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业式上第一次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至此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以及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人民满意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旨归也是最高标准.本文将以“服务”为核心要素,分别从服务的理念、能力、方式、质量和效率等角度对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性的合作组织以及地区性的合作组织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及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国家之间的空间距离的限制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被逐渐打破,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们与西方交流的机会,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世界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西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到交流层面上就是社交礼仪以及社交习惯上的文化冲突.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度融入世界经贸体系中,而这种中西文化冲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西方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打通所有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的壁垒,扩大社会参与,优化硬件资源配置、提高场地利用率,实现公共文化就近就便地为所有人服务,是推动新时期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试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分析,提出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大学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创业教育是贯穿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主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国家战略要求,是缓解就业困难的有效策略.在本科教育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为双创教育构建保障体系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专项型人才,是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基于此,本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前提之下提出了大学生双创教学的基本方式探索,同时也对现行的双创课程与实践途径作出了拓展构思,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思路指导、如何建设创新创业基础工作、大学生创业基地新发展、创业资金多方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国企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企改革势在必行.而如何在国企改革中持续发挥统战工作优势,培育属于国企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考虑的问题.国有企业是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党组织与基层的关键连接点,对于构建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将基于国企开展统战工作的方式和优势,分析新时期国企开展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变化和应对措施.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完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实现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以明确职责、专攻术业为导向的专业化,以明确分工、虑无不周为导向的精细化,以明确流程、循规蹈矩为导向的规范化在当前面临着专业化队伍不稳定、精细化方法不恰当、规范化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要切实落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三化”,需要认真探索其路径.
西柏坡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本文通过研究西柏坡红色文化,将西柏坡红色文化与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发挥西柏坡红色文化独特的育人作用,深入研究将西柏坡红色文化融入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并且这一问题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还会严重威胁到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尝试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加强学生个人建设、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社会给予扶持保障等解决建议,希望可以发挥参考作用.
明代公文领域中展现的种种迹象都证明明人对公文功用有了深入的认识,明代言官群体更是以其公文为载体,积极履行监察职责.然这类公文因本身的特殊属性,虽有着纠奸黜恶的积极作用,但也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和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既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整省推进“职教高地”建设的山东省,也高度重视扩大和审核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合作.面向2035,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道路;二是打造以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基础,以中外合作办学和海外职业学院为主要项目的“一体两翼”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要让搬迁主体完成由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转变,重在做到“四安”.“安居”是根本,“业安”是保障,“身安”是基石,“心安”是关键.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文化建设提炼社区精神,树社区形象,形成社区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以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改善人民生活精神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