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人们对美术课程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学校美术教育水平获得了一定的上升。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尝试与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100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一、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单纯依靠美术教材实施教学,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也无法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层次。因此,美术教师应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绘画灵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不但可以创设活跃的教学氛围,而且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不足,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节奏,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对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提高优秀美术作品赏析比重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一上来就开始讲解绘画程序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临摹。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机械绘画,无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应有的作用。美术艺术作品能够影响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所以赏析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美术作品赏析课程的比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一,教师应选择多样化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主要因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角,让学生体会不同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产生共鸣,促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找到归属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应对隐藏于美术作品后面的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作品感悟情节,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第三,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线条、用色、明暗等绘画技巧进行赏析和评价。虽然小学生了解的美术专业术语并不多,但是他们的记忆能力很强,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大都能够深刻记忆,为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创作强化学生作品意识
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作品意识,因为每一幅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思想表达与情感流露。在绘画过程中,作者不但要重视绘画技巧,还要加入自己对人物、景物的想法和情感,不管在创作、设计、结构上,还是在思维和审美等方面,都应体现自己独特的艺术展示。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幅优秀美术作品的背后,都结合了多种元素,是多种表现元素的完美整合。因此,在绘画教学中加强审美培养,强调作品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形成整体把握能力,使得学生在绘画中有意或无意的运用这些技巧,融入自身情感,能够让美术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和完美。此外,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领略艺术魅力的同时,让自己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发挥。这样的美术课堂无疑是活跃的、高效的,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指导学生熟练运用色彩线条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于美术作品的解读也有所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心理状态,通过美术作品影射出来的效果也有所差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善于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色彩与线条呈现人物情感。例如,在绘画“女性人物画”时,我们可以用细一点的线条和均匀一些的线条,充分表现出女性的温柔和恬静;在绘画“男性人物画”时,我们可以用粗一点的线条,充分表现男性的力量和严厉。又如,在绘画“好人”时,可以用色彩鲜艳一点的颜色进行填充,这样的色彩会让人感到快乐与舒适;在画“坏人”时,可以用色彩暗淡的颜色,如:黑色、褐色、深紫色等,表现坏人性格的阴暗。
五、多样化评价,激发学生主动性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在使用多样化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一是师生共同参与点评;二是给学生加盖小印章。在师生共同点评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良好的平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美术作品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然后让学生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由全班学生一起点评,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此外,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应采用加盖小印章的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其中小印章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其生动性与趣味性。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美术学科教学的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最终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艳茹.关于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8).
[2] 杨永舟.细雨润于无声——浅谈小学美术中的渗透教学[J].小学生.2015(10).
[3] 孙家优.美术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J].琼州学院学报,2008(S1).
[4] 卞文霞.浅谈美术人物画的创新教学和实践[J].长三角(教育),2012(1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100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一、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单纯依靠美术教材实施教学,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也无法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层次。因此,美术教师应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更新传统教学理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绘画灵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不但可以创设活跃的教学氛围,而且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不足,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节奏,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对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提高优秀美术作品赏析比重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一上来就开始讲解绘画程序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临摹。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机械绘画,无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应有的作用。美术艺术作品能够影响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所以赏析美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美术作品赏析课程的比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第一,教师应选择多样化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主要因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角,让学生体会不同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产生共鸣,促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找到归属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应对隐藏于美术作品后面的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作品感悟情节,并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第三,指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线条、用色、明暗等绘画技巧进行赏析和评价。虽然小学生了解的美术专业术语并不多,但是他们的记忆能力很强,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大都能够深刻记忆,为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创作强化学生作品意识
通过创作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作品意识,因为每一幅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思想表达与情感流露。在绘画过程中,作者不但要重视绘画技巧,还要加入自己对人物、景物的想法和情感,不管在创作、设计、结构上,还是在思维和审美等方面,都应体现自己独特的艺术展示。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幅优秀美术作品的背后,都结合了多种元素,是多种表现元素的完美整合。因此,在绘画教学中加强审美培养,强调作品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形成整体把握能力,使得学生在绘画中有意或无意的运用这些技巧,融入自身情感,能够让美术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和完美。此外,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领略艺术魅力的同时,让自己在实践中获得充分发挥。这样的美术课堂无疑是活跃的、高效的,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指导学生熟练运用色彩线条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于美术作品的解读也有所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心理状态,通过美术作品影射出来的效果也有所差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善于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色彩与线条呈现人物情感。例如,在绘画“女性人物画”时,我们可以用细一点的线条和均匀一些的线条,充分表现出女性的温柔和恬静;在绘画“男性人物画”时,我们可以用粗一点的线条,充分表现男性的力量和严厉。又如,在绘画“好人”时,可以用色彩鲜艳一点的颜色进行填充,这样的色彩会让人感到快乐与舒适;在画“坏人”时,可以用色彩暗淡的颜色,如:黑色、褐色、深紫色等,表现坏人性格的阴暗。
五、多样化评价,激发学生主动性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在使用多样化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一是师生共同参与点评;二是给学生加盖小印章。在师生共同点评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良好的平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美术作品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然后让学生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由全班学生一起点评,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此外,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应采用加盖小印章的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其中小印章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其生动性与趣味性。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美术学科教学的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最终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艳茹.关于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8).
[2] 杨永舟.细雨润于无声——浅谈小学美术中的渗透教学[J].小学生.2015(10).
[3] 孙家优.美术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J].琼州学院学报,2008(S1).
[4] 卞文霞.浅谈美术人物画的创新教学和实践[J].长三角(教育),2012(12).
[责任编辑 杜建立]