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咏雪诗《只为遇见》赏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ny_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但凡优秀的诗歌,无一不是言之有物、情动于衷、蕴藉含蓄、言简意丰的。诗歌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人生最细腻的情感。现代咏雪诗《只为遇见》,全诗描写雪景、咏叹雪花,竟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却处处让人感觉飞雪扑面而来。全诗虽然只有三个小节,但是每一小节都富于变化,既有雄浑的意境营造,又有精致的描写展现,更有细腻的情感抒发,因此读来令人悦目而赏心。
   关键词:现代诗歌 意境营造 表现技巧 情感抒发
  诗贵言之有物,诗贵情动于衷,诗贵蕴藉含蓄,诗贵言简意丰……2018年岁末,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飞雪,虽不大,却激发了许多人的灵感与诗情。如下面这首诗——
  只为遇见
  武汉/梅晓华
  飘洒于尘世的精灵
  飞花万里
  为盛开之莲
  织成祥云朵朵
  落于掌心
  捧成霞光一束
  在轮回的道场
  遇你是首歌
  风舞千年
  却在这个冬与你邂逅
  匆匆一别也是洁白的浪漫
  不为来世
  (2018.12.29下午于武汉地铁7号线上)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而非无病呻吟的现代咏雪诗。作者把在地上所见到的雪花纷飞之景和所由此产生的联想、想象与感触,利用上班或下班乘坐地铁的时间将其呈现于文字。全诗描写雪景、咏叹雪花,竟然没有出现一个“雪”字,却处处让人感觉飞雪扑面而来。全诗虽然只有三个小节,但是每一小节都富于变化,既有雄浑的意境营造,又有精致的描写展现,更有细腻的情感抒发,因此读来令人悦目而赏心。
  诗的第一小节是以营造雄浑的意境为主。那“飘洒于尘世的精灵/飞花万里/为盛开之莲/织成祥云朵朵”——视野辽阔而高远,比喻精辟而生动,意境雄浑而壮美。
  诗的第二小节是以展现精致的描写为主。雪花“落于掌心/捧成霞光一束/在轮回的道场/遇你是首歌”——巧妙地将比喻与比拟、夸张与通感、联想与想象融合在一起,把喜欢雪花的心情与举动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出来:捧着“落于掌心”的雪花(本体、触觉)就像捧着“霞光一束”(喻体、视觉),看到眼前飘来的飞雪(本体、视觉)就仿佛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曲(喻体、听觉)……
  诗的第三小节是以抒发细腻的情感为主。有着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诸多头衔的叶嘉莹先生,曾在她的《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一文中指出:“大自然的景物是大家所共見的,可你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是要你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好诗和坏诗的区别,除了有无感发的生命这一项衡量的标准外,还有另一项,就是你有没有把这感发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也受到你的感动。”所以,在前面两小节诗主要描写雪景的基础上,作者没有忘记要“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使读者也受到你的感动”。于是在诗的第三小节里,作者巧妙运用了“拟人”和“双关”的修辞技巧来抒发心中的情意与感动:“风舞千年/却在这个冬与你邂逅/匆匆一别也是洁白的浪漫/不为来世”。
  “风舞千年/却在这个冬与你邂逅”一句虚实结合:虚的是极尽夸张之能事,这里的“你”既可指“雪”,也可指“人”,喻指双方很久时间没有见到,突然邂逅相遇,令人惊讶、激动而快乐;实的是今年在这之前确有多次天气预报说要下雪却没有下,而今天悄然而至……能“在这个冬与你邂逅”,既是在点明诗题——“只为遇见”,更是在抒发作者心中的期盼等待之情和喜悦满足之情。因为身居武汉这样大都会的人们时常受到汽车尾气或雾霾的侵挠,多么渴望上天能经常来一场瑞雪或降一场甘霖,以洗礼一下城市,荡涤一下胸怀呀!结句“匆匆一别也是洁白的浪漫/不为来世”,既是叹惋这场雪来得快去得快,又是赞美这场雪来得好去得好,正像幽默的武汉人所说的那样——“这场雪下得讲究,等到夜深人静时,悄然而至;等到人们放假休息时,给个惊喜;等到辞旧迎新时,锦上添花。这第一场雪,到位,讲究,只添惊喜,不添乱。”当然,诗的结句除了借景抒情,更有其丰富的内蕴,它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既有过把瘾死了也值、珍惜眼前莫管身后的俗情,也有无怨无悔、刹那永恒的雅趣……总之令人遐想的空间很大!
