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社会支持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影响的路径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及路径分析。

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1 152例HIV阳性患者为调查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社会支持、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创伤后成长影响的作用路径。

结果

HIV阳性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47.93 ± 23.55)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34,P<0.01),与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r=0.352,P<0.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可直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的水平,路径系数为0.55;社会支持也可以通过目的性反刍性沉思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中介效应占总效应11.65%。

结论

HIV阳性患者创伤后成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尽可能获取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以及注重引导患者对疾病积极的探索。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构建介孔二氧化硅-雷帕霉素-肝素药物涂层支架(MRHES),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性能。方法用溶血率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检测其血液相容性。分别将MRHES支架、金属裸支架(BMS)植入到兔一侧颈动脉内。术后在30、90 d处死取出标本。将标本分为两段:第一段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支架内膜增生;第二段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支架表面内皮化。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目的观察脂肪酸2-羟基化酶(FA2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A2H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1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新鲜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FA2H的mRNA表达水
目的过表达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内皮细胞(hiPSC-EC)中微小RNA(miRNA,miR)-199b-5p,探讨miR-199b-5p对hiPSC-EC传代过程中hiPSC-EC表型转换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hiPSC-EC第1代(P1)、第5代(P5)和第10代(P10)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34,将hiPSC-EC分为两组,利用慢病毒分别将过表达miR-199b-5p质粒和
目的建立新生小鼠炎症-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3 d龄C57BL/6小鼠,每组有3个独立检测指标,每个实验指标各6只,共144只。3 d龄新生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0.05 mg/kg、0.50 mg/kg的脂多糖(LPS),24 h后检测小鼠体重增长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情况,以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的斑块组织(n=46),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依据病理学特征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与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DAMTS4与TGF-β1的表达部位及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改变影响不同类型肿瘤的进展。lncRNA的异常表达不仅是肿瘤恶性转化的信号,还可以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多项研究表明,乳腺癌中lncRNA作为促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肿瘤干性、化疗耐药及影响肿瘤预后。因此,lncRNA能够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新型的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将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384对肺癌SPC-A1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靶向调控机制。方法将miR-384模拟物(mimics)转染到SPC-A1细胞中,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上调效果,噻唑蓝(MTT)法测定增殖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和迁移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波形蛋白(V
目的探讨儿童面部横纹肌肉瘤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1例儿童眼眶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的诊疗及护理过程。结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了轻度伤口肿胀及疼痛表现,未发生颅内压增高、粒子移位、伤口出血感染、视力改变等急性期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严格做好病情评估及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保障治疗体位安全,术后做好并发症观察及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