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好课堂的定音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学生的话。一堂精彩的、有效的语文课离不开这一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创新性的导语。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重要教学步骤。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如何把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呢?笔者认为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多种方式。
  
  一、故事引入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纳谏与止谤——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一文,可以先让学生复述以前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教师再给学生讲:“齐王勇于纳谏,因此战胜于朝廷。历史上还有一个残暴的皇帝叫周厉王,他以能‘止谤’自喜,他的臣子召公也像邹忌一样向他委婉进谏,……但厉王不听,最终,这个大暴君被老百姓流放了。这两个故事对照着读,你有什么感想吗?”由此导入本文的学习。
  
  二、小品表演
  
  把要学的课文内容,经过事先简单排练后,请2-3位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同学上台将课文内容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文明小议》一文,让学生排演一出《弹簧门前》的小品。
  地点:小饭馆的弹簧门前
  人物:各色来饭馆吃饭的人等
  情节:一人进饭馆,将弹簧门推开至极限,进去后门猛地绷回去,砸到后面一人,两人对骂;又有两人同时里外对推,相持不让,最后弱者退下来;一个抱娃娃的妇女倒退着进门,她的背上狠狠地挨了一下;一位老婆婆看见一个小姑娘手里拿了一大堆东西要出门,主动替她拉开门……
  在学生的从笑到沉思的情绪变化中,教师顺势引入:“日常生活中这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作家萧乾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文明小议》。”
  
  三、问题冲突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伊始,教师提问,在爬山时,前面的游客一脚踩空,摔滚下来,你是赶紧避让以免遭受池鱼之殃呢,还是出手拦截救人于危难呢?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教师借势导入:“面对这种生死攸关的问题,避让的选择我们也无可厚非。但也真还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一群年轻人,在这个问题前,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西岳群英谱》。”
  
  四、激情朗诵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上台作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引入语文教学。如:同学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清人李渔写了篇说明荷花的价值与功用的说明文——《芙蕖》,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
  
  五、名言造情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准备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名言警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送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当今中国,一部分人思想混乱,缺乏社会公德,种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中华传统道德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严峻考验。陶渊明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节操——《论“励节”》。
  
  六、巧用媒介
  
  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了我们的各科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用具,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授《神奇的极光》时,给学生们观看极光的各色图片,让学生对这种神奇的高空大气现象有直观的印象;教《圆明园遗址》一文时,播放电视纪录片《圆明园》,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加深对侵略者的仇恨;讲《胡同文化》时,让学生在京韻大鼓《北京的胡同》的音乐声中欣赏老北京胡同的图片,将学生带入胡同的意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学生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教师要把学生看作真正的学习主体,就要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所以教师应从知识的讲授者转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向学习知识的主动者。因而语文课导语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让学生参与其中,变成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尽可能让他们进入角色,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他文献
摘要: 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由于考试形式过多地借鉴和引进美国的TOEFL等的考试方式,过多地使用ABCD形式的选答题型,表现出考试自身效度低和题型的不合理性,因而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这种考试方式助长了一些考生和辅导人的投机心态,使很多人不是将全部精力放在语言本身能力的提高上,而是用很大一部分精力研究所谓的出题心理和答题诀窍,研究如何在没有完全看懂的情况下猜对答案的方法甚至概率,使大
摘要: “闺怨”作为中国古诗里的一种传统题材,其源当可追溯至《诗经》,其中以王昌龄的《闺怨》最为有名。这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题材却进入古米廖夫的诗中。本文分析了古米廖夫《中国小姐》诗中对“闺怨”主题的误读。  关键词: 闺怨古米廖夫《中国小姐》误读    “闺怨”作为中国古诗里的一种传统题材,其源当可追溯至《诗经》,其中以王昌龄《闺怨》最为有名。这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题材却进入了19世纪末20世纪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政法大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问卷调查,从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委员工作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并针对缺陷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大学生作为中国当前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接班人。然而,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在社会及学习的过程中都遭遇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
摘要: 本文对目前的“奥数热”作了简单描述,同时从孩子、家长、高校、奥数成功者等的反映简单分析了出现“奥数热”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奥数数学竞赛原因    2008年是奥运之年,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其实每年都是“奥林匹克之年”,不过他们所说的奥林匹克并不是体育竞技,而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俗称“奥数”。自从十多年前“奥数热”出现到现在,奥数已经渗透到中小学的每一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
摘要: 班主任在遇到管理难题时,可以借助各任课教师的潜在优势,来辅助进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 任课教师班级管理潜在优势    班级虽然是一个个小单位,但组成了学校的总体。班级管理在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校的管理、学风及教学质量都与班级管理有关。班级管理可以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班级管理的重任也就全落在了班主任的头上,然而由于一个班主任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还要代课,精力有
摘要: 新课程标准对学校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加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新型学习观念和思想;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灵活创新的思维能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解题能力;注重交流,培养學生互助合作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实践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实际应用 互助合作
摘 要:随着社会对农民工的全方面关注,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接受公平教育,创建和谐社会也是所有人的期待。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对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做了描述,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享受阳光。  关键词:民工子女 教育公平 思考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参与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还是课程的实施者。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如何处理好新教材是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教授别人编写的教科书,甚至包括齐全的教学参考书。面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教师如何根据自己的风格特色和具体的学生,如何对教材进行研究、处理和再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此谈一些看法。    一、解读、内化课程标准是处理好新课程的前提    很多专家在全国多个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在此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具体地阐述了教师如何在课堂内外具体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 外语阅读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阅读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读者智力(包括思维)和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对文字意义的消化加工过程,是书面信息与读者大脑中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阅读活动是一种多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看,作文是一大难点,学生“怕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内容空洞”又是学生作文的通病。造成目前学生“窄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激发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采,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丰盛的资源来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使他们自主地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