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pre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从而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品德教学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07-0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旨在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然而,儿童的社会生活的特点是开放的、平实的和真实的。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课程的目标,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真实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触及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使“生活化的课堂”与“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生活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与感悟中“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社会的世界。
  一、让品德教学融于学生的社会生活
  课程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要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点,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儿童只有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会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为让品德教学融于学生的生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教学活动前,一方面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调查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成长档案,努力使开展的活动从儿童的兴趣、爱好、经验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使其能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创设的活动,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开展交流、讨论,分享经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教学活动后,可给学生留一些特殊的作业:如学习《我爱我的家》后,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给父母捶背、洗脚等。还可要求学生做一次护生鸡蛋的活动,以此来体会妈妈孕育自己的不容易,激发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以儿童的现实社会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社会生活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多元的环境中实践,采取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从态度、能力和知识三方面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社会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酸甜苦辣的社会生活和悲伤与快乐的人生的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堂以外的现实生活,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丰富情感世界,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从而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儿童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应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做、学、教”合一,使课堂教学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例如,课堂上学习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汽车时不能拥挤,给老弱病残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甚至出现打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看会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因此,我们要从儿童最贴近的社会生活入手,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
  三、让情感体验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它是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所以说,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实践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与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但体验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关注的不应是自己在课堂上怎么说,怎么做,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更多地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超越个人狭隘的生活境界,从而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一颗颗道德的种子:善良、诚实、公正……
  例如,在学习《让诚信永相伴》时,不能仅仅呈现诚实守信的正面例子,可以适当呈现不诚实守信而获得利益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总之,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生活的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由于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只有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让他们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实现其教育之功能,培养之目的,也才能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作者简介:
  杨希军(1978-),男,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季江萍(1980-),女,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正> 河南省唐河县交通部门把乡村道路网络化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点,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加快发展,以适应新时期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需要。全县2年投资5 450万元,改建乡村道
船舶超载违章运输,直接影响整个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这些年来,各地虽经多次整治,但仍禁而不止.船舶超载所引发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不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严重损失,
背景:糖尿病影响了全球很多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而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的防治重点之一,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教育知识宣传和普及能够极大地改善病人
<正> 公路体制改革是当前的热点,也是难点。而养护体制的改革又是公路体制改革中必须要面对并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1999年开始,交通部要求以地方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行各级公
<正> 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ISO/IEC17799(前身为英国的BS7799标准)对信息安全管理给出的建议获得业界普遍认同,该标准列出10个方面,成为组织实施信息安全管
目的通过对4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观察分析,总结得出如何应对手足口病这种传染性很强疾病的有效护理,并且进行经验总结,以便推广。方法把最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手足口病患
进入21世纪以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凭借绿色、环保、高效等优点得以快速发展,符合建筑工业化的要求。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指部分或全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工厂预制好,运输至现场,通过可靠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灌浆套筒连接作为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的钢筋连接技术,在国内外装配式结构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也应用较多。套筒灌浆是否饱满是保证连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实际工程状况往往存在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也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书面
目的:确定“核心平面细胞极性”(PCP)基因Celsr2,Celsr3,Fzd3和Vangl1-2在前脑神经纤维发育中的作用,并分析这些PCP基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分析Celsr2,Celsr3,Fzd3和Vangl
随着“中国制造2025”这个概念的提出以来,中国制造促使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在焊接加工制造领域,能够满足当今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的新型高效焊接工艺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