  诗歌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总而言之,大凡融情于景、且又经得起咀嚼与回味、更令人心灵爽快、精神愉悦的诗歌,无不都是好诗歌——如这首现代咏雪诗《只为遇见》便是!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其他文献
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毋庸置疑,但笔者所处县域内的农村幼儿园,因教师自身理念陈旧、办园条件受限、家长理念尚未转变等原因导致游戏开展的问题是想做不会做,想做不敢做,想做
期刊
本文从分析屠格涅夫性格和在《父与子》塑造的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的性格两个方面分析俄罗斯民族的典型性格特点和其成因。从而对俄罗斯民族的典型性性格:二律背反,极端性作基
一、问题提出rn2018年“两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对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建言献策,如,《0-3岁孩子的托育重任谁来担》——全国政协委员为托育服务建言献策、《民进中央:关于
期刊
《竹取物语》创作于10世纪初,或名为《竹取翁物语》,又名《赫映姬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竹取物语》开辟了新型文人文学创作的先河。作品在构成上分为“赫映姬的诞生
一.辛博斯卡:她的诗只是一句碎语  读辛博斯卡,一如读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一样。他们示范了什么样的诗才算是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诗人。每个伟大诗人的诗自有其特质,但所有的好诗都有相同的特质。  伟大的诗可能阴郁,但不会绝望。因为诗不偏爱寻常。辛博斯卡说:“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这样的诗歌,展示的永远是世界永恒的未完成状态,他们是如此尊重这种未完成状态,以致他们把
期刊
内容摘要:19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加快,很多大学知识分子积极融入市场,将“知识资本”变为可供交易的商品,显示出大众的、世俗的精神趣味特征。这在1990年代以来的大学题材小说中有突出表现。从立场、姿态而言,大学知识分子不再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而是分化为沉沦者、蜕变者、坚守者这三个精神气质、行为特征不同的群体,这是大学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危机的表征。   关键词:1990年代以来 大学题
内容摘要:石黑一雄的小说《别让我走》以回忆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克隆人的悲伤故事。小说通过其科幻寓言式的记述探索了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受到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小说的主题意义出发,解读小说主要情节与意义,认为小说记述的是克隆人追寻人生意义的生命之旅,通过克隆人对生命的追问,揭示出其对生命的超越。   关键词:《别让我走》 石黑一雄 生命追问 人生旅程 生命的超越  石黑一雄(Kazuo Ish
内容摘要:与之前的新诗创作相比,第三代诗呈现出前所未有有的繁杂。第三代诗人围绕“生命存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全然不同的自我形象,本文从第三代诗与朦胧诗派的承继关系上,根据第三代诗人认识自我的不同方式,选取代表性诗人,解读他们的自我形象。   关键词:第三代诗人 自我形象 解读  “第三代诗人”,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他们生活在中国各地,他们分属于各个流派,他们的群体称
内容摘要:沈从文在城市化过程中,体验了诸种城市现代病,因此他留恋代表“更自然、更完整和更和谐的生活方式”的乡村。《边城》描绘的美丽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的精神生态,是沈从文认定的民族复兴的力量,《边城》是一部生态文学作品。   关键词:边城 城市化 乡村牧歌  一.沈从文的城市化进程  沈从文1902年生于湘西凤凰古镇,14岁投身行伍,20岁怀揣文学梦只身来到北京,一心想上大学无奈未能通过入学考试,只能
内容摘要:在1950-1980年代这一海峡隔绝的特殊历史时期,数十年有家难归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台湾当代诗坛中经久不断的“乡愁”书写史。本文试以诗人世代为轴,探讨“乡愁”诗歌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台湾 现代诗歌 乡愁  学界一般将90年代以前的当代台湾文学史分为五个时期,即1945之前的日据时期文学、50年代的“反共文学”、6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70年代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