为76.6%,而无躯干病灶者为93.9%。年长组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躯干有病灶者5年无疾存活率为84.1%;无躯干病变者为82.8% (P=0.0049)。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1.6%和87.5%。
  结论:虽然女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总体预后好于男性患者,但在女患者中,年轻女性恶黑患者、病变发生在躯干部位者预后相对要差,且有复发或发生转移的潜在风险。
  [摘译自 Am J Surg, 2014,207:102-108]
  
  4年轻成年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与BRAF基因突变
  年轻成年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发病率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有关这类人群的病因学和临床特性与年长者的皮肤恶黑患者的差异并不很了解。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查明BRAF基因突变者有20%~80%。而有关年轻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者的基因突变资料则很少。为此,本文作者对132名18~30岁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确定的临床表现、有病理证据、并查明有BRAF基因突变者-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132例被研究对象中,女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占61.4%,病灶见于躯干部位者最多,占40.4%,从病检组织型上看,属于表浅扩散型恶黑者多达79.5%。在93例成功地进行RT-PCR检测发现BRAF基因突变的病例中,有38.7%(36/93)是属于垂直生长型恶黑,组织中有轻度炎性细胞浸润。有BRAF 基因突变者,未发现病灶有自然消退现象。BRAF基因突变的恶黑与下列因素无相关性:性别、组织型、Clark厚度、Breslow指数、血管淋巴和周围神经浸润等。
  结论: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因学中,BRAF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有多种基因通路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学相关。
  [摘译自 Diagn Mol Pathol,2014,22:57-6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 李荟元 摘译]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撕脱皮肤反取薄中厚皮片与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在治疗皮肤撕脱伤中的移植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52例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因撕脱皮肤毁损严重无法利用,只能采用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撕脱伤创面,其余29例利用撕脱皮肤反取制备薄中厚皮片,全部薄中厚皮片打孔直径1cm,术后均采取加压包扎。结果: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常规切取薄中厚皮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对所有颌面部外伤患者均行普通X线片拍摄、螺旋CT二维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技术,对7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诊断准确性高,并且能够立体清晰地显示了颌面部骨折部位、类型、骨折块移位情况及颌面部立体形态改变。结论:
期刊
面横裂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常伴有耳及面部发育不良。自1996~2013年,我院共收治45例,采用上唇粘膜肌肉瓣联合皮肤“Z”字成形术修复35例,上唇粘膜肌肉瓣联合皮肤直线法修复10例。其中14例施行口轮匝肌复位术,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单侧39例,其中右侧23例,左侧16例;双侧6例。年龄5个月~28岁。39例单侧面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0.1%他克莫司联合积雪苷霜软膏对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皮肤门诊收治的6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4周,停药后再使用积雪苷霜软膏继续护肤20周;对照组30例,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4周。共观察24周,对比两组
期刊
[摘要]目的:回归分析临床实践中不同方法治疗瘢痕的效果,为瘢痕的综合治疗提供资料。方法:对笔者科室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1例瘢痕患者进行治疗,依据瘢痕特性及方法的选择进行分类和总结。结果:经过1~2年的治疗,其中治愈551例,占63.9%,显效209例,占24.3%,无效101例,占11.8%。结论:针对不同的瘢痕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早期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瘢痕;治疗
期刊
额部组织严重烧伤后常引起骨外露,额、顶、枕等部大块骨外露深度组织缺损即时修复的难度较大,由于供区组织的局限性,以及该区又受头侧有发皮肤与眉的约束, 可供选择的邻近皮瓣很少[1-2],创周无正常上皮组织,无法行植皮术活皮瓣转移术,一期扩大切除行游离皮瓣修复并发症较多,筋膜瓣含有多层动脉血管网在肢体的体被组织中尚形成一种密集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血管丛,采用筋膜瓣结合游离皮片修复此类创面效果良好[3],现
期刊
畸形中央尖是一种牙体形态发育畸形,口腔中表现为牙齿牙合面颊舌尖中间或接近中央窝的颊尖三角嵴上突出一圆锥状的额外牙尖,最多出现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偶发于上颌前磨牙或上颌第二磨牙[1],多呈对称性分布,50%中央尖有髓角伸入[2]。畸形中央尖的发生是由于在牙胚发育期间牙乳头在中央窝处向成釉器突起而形成牙尖畸形,影响因素包括牙胚生长发育时期的遗传因素和外来因素等。其发生率为1%~5%[3],女性高于男性。
期刊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美容意识的提高,多种美容技术,诸如:中胚层疗法、激光疗法、强脉冲光(IPL)疗法、射频技术(RF)和电-光联合一体化技术(ELOS)等微创或无创技术相继产生。纵观其发展史,历经了四代演变更新[1]:第一代为物理与化学技术;第二代为激光技术;第三代为无创IPL技术;第四代为电-光联合一体化技术或称E光技术。    1E光技术的源起  过去10年中激光和强脉冲光在美容医学领域掀起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硅胶假体在重度外伤性鞍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每位患者受伤程度,以整块硅橡胶为材料,雕刻适合每一位患者的鼻部填充假体,术中于鼻骨表面分离假体置入腔隙,置入假体。结果:6例患者进行个性化硅胶假体填充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个性化硅胶假体填充生物相容性好、适合雕刻、材料充足、经济实用,仍然是目前治疗重度鞍鼻畸形的理想方法之一。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CBCT影像对I类和III类骨面型青少年及成人错牙合患者的颞下颌关节进行三维测量,探讨不同矢状骨面型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差异,以及颞下颌关节随年龄改建的相关规律。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类骨面型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各15例,III类骨面型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各15例,拍摄CBCT影像,在重建后的图像下进行测量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髁突轴向、髁突及下颌骨生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